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简称:宁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东和东北沿把边江与墨江县分界,南与思茅区、江城县相连,西沿小黑江与景谷县毗邻,北与镇源县相接。全县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6.8%。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有15.55万人。下辖6镇3乡、8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宁洱镇。
宁洱县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海拔差距大,平均每公里平均海拔下降22米。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兼有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等气候类型。西汉时,今宁洱地属益州郡徼外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被纳入汉朝的行政体制,属永昌郡。雍正十三年(1735),置宁洱县,属普洱府。1913年,宁洱县更名普洱县。1917年,普洱县复名宁洱县。1949年,宁洱县政府成立,属宁洱专区。1951年,宁洱专区改为普洱专区,宁洱县改称普洱县。1985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截至2024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78亿元,同比增长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5亿元、同比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886元、17685元。
宁洱县是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集散中心,茶马古道的源头。宁洱县主要有民族团结园、磨黑古镇、普洱古镇、回龙寺、那柯里茶马驿站、普洱山、锦袍山等风景名胜。2020年9月,中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员会被授予云南省“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1年5月10日,宁洱县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名单。
名称由来
宁洱是南疆古城,自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置宁洱县至今,已有274年设县史。这里曾是一片水湾,是哈尼族先民——濮人聚居的地方,称为“水边的寨子”,哈尼语发音为“普洱市”,在哈尼语中“普”是寨子的意思,“洱”是水边的意思。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普耳”定名,万历年间改称“普洱”。由于地处滇南要塞,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在普洱设置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分府,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设普洱府,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宁洱县,意思是“安宁的普洱”,隶属同置一地的普洱府。
历史沿革
秦汉至宋元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宁洱县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举兵南进,先出兵剿灭当时称霸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一带的夜郎和南越国,后又继续“以兵临滇”,滇王请降。中央王朝始置益州郡于滇池地区,同时遣将军郭威、卫广继续征讨“西南夷之未服者”。这一时期,西汉政权势力逐步覆盖了滇池以西,甚至向西直抵澜沧江流域。同时,汉朝先后在中国西南地区设置了益州郡、益州西部都尉等军政体制,并在所征服区域内又分设若干郡县,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楔入了巂唐、不韦二县,以用于对宫事罪囚的发配或充军。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今宁洱县境属永昌郡。公元225年,蜀汉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今宁洱县境属云南郡。271年,晋朝将建宁、兴古、云南省、永昌四郡合置宁州。今宁洱县境仍属云南郡。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今宁洱县境成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公元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龙”(汉译“南诏”)政权;公元765年,“勐舍龙”(南诏国)在“勐谷”(景东彝族自治县盆地)设银生节度,今宁洱县境属银生节度奉逸城(磨黑)。
公元937年,前“勐舍龙”(南诏国)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谷”置银生节度;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今宁洱县境先属银生节度、后属威楚府的步日部。公元1254年,元朝灭大理国;公元1256年,在大理国直辖地区设万户、千户、百户等各级军事辖区,稳定大理国局势后便转攻南宋;1274年,元朝(原大蒙古国)在大理国故地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废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辖区,设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区,同时平定前大理国外围属地;1288年,元军平定前大理国威楚府南部的罗盘、马笼、步日、阿史那思摩(麼)、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等十二部设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路。今宁洱县境属元江路步日部。公元1301年,“勐泐”(车里军民府)傣族土目攻占元江路所属的罗陀、步腾等部,元江路将步日、思摩等部设普日思摩甸长官司(今宁洱县、思茅区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公元1360年,普日思摩甸长官司长官父子、兄弟因承袭问题相互攻杀,普日思摩甸长官司等于废置。今宁洱县境属元江路普日思摩甸长官司。
明清
