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昆仑2025”专项工作

“昆仑2025”专项工作是公安部2025年5月部署组织重点地方公安机关开展的专项工作。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有力护航美丽中国、保障民生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贡献公安力量。

工作开展之后,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2025年9月,公安部前后公布9起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8起依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5起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发展历程

2025年5月,公安部下发通知,部署组织重点地方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有力护航美丽中国、保障民生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贡献公安力量。

工作要求

针对“昆仑2025”专项工作,公安部强调,全国公安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导向,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危害最严重的突出犯罪,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深化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要坚持主动进攻,对长链条、跨地域、产业化突出犯罪活动,发起集群打击,坚决打掉一批职业犯罪团伙,铲除一批跨区域犯罪链条;要组织开展重点区域、流域会战,深化犯罪集中领域专题整治,不断提升打击针对性、实效性。

公安部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要全面提升犯罪线索发现、研判效能,拓宽举报渠道,加强犯罪线索关联串并,强化即时分析研判,快侦快破民生小案,查深查透大案要案。要强化区域协同、警种联动,以集群战役、重大案件侦办等为牵引,做实做优合成化实战运行、集约化资源汇聚和专业化基础支撑,多维度瓦解犯罪生态,切实形成联勤联动合力;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完善行刑衔接机制,优化双向移送、联合督办、技术支持等流程措施,不断增强执法合力,积极推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风险研判、联动处置等机制,对案件高发地、黑灰产业链等开展联合整治。此外,公安机关还要强化能力建设,以深化实施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做精专业、做强主业,因地制宜打造实战实用“撒手锏”,不断提升打击犯罪的能力水平。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倾听企业群众意见建议,真正将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注转化为发现问题、推动工作的“源头活水”;要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消费安全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大力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文化理念,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工作成效

北京

2025年,北京警方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部署,依托“昆仑2025”专项行动,坚持主动进攻,注重集群打击,把打击锋芒对准肉制品、酒水饮料、保健食品等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食品领域突出犯罪,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发起强大攻势。2025年以来,北京警方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案件110余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0余名,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安全”,积极营造“尚德守法,共享北京食安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社会氛围。

其中,针对食品领域制假售假、侵权假冒等问题,北京警方紧盯群众“身边案”,先后侦破多起生产销售假冒品牌食品案件,切实保障消费者和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中,2024年底,西城区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某平台线上售卖假冒某知名品牌咖啡豆的线索,后经侦查,破获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2025年2月,北京警方会同外省公安机关捣毁一销售假冒某知名品牌鸡翅的犯罪团伙,辗转多地,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2人,有力维护相关品牌企业合法权益。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健康的心理,以速效减肥、强身健体等为名目,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销售非法添加了西药成分的功能食品,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北京警方紧盯保健食品领域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问题,按照公安部打击食品“两超一非”犯罪集中行动部署。2024年底,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打击整治,先后破获相关案件近30起,刑事拘留80余人。

此外,北京警方坚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协同警务,先后在元旦春节、端午等节日期间开展波次专项打击。2025年以来,已累计破获制售假冒品牌白酒案件24起,依法对5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有力震慑了制售假酒犯罪活动。按照公安部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假酒犯罪“净风”专项行动部署,北京警方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特供酒”等犯罪持续开展打击。2025年4月,房山区警方收到辖区偏僻大院厂房内存在以散装低劣白酒灌装高档品牌白酒的线索,后经缜密侦查,及时锁定相关犯罪证据及团伙人员,后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共刑事拘留制售假冒品牌白酒的犯罪嫌疑人10名,捣毁制假“黑作坊”6处。

陕西省

2025年以来,陕西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紧密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依法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1至8月,全省共侦破食品领域刑事案件22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5人,捣毁犯罪窝点211处。与此同时,全省公安机关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截至2025年9月累计向行政主管部门发送监管隐患《公安提示函》50余份,移送行政违法案件15起20人次,积极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其他

2025年,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昆仑”专项工作、“金风”行动、蒙辽吉黑四省区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区域会战,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制售假劣农资等涉农犯罪,取得积极成效。2025年以来,共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等犯罪案件4600余起,制售假劣种子等农资犯罪案件200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大要案件13起,切实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服务保障粮食生产供应,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5年,按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结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与‘昆仑’系列专项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效保障群众消费安全,积极助力质量强国建设。截至2025年9月,全国共立案侦办相关刑事案件1.4万起,集中侦破湖北谢某红等人制售伪劣拼装汽车案、重庆杨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电动车电池案等一批重大案件,打掉一批职业化犯罪团伙,摧毁一批跨区域犯罪产业链条。

