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蛰人(1923年~2008年),浙江余姚人,是中国软组织外科学的创始人,创立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宣蛰人曾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院骨科主任医师、软组织外科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分会理事、中华疼痛研究会常务理事,还是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终身荣誉理事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终身荣誉理事长等。
1950年,宣蛰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在从业生涯中,宣蛰人开创了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手术、以及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等治疗方法,其著有《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下册。
2008年5月8日,宣蛰人因脑出血意外抢救无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29年2月~1930年12月于浙江余姚临山·徐甫林私塾肄业。
1931年2月~1934年12月于浙江余姚临山·蒋叔平私塾肄业。
1935年2月~1937年12月于浙江余姚临山·凤山小学肄业于1937年冬高小毕业。
1938年2月~1938年12月于浙江上虞驿亭白马湖·春晖中学初中肄业。
1939年2月~1940年12月于浙江县胡家坟后迁县长乐·浙江省立宁波中学肄业并于1940年冬初中毕业。
1941年8月~1941年12月于上海·华东基督教联合中学高中(蕙兰籍)肄业。
1942年8月~1943年7月于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肄业。
1943年8月~1945年7月于上海德国医学院(DEUTSCHE MEDIZINISCHEAKADEMIE SCHANGHAI)肄业。
1944年冬医预科(TENTAMEN PREMEDIKUM)毕业。
1945年8月~1950年7月在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医本科肄业并于1950年夏毕业。
工作经历
1950年8月~1953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骨科助教及其附设中美医院骨科住院医师。
1951年8月~1952年3月参加上海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总队第六大队骨科中队,驻长春军医大学外科学院,任骨科总住院医师。
1953年8月~1954年12月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骨科助教及其附设医院骨科总住院医师。
1954年12月~1956年3月上述医学院和医院内迁汉口;医院改名为上海市同济医院(由市卫生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双重领导)任骨科主治医师。
1956年3月~1957年7月借往上海急症外科医院(国防部创办)任手术部主任兼第二外科部主治医师,从事建院工作直到全面开展医院业务,并重点对来自全军的进修军医进行骨外伤诊疗知识和操作技术等培训工作。
1957年7月~1959年10月任上海市同济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1959年10月~1960年10月与二军大5年协作期满分手,迁新址更名上海市新成区中心医院,任骨科主治医师(主管骨科业务)。
1960年10月~1978年3月因上海市区域调整,新成区与江宁区合并为静安区后,医院也相应合并成为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任骨科主治医师(主管骨科业务)。
1978年3月~1990年8月任医院外科副主任(主管骨科业务)。
1978年4月~1982年11月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1982年5月~1990年8月兼任医院软组织外科研究室主任。
1990年8月起坚辞续聘而光荣退休。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从事骨科诊疗业务截止2007年已具有57年的临床经验,胜任解决骨折、创伤、骨病等疑难病症的诊疗问题。近53年来坚持贯彻“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以尊重实践为主”的研究方针潜心研究人体头、颈、背、肩、臂、腰、、臀、腿等各个部位的慢性疼痛,也就是椎管内、椎管外或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性疼痛。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在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学、征象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学、治疗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的主要点是:
1.创用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全面取代传统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从而奠定了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基础。
2.创用了手术中发掘出来的一系列规律性压痛点作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3.研究和创用了腰脊柱“三种试验”检查和颈脊柱“六种活动功能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检查,作为鉴别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全面取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除外脊髓型)”等传统的临床常规检查。
4.创用了对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属疼痛剧烈的急性初发轻症病例,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对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属疼痛一般的慢性中症病例或疼痛严重的慢性重症病例,行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对椎管外或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属顽固性重症病例,行定型的椎管外或椎管内外相结合的软组织松解手术疗法,三者均取得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定型的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取得了95%以上观察5~33年未曾复发的远期治愈显效率以及在“颈椎病(除外脊髓型)”方面,取得了92%以上平均观察大于10年未曾复发的近远期治愈显效率。这三种疗法是软组织外科学的治痛特色,全面取代目前流行的所有非手术或手术的镇痛疗法。
5.对半月板病损合并膝前痛创用了下脂肪垫—半月板联合手术,全面取代传统的单纯半月板切除手术。?