公元1382年,明朝击垮云南省的元朝势力,设云南都指挥使司(军事机构)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机构),前元江路改设元江府,前普日思摩甸长官司所辖的李仙江流域划入元江府、澜沧江流域划入车里军民府。今宁洱县境分属元江府、车里军民府(后改车里宣慰司)。公元1659年,清军攻入云南,仍沿明制设元江府、车里宣慰司;1729年,清代析车里宣慰司澜沧江以东辖地设普洱府;1732年,元江府下设他郎厅;1735年,普洱府下设宁洱县、思茅厅。今宁洱县境的把边江流域属元江府他郎厅、澜沧江流域属普洱府宁洱县。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北洋政府裁府,在全国推行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元江府他郎厅所属的李仙江流域划入宁洱县,宁洱县改名普洱县,上属滇南道;1914年,云南省道改为普洱道,普洱县复名宁洱县,上属普洱道;1929年,民国政府裁道,县一级行政区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专员管辖;宁洱县先后归云南省第十二区、第十五区、第六区、第八区、第一区、第四区、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管辖。1949年,共产党在宁洱县成立人民政府,上属宁洱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4月,宁洱专区改为普洱专区,宁洱县改为普洱县,普洱专区行署驻普洱县;1953年3月,普洱专区改为思茅专区,行署驻地由普洱县迁至思茅县。1958年3月,普洱县通关镇(面积361平方千米)划归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撤销思茅县,将原思茅县的行政区域并归普洱县(1958年11月撤并);1970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普洱市县属思茅地区;1981年5月9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思茅县;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普洱县,设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原普洱县的行政区域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12月15日正式成立自治县。
2003年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普洱县属地级思茅市。2005年,普洱县撤销凤阳乡并入宁洱镇;撤销把边乡并入磨黑镇。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4月8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正式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18年9月29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经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贫困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宁洱哈尼族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北纬22°40′~23°36′、东经100°42′~101°37′之间。东和东北沿李仙江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分界,南与思茅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连,西沿小黑江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镇源县相接。全县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6.8%。
气候
宁洱县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兼有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等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2℃,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无霜期334天,年均降雨量1414.9毫米,5月至10月为雨季。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921.2小时。
地形地貌
宁洱县全境皆山,地貌纵横交错,地质构造属溶洞。宁洱县地处横断山脉南段。东西遥对着的李仙江和小黑江沿县界呈帚状向南扩展,无量山脉纵穿南北,形成分水岭。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海拔差距大,平均每公里平均海拔下降22米。最高点为梅子镇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交界的干坝子大山,海拔为2851.1米;最低点为黎明乡窑房把边江与勐野江的合江口,海拔551.7米。
水文水利
截至2025年7月,宁洱县已建成水库19座(总库容47690万立方米),拥有小型水电站数量16个,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6265千瓦;畜水工程数量109座,畜水工程容量3510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5年7月,宁洱县有耕地面积30.04万亩,热区土地面积240万亩,有林地面积413万亩。
森林资源
截至2025年7月,宁洱县森林覆盖率77.37%,活立木蓄积量2464万立方米。
矿产资料
矿藏资源丰富,有铜、铁、铅、锌、石盐、煤等矿藏资源。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种类有猕猴、长臂猿、金丝猴属、熊瞎子、鹿、野猪、豹、岩羊、鳞甲目、蟒蛇、灵猫科、绿孔雀、锦鸡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7月,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辖6镇3乡、8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宁洱镇。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62711人。9个乡(镇)中,常住人口超过10000人的有4个(宁洱镇、磨黑镇、勐先镇、同心镇),在8000人至10000人之间的有1个(德化镇),少于8000人的有4个(梅子镇、黎明乡、普义乡、德安乡)。全县共有家庭户54505户,集体户1266户,家庭户人口为155579人,集体户人口为713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3.51人减少0.66人。