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晓(Zhengxiao Guo),男,1964年1月出生,英国国籍,香港大学化学与机械工程系联合讲座教授,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采矿学学会会士,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1983年,郭正晓获得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工学学士。1984年,他获得曼彻斯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他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到1990年,他担任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研究员。1990年起,他在牛津大学担任研究员。1995年至1998年,他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担任讲师。1998年起,他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担任高级讲师。2000年至2007年,他任该学院的教授。2007年起,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教授。2008年起,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副教务长。2016年到2018年,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中国大使。2018年,他任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同年,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2020年—2022年,他任香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郭正晓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及二氧化碳捕捉的基础和应用问题研究。2000年,郭正晓被化学工业学会、英国材料学会、皇家化学会联合授予贝尔比奖章与奖金。2002年,他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颁授李勋讲座奖。此外,他也担任多家国际学术刊物编委和英国、欧洲共同体资助机构评委。2009年他被聘为英国商业创新技能部英中纳米材料聚焦合作负责人,欧盟能源联合委员会能源材料和制备会的英方代表和执行委员会成员,同时他也是48家教育集团“破冰者”主席、国务院侨务办和中国科学院海外高级专家顾问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4年1月,郭正晓出生。1983年,郭正晓获得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工学学士。1984年,他获得曼彻斯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他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年到1990年,郭正晓在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担任研究员。1990年至1995年,他在牛津大学担任研究员。1995年至1998年,他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担任讲师。1998年至1999年,他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担任高级讲师(Reader)。
2000年至2007年,郭正晓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担任教授。2007年起,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教授。2008年起,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副教务长,负责该校与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和澳门地区的特定交流合作事务。2009年起,他受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及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委任,担任中英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合作“联络人”,推动该领域的中英合作。
2016年到2018年,郭正晓担任伦敦大学学院中国大使。2018年,他任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同年,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2020年—2022年,他任香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2020年,他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Unique hole-accepting carbon-dots promoting selective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100% to methanol by pure water》。2022年,他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发表论文《Nucleation and growth in solution – from fundamentals to advanced applications》。
研究方向
郭正晓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及二氧化碳捕捉的基础和应用问题研究。郭正晓着眼于关键性基础材料结构问题和合成过程,定位材料合成过程的机理分析、低维和多孔结构的多功能化、以及高端技术开发——特别是在清洁能源的储存、转换和捕获,信息传感等应用领域。是少数能够跨界躬耕多层次物质材料结构的材料化学和工程学者,他的科研贡献包括了电子、原子、分子、团簇、共价有机框架(COFs)、金属有机框架(MOFs)、2D/石墨烯(G)、金属/陶瓷纳米、以及合金和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原子掺杂、功能化及合金化修饰。
郭正晓的研究团队专注于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和开发具有高度功能性的原子团簇、纳米结构及材料,并研究其合成与制造工艺。研究涉及的特定材料体系包括分子、二维结构/石墨烯、金属与陶瓷纳米结构,以及结构合金和复合材料。研究将基础理论与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元胞自动机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用于材料发现,同时利用聚合、溶胶-凝胶法、机械化学/机电流变剥离、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功能化、共沉淀、自组装、二维/三维打印和分子构筑等技术对选定材料进行开发利用。
主要成就
截至2025年7月,郭正晓领导并担任研究联合体(涉及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欧盟、工业界、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类慈善机构)的机构牵头合作伙伴,这些项目价值超12亿港元(1.2亿英镑),包括:研究资助局“碳中和”主题研究资助计划(担任首席研究员)及创新香港资助计划固态电池项目(担任联合首席研究员);英国国家大型能源联合体项目,涵盖SUPERGEN氢能、SUPERGEN生物燃料电池、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突破、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混合电动汽车、氢气纯化与在线监测;3)欧盟联合体项目:第四代光催化与化学链多尺度模拟;中英纳米科学平台(中国科技部)太阳能收集项目,以及国际界面材料团队(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家(青年B类)奖。他也担任多家国际学术刊物编委和英国、欧洲共同体资助机构评委。2009年被聘为英国商业创新技能部英中纳米材料聚焦合作负责人,欧盟能源联合委员会能源材料和制备会的英方代表和执行委员会成员,同时他也是48家教育集团“破冰者”主席、国务院侨务办和中国科学院海外高级专家顾问等。
主要论文
截至2025年7月,郭正晓撰写了约300篇高质量期刊出版物和300多篇会议论文/演讲,用于能源、环境、结构和生物医学应用,以下为部分论文。
社会职务
所获荣誉
人才培养
截至2025年7月,郭正晓共指导博士后27人,博士生56人。
社会活动
截至2025年7月,郭正晓发表了100多场特邀/主题演讲,参与并推动了英美、英日、中英、英印纳米技术合作。他发起并/或组织了20多场国际会议,特别是“多尺度材料建模国际会议系列”。他就高等教育、纳米科学与技术以及国际合作等话题接受过媒体采访,采访媒体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香港电视广播(TVB)、香港凤凰卫视、新浪(中国)、《科技日报》和《人民日报》(中国)等。
人物评价
他(郭正晓)在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香港大学化学系 评)
郭正晓教授在结构,能源,纳米,及生物材料方面贡献突出。(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 评)
我很高兴看到郭教授入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这是一个横跨整个欧洲、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的学院。郭教授的研究对基础化学和应用材料化学贡献良多,获奖绝对是实至名归,我在此送上衷心祝贺。(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艾宏思 评)
郭正晓是一位将基础科学应用于工业开发新颖解决方案的杰出成就者,一位因创新而受同行尊敬的科学家。(贝尔比奖章授奖委员会 评)
郭正晓教授多年来在高温、储能、纳米及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多层次模拟方面贡献突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评)
参考资料
郭正晓.香港大学化学系.2025-07-25
郭正晓受聘浙江大学客座教授.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2025-07-25
郭正晓教授获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澎湃新闻.2025-07-25
香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郭正晓教授应邀访问福建物构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2025-07-26
郭正晓教授获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7-25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郭正晓教授学术报告通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07-25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校长郭正晓来访川大.四川大学.2025-07-25
大咖来袭|让蓝天更有“烯望”——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正晓教授将做客2019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2025-07-25
学术报告 | 郭正晓:吸附、选择性到稳定性的催化活性位点工程.微信公众号.2025-07-25
郭正晓荣获2001年度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