6.对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合并臀腿痛,创用了①粗隆间内移成角截骨加弯曲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以及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髋关节腰椎骨质增生”等合并臀腿痛,视疼痛的严重度和坏死股骨头变形的轻重或退变关节骨质增生的多寡导致股骨前屈、内收、外旋等畸形造成下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创用了可供选择的②单独定型的臀部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③上述单独的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或股骨头切除式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或④即上述②与③相结合的分期手术,四者全面取代目前流行的人工股骨头或人工髋关节等置换手术。这类膝部和臀髋部等创造性手术均取得解除疼痛和重建患肢功能十分满意的远期疗效。
7.发现了本病除引起疼痛以外,还常会并发椎-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功能系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或运动系统功能紊乱等诸多临床表现。它们具有与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病科、胸科、心血管科、骨科、腹部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男性科、妇科学、计划生育、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口腔科等疾病中一些征象和体征完全相同。通过软组织损害性原发病灶的彻底治愈,可使并发的上述紊乱的诸多临床表现不治而立即自行消失。实践验证,上述众多的临床表现全属损害性软组织的相关征象而不是疾病,其起因与骨组织退变更无联系。从而全盘否定了当今国际盛行的把这些临床表现称为“脊柱相关疾病”的错误诊断。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这个科学性诊断的问世,也就为临床各科对其所属疾病的诸多功能紊乱提供了一条提高诊疗质量的新途径。这样不仅基本上解决了医学史上这个十分棘手关于慢性疼痛的诊疗难题,而且还重新认识了传统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指导“骨质增生症”、“各型颈椎病(除外脊髓型)”、“椎间盘脱出症”、“椎管狭窄”、“崩裂性脊柱滑脱症”、“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等阴差阳错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
在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终于在1981年创立了软组织外科新学说,攻克了危害人类健康至巨的慢性疼痛这个医学顽固堡垒,填补了国际医学空白点。
论文著作
1.学术论文60多篇,如①闭合分段折骨术治疗佝偻病后遗膝外翻畸形(武汉医学杂志小儿外科附刊,1965,4﹕205);②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华外科杂志,1963,11(3)﹕254];③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杂志骨科附刊,1965,4﹕271);④粗隆间内移成角截骨加弯曲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中华骨科杂志,1987,7(6)﹕428]等。
2.专著3本:①《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腰腿痛的初步探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印,1975年2月);②《软组织外科学》(昆明·铁道部《软组织外科及创伤外科学习班》印,1981年4月);③《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海文汇出版社)。
3.主编1本:《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年)。
获得荣誉
1952年被评为抗美援朝战争功臣。
1993年间被美国名人传记协会授予1993年度20世纪成就国际荣誉奖杯。
1993年获世界终身成就香港电影金像奖座;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授予国际荣誉勋章,并邀聘为该中心的国际荣誉团首届团员。
1977年荣获上海市科学大会颁发的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1982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一九八一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社会活动
1954年8月~1966年8月任上海市体育医院创伤外科顾问。
1959年6月~1966年6月任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顾问。
1960年1月~1960年12月任上海市伤科研究所脱组组长。
1974年1月~1983年4月任上海市腰背痛协作组组长(由上海市医学科学研究领导小组领导)。
1978年6月~1993年12月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学会委员。
197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上任上海市代表。
1983年4月~1994年6月任上海市腰背痛协作组扩建的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理事长。
1983年6月~1999年6月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分会软组织疼痛学组组长。
1984年4月~1995年3月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安徽分会软组织疼痛专业委员会首席顾问。
1988年6月任阿根廷中华针灸学会(ASOCIACION DE ACUPUNTURA CHINA EN ARGENTINA)顾问。11月任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会员。
1989年3月任《颈腰痛杂志》编辑委员,至1994年改任顾问。
1989年9月~1992年11月任中华疼痛研究会(CASP)奠基会员、常务理事、软组织疼痛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1990年4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亚洲医药》杂志(ASIAMED MAGAZINE)名誉顾问;任上海市《康复》杂志社特约名医专家医疗团团员。
1992年3月任香港(中国)骨伤科治脊学会医学顾问,1995年该会改名为香港中医骨伤学会,被聘为学术顾问。
1992年11月~1997年5月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常务委员兼软组织疼痛学组组长。
1993年任美国名人传记协会顾问研究委员会委员;美国名人传记协会终身成就学会首届会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荣誉团首届团员。
1994年6月任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终身荣誉理事长。
1995年9月~1999年9月任《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委员。
1995年10月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终身荣誉理事长。
2006年3月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名誉教授。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宣蛰人软组织疼痛医学科首席顾问。
参考资料
宣氏宗祠.51纪念网.2024-03-09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下卷).豆瓣读书.2024-03-09
宣蛰人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