其中,人口居前3位的宁洱镇、磨黑镇、勐先镇合计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重为69.32%。全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4990人,占总人口的46.09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7721人,占总人口的53.9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35个百分点。全县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4619人,占总人口的52.01%;女性人口为78092人,占总人口的47.99%。全县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6956人,占总人口的16.57%;15-59岁人口为104204人,占总人口的64.04%;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551人,占总人口的19.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996人,占总人口的14.13%。全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8881人,占总人口的42.3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3830人,占总人口的57.6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11308人,乡村人口减少了34318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33个百分点。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9.17相比,下降0.81个百分点。2023年,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15.55万人。
民族
截至2025年7月,宁洱哈尼族族彝族自治县有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14种世居民族。
宗教
宁洱县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3个宗教,1个宗教团体,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共12处(其中:基督教9处,佛教2处,伊斯兰教1处),基督教临时活动点1处。
经济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9亿元,同比增长4.1%;县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7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84元、15613元,同比增长8%、9%。
截至2024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78亿元,同比增长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5亿元、同比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886元、17685元,同比增长3.8%、6.4%。
第一产业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336111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164650万元,同比增长6.4%;林业产值42509万元,同比增长2.5%,牧业产值105858万元,同比增长3.5%,渔业产值15068万元,同比增长1.2%,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8026万元,同比增长4.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42.2万亩,同比增长0.75%;蔬菜播种面积5.9万亩,同比增长2.4%;烤烟种植面积3.75万亩,同比下降1.8%;油料播种面积1.4万亩,同比增长25.0%。实有茶园面积16.9万亩,同比增长3.1%;咖啡面积9.6万亩,同比增长1.49%。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88770吨,同比增长0.85%;油料产量1908.4吨,同比增长20.88%;烤烟产量5077.4吨,同比下降0.74%;茶叶产量13252.2吨,同比增长0.62%;橡胶产量1295.8吨,同比增长13.48%;咖啡产量12248.5吨,同比增长16.83%;蔬菜产量70806吨,同比增长2.87%。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36万亩,入库耕地占补平衡指标6422亩,完成粮食种植41.9万亩,产粮8.8万吨。新增茶园有机转换认证1310亩,生产低氟宫廷普洱茶345.5吨,新建精深加工生产线、袋泡茶生产线各1条,实现综合产值34.96亿元。成功创建咖啡“一县一业”特色县,完成3000亩标准化示范园、3万亩中低产咖啡园改造,21个咖啡鲜果集中处理中心投入使用,实现综合产值8.24亿元。新建宁洱现代咖啡产业创新园,“宁小豆”咖啡公共品牌模式平稳运行,实现销售收入316万元,宁洱咖啡成功亮相联合国“团结全球企业线上直播大会”论坛。建成宁洱现代肉牛产业园及佛台山肉牛良种繁育场,发放全市最大单笔“肉牛活体抵押”贷款800万元,肉牛存栏达到7.47万头,出栏3.7万头。生猪存栏30万头,出栏56万头,实现产值11.54亿元,锦态源养殖场被列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新增原料林基地9.23万亩,生产木材56.57万立方米,实现综合产值51亿元。完成烤烟生产10.17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77亿元。实现肉类总产量25816吨,禽蛋产量1302吨;生猪存栏204571头,出栏266167头;牛存栏35538头,出栏13648头。