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9起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辽源市公安机关侦破王某、张某某等人盗采黑土泥炭案

2025年6月,辽源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采矿(黑土泥炭)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查明盗采黑土2.3万立方米,涉案金额6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张某某非法组织人员使用钩机、翻斗车等工具在东丰县实施盗采黑土活动,经晾晒、粉碎、加工后销售至外省市。检察机关已就该案提起公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机关侦破史某某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

2025年3月,根据自然资源部门移送案件,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查明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9.66亩。经查,犯罪嫌疑人史某某等人未经相关部门批准,雇佣工程机械实施挖土、采砂活动,造成永久基本农田严重毁坏。2025年8月,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辽阳市公安机关侦破王某某生产、销售伪劣玉米种子案

2025年3月,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移送案件,辽阳市公安局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打掉犯罪团伙1个、犯罪窝点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经查,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多次购买伪劣玉米种子后进行非法灌装,冒充多个知名品牌向农户宣传销售。该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长春市公安机关侦破齐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玉米种子案

2025年2月,长春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玉米种子)案,打掉犯罪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扣、追缴玉米种子2500余袋,涉案金额5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齐某某等人购买散装玉蜀黍属种子后,用假冒知名玉米品种的包装袋分装并对外销售。该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机关侦破董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玉米种子案

2025年3月,哈尔滨市巴彦县公安局侦破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玉米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涉案金额600余万元,查扣涉案假冒品牌玉米种子13.4万斤。经查,犯罪嫌疑人董某某等人购进大量散装玉米种子,用自行印制的假冒品牌包材灌装后对外销售。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

安徽合肥公安机关侦破杨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

2025年3月,合肥市公安局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查扣、追缴伪劣化肥500余吨,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等人大量购进磷石膏、磷泥等固体废物,与其他原料掺混后生产不合格的磷肥,并组织对外销售。该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重庆长寿公安机关侦破张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

2025年2月,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移送案件,重庆市长寿区公安局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涉案金额3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人在明知硫酸钾原料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仍以明显低于市场价购进散装原料和假冒品牌包装袋,组织工人灌装成伪劣的“硫酸钾复合肥”并通过网店销售。该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四川成都公安机关侦破李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

2025年6月,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成都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农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非法销售窝点2处,查扣含有禁用成分的“三无”农药330公斤,涉案金额2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人在农药中非法添加国家禁用的农药成分,制成俗称“降酸剂”的农药后,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玉溪市公安机关侦破吴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

2025年5月,根据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线索,玉溪市通海县公安局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扣伪劣复合肥690吨,涉案金额1080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某等人购进养分含量较低的复合肥,通过“翻包”更换包装袋的方式以次充好,冒充养分含量较高的复合肥进行销售。该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公安部公布8起依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辽宁公安机关侦破孔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箱包案

2025年4月,辽宁省本溪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侦破孔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箱包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4名,捣毁犯罪窝点30个,打掉犯罪团伙4个,现场查获假冒品牌箱包4万余个,五金、外包装盒等10万余个,假冒品牌皮料150卷,半成品皮片5万余片,涉案金额1亿余元。经查,2020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孔某等人长期进购皮料、五金、包装纸盒等原材料,组织生产、加工假冒品牌箱包,并通过下游多个销售团伙利用电子商务店铺、线下门店等方式向外销售。

上海公安机关侦破黄某海等人制售假劣香氛产品案

2025年4月,上海市虹口区公安机关根据权利人企业举报线索侦破黄某海等人制售假劣香氛产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捣毁犯罪窝点7处,现场查获假劣香氛产品9400余盒、香片6000余片,涉案金额4500万元。经查,2023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黄某海等人在未经权利人企业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设立制假窝点,选用劣质香精、蜡材为原料,组织工人生产假冒品牌车载香薰、扩香器、香氛蜡烛等产品,贴标包装后由下游经销商通过电子商务店铺等方式向外销售。

浙江公安机关侦破沈某等人制售伪劣柴油案

2025年6月,浙江省台州市公安机关通过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沈某等人制售伪劣柴油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捣毁犯罪窝点3处,打掉犯罪团伙4个,现场查获油罐车24辆、伪劣柴油60余吨,涉案金额1.17亿元。经查,2023年8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沈某等人购入基础柴油及芳香烃变压器油化工原料,勾兑混合后打着“国标0号柴油”的幌子,向建筑工地、物流中心等进行销售。经鉴定,涉案柴油多项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

