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行路难

《行路难》出自《全唐诗·卷265》,是唐朝文学家顾况(字翁,号华阳山人)所创作的一组乐府诗。

《行路难》使用比喻,贴切地传达诗意,全诗节奏轻快,气势充沛且激烈高亢。语言质木无文,时杂口语,依靠“行路难”主题相统摄,合乎古乐府体裁。

《行路难》受李白《将进酒》《行路难》的启发,同样吟咏人生的短暂和功名的虚无。《行路难》把对人生的思考和想象与乐府的谣谚情调相结合,表达了世事空幻、以虚静为旨归的道家人生观。

作品原文

行路难三首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

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看君颜色好。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

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简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

君不见古人烧,变作北邙山上尘。

藕丝挂在虚空中,欲落不落愁杀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

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

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作者简介

顾况(727—815?),唐代诗人。字逋翁。苏州市(今属江苏省)人。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主张与诗风都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而且白居易步入诗坛就是首先得到他的奖掖与提携的。有《华阳集》传世。

参考资料

顾况.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1

《行路难》“君不见担雪塞井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