第二产业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0958万元,同比下降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7%。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其中:复合木地板同比增长51.8%,水泥同比增长43.6%,水泥熟料同比增长41.4%,铅金属含量同比增长30.7%,中成药同比增长23.4%,甲醛同比增长21.3%,商品混凝土同比增长20.1%,人造板同比增长9.5%;碳酸钙同比下降68.8%,锌金属含量同比下降53.9%,人造板表面装饰板同比下降48.4%,精制茶同比下降45.7%,脂松香同比下降26.7%,饲料同比下降10.1%。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61亿元,同比下降10.4%;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9.26亿元,同比增长22.26%。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完成园区土地征拆5271亩,粮食产业园、园区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有序推进。云景飞林年产40万方超强轻质刨花板项目顺利开工,滇橄榄精深加工项目投入试运行,天恒水泥原料基地林地问题有效解决,胜利煤矿改制重组为盛利煤业有限公司,启动实施矿井30万吨/年转型升级生产线,科茂林化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金漫咖啡、富民农业2户企业实现升规,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22户,居全市第2位。
第三产业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9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67%。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下降8.5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下降16.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23.58%。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47.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5.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4.2%。
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8.6%,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9%;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6%,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0%;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3.4%,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9.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58.2%,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9%。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1957万元,同比下降4.6%,房屋施工面积509494平方米,同比下降11.8%;商品房销售面积66837平方米,同比下降26.2%,商品房销售额30513万元,同比下降20.2%。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县共有学校105所,其中幼儿园57所,小学37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全县有专任教师2220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5305人,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489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初中升学率60.1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3.83%,高考综合上线率100%。
宁洱磨黑中学是云南省二级一等初级中学,位于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南端龙祠新民街44号。隶属宁洱县教育局。1941年春,由张孟希倡建,始称私立磨黑中学。曾为滇南地区中共地下党活动中心,有“滇南小延安”之称。1948年11月停办,1950年3月恢复。1971年增设高中,改称现名。1997年停办高中,转为初级中学。占地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6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有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环境教育基地展馆、图书室、多媒体教室。有藏书1.81万余册,计算机49台。2014年,招生132人,毕业143人,有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371人。有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31人。1941~2014年,累计毕业学生1万余人。以“团结、严肃、诚实、自主”为校训。是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德育先进学校、云南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先进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云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实习教学基地、云南省“三生教育”实践基地、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普洱市文明单位。
卫生健康
截至2023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8个,其中:医院5个,基层医疗机构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村卫生室85个。卫生机构人数1668人,床位数862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6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行助理医师479人、护理人员548人,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3.09人。全县传染病发病率1010.24/10万。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专业文艺表演艺术团1个,电影放映单位4个,电影院2个,2023年电影放映6902场次,电影观众人数达3.49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总量67222册。电视转播台1个,广播电视文化服务中心9个;有线电视用户6339户,广播、电视覆盖率100%以上。