安徽公安机关侦破王某国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硒鼓案

2025年6月,安徽省滁州市公安机关根据权利人企业举报线索侦破王某国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硒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捣毁犯罪窝点7处,现场查获假冒品牌硒鼓2.3万套、配件及包材8.6万件,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经查,2024年7月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国等人通过网络购买大量低价硒鼓,组织人员将原包装上的品牌标签除去,再粘贴上知名品牌标识,按照不同型号对应包材进行封装后,通过电子商务店铺对外销售。

山东公安机关侦破刘某太等人制售伪劣卫生用品系列案

2025年3月,山东省济宁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刘某太等人制售伪劣卫生用品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现场查获伪劣纸尿裤、卫生巾69.4吨,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经查,2022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太等人成立公司,在无任何生产资质的情况下,从多个纸尿裤、卫生巾生产厂家收购残次品和边角料,分拣包装成成品,或加工成木浆、塑料颗粒等材料,并向外销售。

湖北公安机关侦破谢某红等人制售伪劣拼装汽车案

2025年5月,湖北省十堰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侦破谢某红等人制售伪劣拼装汽车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犯罪窝点3处,现场查获伪劣拼装汽车240余台,涉案金额4500余万元。经查,2024年4月以来,谢某红等人在电子商务平台推销品牌二手汽车吸引客户下单,按照车辆品牌、配置等订单要求,购买报废车拆卸下来的发动机、变速箱、驾驶室、车架、前后桥等零部件进行非法拼装,对车架号、发动机号等进行篡改,并伪造车辆登记证书、行驶证、车辆号牌等手续。

重庆公安机关侦破杨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电动车电池案

2025年5月,重庆市綦江区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侦破杨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电动车电池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捣毁犯罪窝点4处,打掉犯罪团伙3个,现场查获假冒品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池3.26万只,假包装材料4400余套,白版电池1300余只,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经查,2024年9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等人利用在某品牌电源公司工作的便利,勾结他人非法生产无任何标识的白版电池,贴标后将假冒电池混杂在正品中向外销售。

四川公安机关侦破卢某林等人假冒品牌电视机案

2025年6月,成都电视台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卢某林等人假冒品牌电视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捣毁犯罪窝点5处,现场查获假冒品牌液晶电视机302台、假冒注册商标标识3.1万套,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经查,2023年1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卢某林等人在未经权利人企业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设立生产窝点,购进液晶电视机零配件,通过贴标、置入已破解的品牌电视机内置程序和电子商标等方式组装生产假冒品牌电视机,后开设多家电子商务网店向外销售。

公安部通报5起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北京公安机关破获“11·18”制售假劣减肥糖果案

2025年,公安机关根据行政部门通报线索侦破“11·18”制售假劣减肥糖果案,查明不法分子通过直播带货方式销售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所谓纯天然减肥糖果。针对案件反映出的直播售假问题,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约谈直播平台,加大食品类直播间的巡查监管力度,坚决清理网上食品售假乱象。

浙江省多地公安机关破获“非法添加硼砂”系列案件

2025年,公安机关经研判发现线索侦破“非法添加硼砂”系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查明不法分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增加口感、延长保质期。针对案件反映出的网上售卖所谓“食用硼砂”问题,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加强电子商务平台日常监管,下架相关商品、关停涉案网店,坚决清理网上食品安全隐患。

湖南株洲公安机关破获“8·26”制售假驴肉

2025年,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侦破“8·26”制售假驴肉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8名,查明不法分子非法屠宰加工未经检疫的马匹后冒充驴肉销售。针对案件反映出的造假特点,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肉制品行业全链条排查整治,加强终端餐饮环节暗访抽检频度,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四川遂宁公安机关破获“5·08”制售假劣粽子案

2025年,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联动执法,及时发现线索侦破“5·08”制售假劣粽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明不法分子将去年过期粽子重新包装后上市销售。针对案件反映的节令食品问题,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节日市场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切实保障群众平安过节。

甘肃武威公安机关破获“12·5”注水猪肉案

2025年,公安机关主动研判发现线索侦破“12·5”注水肉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查明不法分子给生猪注水增重后销售牟利。针对案件反映出的注水肉问题,公安机关及时总结完善类案线索研判技战法,不断提升主动发现能力,始终保持对此类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

参考资料

公安部部署“昆仑2025”专项工作,严打环食药等领域突出犯罪.央视网.2025-09-28

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公安机关今年共立案侦办相关案件4800余起.央视新闻.2025-09-28

公安部公布依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查获伪劣纸尿裤、卫生巾69.4吨.百家号.2025-09-28

公安部通报制售假驴肉、假劣粽子、假劣减肥糖果等5起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今日头条.2025-09-28

北京警方已刑拘210余人!.百家号.2025-09-28

陕西公安机关1至8月破获食品领域刑事案件227起.百家号.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