体育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县有教练员86人,裁判员125人;运动场1个,游泳池1个,体操房1个,灯光球场140个。由云南省棋类协会指导;宁洱县教育体育局主办;勐先镇党委、政府,宁洱县象棋协会,宁洱县象棋协会勐先镇分会承办的普洱市宁洱县勐先镇“欢甜杯”象棋邀请赛于2025年6月21日晚七点在普洱市宁洱县勐先镇谦乐村大小荒田广场落下帷幕。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909(含机关事业单位),同比增长3.6%;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21007人,同比增长5.46%;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11303人,同比基本持平;参加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2820人,同比下降0.9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2873人,同比下降0.8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1069人,同比下降1.62%。全县有敬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和设施15个,其中:敬老院3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养老服务公司1个;社会服务床位数655张。年末,全县城乡低保对象7710人,发放低保金2737.41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64人,发放低保金196.7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7346人,发放低保金2537.67万元。
科技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有效发明专利25件,上升8.7%;实用新型专利238件,同比增长17.8%;外观设计专利22件,同比增长15.8%。辖区现持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人居环境
截至2023年,宁洱哈尼族族彝族自治县环境空气优良率达100%,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交通
截至2025年7月,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滇南乃至中国连接东南亚的交通要道,距省会昆明市370公里,距思茅中心城区33公里。昆曼国际大通道、国道213线、国道323线、省道222线、文团公路在宁洱交汇;玉磨铁路中线在宁洱县城边穿过,并在宁洱县设立全市境内最大的火车货运站点。
宁洱站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内,距县城区约1.8公里。宁洱站站房地上一层,局部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7999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数为500人。旅客乘降站台2座、到发线3条。采用验检合一的进站检票模式。设商务候车室、母婴候车室及重点旅客候车区。宁洱站设计理念以“多彩茶香、人文宁洱”为主题,整体造型源于对宁洱宫廷普洱茶文化的传统元素发掘提炼,展现出宁洱当地传统村落特征和源远流长的茶乡文化。
文化
早在数千年前,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人类在此生息、劳作与繁衍。境内居住着哈尼、彝、傣、白、拉祜、回等 20 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劳作及开发建设宁洱的过程中,民俗文化相互交融,既形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共性特征,又各自保留了以文学、艺术、宗教、语言、风俗、服饰、饮食、节庆、建筑等为核心的独特历史文化体系。其有多样民族节日(如十月节、火把节),传统的芦笙舞、彝族祭山神习俗,以及哈尼山寨、彝族村寨、土掌房等建筑,与茶马古道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
旅游节庆活动
哈尼红蛋节:“红蛋节”又称“开秧节”,即过节之后便进入栽秧季节,包含着哈尼人对新的一年春耕生产后祈愿五谷丰登的寓意。哈尼红蛋节活动内容包含“开寨门仪式、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哈尼长街宴、美食街、摸鱼比赛”等,民族团结盟誓体验活动、民族服装体验、哈尼时装秀等各式各样的民俗体验活动颇受欢迎。
彝族火把节:彝族的节日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最为隆重。这一天全寨要进行宰鸡、杀牛祭祀祖宗。晚上,各家各户手持火把绕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不断将炒过的枯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驱蚊邪祟,气势非常壮观。接着,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进行欢歌跳舞,庆祝粮食丰收。
哈尼苦努节:勐先镇蚌扎村哈尼族“苦扎扎节”“苦努节”(或称新米节),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约定俗成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全寨必须杀一头牛,祭祀祖先三天。每家每户都要杀鸡、扎鸡蛋、鸭蛋,点栗柴火,预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节日当天,勤劳朴实的哈尼人穿上节日的盛装,前往哈尼圣地“竜树林”祭拜竜林和白鹇鸟。蚌扎哈尼文化内容丰富,以茶歌酒歌、舞蹈、织布、扎染等民族文化为盛,尤善以歌传情。
磨黑烧烤节:磨黑因盐而得名,因盛产食盐而闻名,“普洱市茶香迎四方宾客,磨黑盐醇烹天下美食”,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马帮和盐商,以磨黑深井盐为主味,给磨黑留下了深厚的味觉记忆和文化内涵。舌尖上的磨黑有诸多美食小吃,如:肘子、蛋卷、腊肠、呛肉、蒸饺、炭烤干巴、浸豆腐、荔浦芋、现蒸豆汤米干,但吃中排第一的要数已名震全滇的金字招牌“磨黑烧烤”,故每年磨黑古镇都会举办“烧烤节”。
黎明多依节:时间为每年10月,打造“笙歌缭绕·多依飘香”为特色的文化名片,见证黎明乡缅玛岔河独特风情,开启前所未见的体验之旅。吃遍特色美食:拌多依、舂多依、浸多依、多依菜、多依干等等各种花样多依吃法;玩转娱乐活动:民族歌舞表演、亲自体验采摘多依、跳笙调大赛等各项赛事让游客应接不暇。
民族团结纪念日:时间为每年的12月31日,主要是探寻古普洱茶文化,展示古普洱茶,观看民族茶艺茶道表演,进行宁洱名特优产品交易,招商引资洽谈。
文化品牌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四大文化品牌是指“名茶、名道、名碑、名人”。名茶:宁洱先民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普洱茶历史品牌。名道:茶马古道从宁洱起源,通往中国、走向世界,孕育了内涵丰富的茶马古道文化。名碑:县内有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团结誓词碑。名人:宁洱是主演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的著名彝族演员杨丽坤和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同时,县内有云南省第一所开设新学的百年老校——普洱中学,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磨黑中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滇西南革命的活动中心、省级革命老区。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为了团结各族人民而建造的誓词碑,位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侧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内,词碑为青石质,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正文6行75字并签有傣文、拉枯拼音文、汉文名字的共四十八人。
1951年元旦,48位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党政军领导,歃血盟誓、刻石为纪,正式建立了民族团结誓词碑。1985年12月15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民族团结誓词碑被移至县人民政府大院内,又于2000年12月被移到民族团结园内。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市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中说,“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词碑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云南省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符号。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物保护
宁洱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33处。其中古遗址4项,古墓葬2项,古建筑7项,石刻2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项,其他2项。包括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团结誓词碑、茶马古道宁洱路段遗址(那柯里、茶庵塘、孔雀屏);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门楼、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纪念碑、困鹿山古茶园、杨正元故居、东洒护林约禁碑、谦岗风雨桥、思普特支普治活动室、岔河碾子房、孔雀屏李琼芝宅(民国长春宅)、走马转角楼、那迁南德公石拱桥、宁洱簧学、江西会馆;1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塔、锦袍山文笔塔、北门大水井、李铭仁墓、李辉春墓、(曾、蒋二烈士殉难处)、杨丽坤故居、磨黑石拱桥、王猛宅、胡宗元宅、石膏井火烧桥、那柯里风雨桥、那迁南德母石拱桥、茶马古道宁洱县德安路段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民俗音乐类有宁洱县洞经音乐、梅子镇唢呐、大号等;民间文学类有哈尼族神话《玛勒携子找太阳》、彝族神话《阿达尼罗》等;民间舞蹈有汉族龙灯、狮灯、旱船、蚌壳舞,德安乡哈尼族葫芦笙舞、勐先镇宣德村哈尼族民间舞蹈筷子舞、磨黑镇板凳龙舞等;民间技艺有贡茶制作技艺、金银饰品制作工艺、土陶制作技艺等。
特色产品
宁洱的地方特产主要有:普洱茶、普洱民族银饰、宁洱咖啡、宁洱山药、磨黑槟榔芋、磨黑甘蔗、磨黑干巴香肠、宁洱饵块、宁洱蛋糕、小雀辣、黎明多依等。
风景名胜
清代始,普洱城内外就有“城畔荷风”“龙潭秋月”“天壁晓霞”“仙洞春云”“东岑兰萼”“西岭温泉”“茶庵鸟道”和“回龙夕照”素称“普阳八景”的风景旅游点。宁洱县主要有民族团结园、磨黑古镇、普洱古镇、回龙寺、那柯里茶马驿站、普洱山、谦岗风雨桥、困鹿山皇家贡茶园、鸳鸯连理瀑布、温泉村、绿荫塘、杨正元故居、西岭温泉、锦袍山等风景名胜。
民族团结园
民族团结园位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城北侧,园区内设有牌坊大门、古式六角碑亭、仿古彩绘主大楼以及佛雕等多种建筑设施。该园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兼具参观和教育功能。自成立以来,民族团结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称号。
磨黑古镇
位于滇南的普洱市宁洱县磨黑古镇因盐得名,以盐、茶而兴,507.0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居着汉、哈尼、彝、傣、回等18个民族,素有“中国茶马古道第一镇”之称。2010年,磨黑古镇被评选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其昆洛公路贯通其东北和西南,元磨高速公路横穿境内,交通区位优越,热区资源。森林资源、民族文化是其优势资源。磨黑镇是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和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也是思普区人民革命斗争的摇篮。1997年,磨黑中学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普洱山
宁洱县城西侧的普洱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因位于古普洱府西城门外,俗称“西门岩子”,海拔1838.3米,与宁洱县城相对高差518.8米。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优势造就了普洱山云海景观。
茶马古道
宁洱茶马古道始于唐代,盛于清代。重点分布在同心、宁洱、磨黑、德化四个乡镇。以宁洱县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布的茶马古道共有6条:从宁洱出发,经宁洱镇谦岗风雨桥,过景谷—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东—南涧彝族自治县—大理—丽江市—香格里拉市—到达西藏自治区的藏马大道;由宁洱出发,经磨黑镇孔雀屏,过墨江—元江—玉溪市—昆明市—曲靖—到北京的官马大道;从宁洱出发,经同心镇石膏井村、勐先镇,过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也可由江城县至勐腊易武),入越南莱州再转至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等地的茶马大道;从宁洱经过同心镇那柯里、思茅区,到景洪市、勐腊县(可出缅甸老挝)、勐海县、打洛镇,至缅甸各地的茶马大道;宁洱经德化石丫坡,过澜沧,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出缅甸的茶马大道;从宁洱出发,途经勐先镇、黎明乡,至江城县,到越南、老挝的茶马大道。它们既是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2005年5月23日,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7日,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柯里茶马驿站
宁洱县同心乡那柯里村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宁洱县现存较为完好的古驿站之一,其历史价值很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那柯里段茶马古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荣发马店,那柯里风雨桥,还有当年马帮用过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它紧靠213国道线,距离宁洱县城22公里,距离普洱市思茅区24公里,与昆曼国际大通道隔河相望,交通便利。整个驿站占地大约70亩,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相汇于此。
困鹿山皇家古茶园
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困鹿山位于无量山南段余脉,为澜沧江水系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系的分水岭。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在最高海拔2271米、总面积10122亩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地域内,散落着千年以上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和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古茶树,树龄久远,种类齐全,可谓茶叶自然博物馆,是该县发现的最大的古茶园,也是古茶树最密集、种类最丰富、周围植被最好的古茶园。
锦袍山
锦袍山位于宁洱县城东面,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古普洱府时期,锦袍山地处东城门外
俗称“东门山”。其山坡的一段茶马古道由南向北延伸。此外,锦袍山有一座当地人俗称“东塔”,古称“凌云塔”“文笔塔”。此塔位于宁洱县城东锦袍山山顶,,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塔高35.1米,共17层,为古普洱府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亦是宁洱县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岭温泉
古普洱府“普阳八景”之一,位于县城7公里处的阳广河头,有热水冒出。温泉水质清澈见底,潭底数十眼突泉喷涌而出,水含硫,可治皮肤病,浴后周身舒爽。旧诗云:“传说温泉水,朱砂石地底藏。堪医俗气骨,好助热心肠。
杨正元故居
杨正元故居建于1922年,2003年9月15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向社会开放,作为教育场所。2007年月,经德化镇修缮后,保存基本完好。
观音山
宁洱观音山寺位于宁洱县城东北约6公里处,古时这里曾建有三层殿堂,供奉观音菩萨、大日如来佛像,是时游人如云,香火旺盛。惜殿堂在“文革”期间毁于一旦,1987年4月,成立修复普洱观音胜景理事会,在大殿原址重建庙宇。维修庙宇、路面,架通了电线。
茶源广场
宁洱县城茶源广场位于茶源大道旁,建于2005年,是普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的献礼工程。茶源广场以普洱茶文化为轴线,体现出“世界茶源、普洱茶都”的精神风貌,建有“茶之源道之始碑”“贡茶回归纪念碑”“茶马古道源头地理标碑”“普洱府城图”“主体圆柱雕塑”以及采茶制茶赶马铜塑,是云南省普洱茶叶协会永久性会址。整个广场投资约1600万元,占地约82亩。
相关名人
杨丽坤
杨丽坤(1942年4月27日—2000年7月21日),出生于云南省宁洱县磨黑镇, 彝族,中国女舞蹈演员、电影演员。 1954年,杨丽坤进入省歌舞团当学员,1955年正式开始演出。代表作有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献礼彩色故事片《 五朵金花》和1964年彩色音乐舞蹈片《 阿诗玛》两部电影。1982年,《五朵金花》在“西班牙第三届桑坦德尔音乐舞蹈电影周”获得了“最佳(舞蹈)金片奖”。 埃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同年,杨丽坤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演员”之一。 2000年7月21日,杨丽坤因病在上海家中去世。
杨正元
杨正元,字春魁,男,汉族,1902年12月16日(光绪壬寅年冬月十七日)生于宁洱县德化乡那迁村一户殷实的农民家庭。1916年,杨正元在德化那迁初级小学毕业,进入宁洱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20年秋,考入云南省立第四师范六班就读。1922年秋,进入昆明私立成德中学读书,插入第七班。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萌发了要变革社会的思想,在学校发动了学潮运动,在他的领导下,秘密组成“学生读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1924年12月,他于成德中学毕业,次年初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北大农学院),经滇籍同学李鑫介绍加入进步组织“革新社”(后改名“新滇社”),同年秋,经该社创建和领导人之一杨青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加入共青团,任共青团昆明市委组织委员,昆明总工会秘书长,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三·一八” 斗争,同年到广州政训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926年9月,杨正元与一批“新滇社”社员一道束装南下,到广州大沙头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滇军)军官学校政工人员训练班学习,接受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1927年2月中旬,随政训班主任王德三等回到昆明市,受中共云南省特委委派,同陈祖武、杨大经组建国民党昆明市党部,任组织委员,1927年9月被特委派回家乡,担任普洱区委书记。12月,返昆参加省特委关于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的省特委扩大会议,会上,杨正元被选为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委员。1928年初,中共普洱特别支部成立,杨正元任书记。1929年撤消区委,特支同时撤消,成立宁洱中心县委,杨正元任县委书记。1930年初,在那迁召开党的骨干会议, 决定武装起义。1931年4月20日,遭团兵围捕,杨正元受伤被捕,在狱中,他宁死不屈,直至牺牲,时年仅29岁。他是第一个在思普区建立党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员,也是在思普区撒下革命火种,献出生命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6日5时31分在云南普洱市宁洱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3.16度,东经101.12度。
参考资料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2025-07-26
美丽云南(第二季)| 茶源道始 盟誓之城 ——美名:普洱·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云南地方志.2025-07-26
宁洱概况.宁洱县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03
人口分布.普洱市人民政府.2024-08-27
宁洱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7-26
宁洱县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应知应会手册【2024版】(六).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6
《方志里的普洱》第八期 宁洱地名的来历.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2025-07-26
茶源道始•盟誓之城 | 锦袍山中访古道 曲径寻幽很city.微信公众号.2025-07-26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2025-07-26
名单公布!云南这些县区和高校入选改革试点.澎湃新闻.2025-07-26
【永昌故郡 时代楷模】(十八)哀牢古国“创世神话”的文化解读.隆阳发布.2025-07-26
云南省政府批准15个县退出贫困县.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5-07-26
政府工作报告.宁洱县人民政府.2025-07-26
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中国政府网.2025-07-26
宁洱县新一届人大 政府 政协领导班子亮相.云南网.2025-07-26
划重点!2025年宁洱这样干.云南网.2025-07-26
搭好“连心桥” 用好协商平台 ——访普洱市政协常委、宁洱县政协主席翟艳波.云南网.2025-07-26
162711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宁洱发布.2025-07-26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 23年国民经济.宁洱县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26
宁洱墨黑中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7-26
三迤共欢品茗那柯里 五冠同乐饮马困鹿山 --宁洱勐先镇“欢甜杯”象棋团体邀请赛落幕.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6
宁洱站.宁洱站.2025-07-26
【菁彩】溯源红色基因 |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9
民族团结誓词碑.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4-09-29
铸就民族团结的不朽丰碑.人民政协网.2024-09-29
【宁洱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生于民族团结誓词碑诞生之地 这些知识你要懂(三).澎湃新闻.2024-09-29
习言道|习近平回信,提到一块碑的故事.百家号.2024-09-29
天天学习|48个名字 代代相传的誓言.央视网.2024-10-25
茶马古镇绽放“枫桥之花”.人民网.2025-07-26
磨黑古镇.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7-26
美如仙境!云南普洱山迎来今年首次云海奇观.金台资讯.2025-07-26
那柯里 马帮驼来的云南古镇.新浪旅游.2025-07-26
五一来宁洱“咋个”玩?.宁洱文旅.2025-07-26
杨正元故居.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2025-07-26
一天一点普洱(415) ——冬天去泡西岭温泉.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6
一天一点普洱(1275)分享|宁洱观赏樱花宝典.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6
杨丽坤.猫眼电影.2023-05-15
宁洱民族团结研究所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普洱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2025-07-26
云南25个县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有你的家乡吗?.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6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5-07-26
“中国天然氧吧”地区再增51个,气候资源开发拉动旅游经济.新浪网.2025-07-26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5-07-26
福建龙岩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改革网.2025-07-26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国地震台网.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