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舌尖迷们也来晒晒你家的新年美食吧!
基本介绍
以前酒店年夜饭是一种时尚,现如今更多的人愿意回归家庭,希望能享受自家大厨的厨艺,满足全家人的胃口。如何吃出“年味”且健康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春节美食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 更加显得入情入理。舌尖迷们也来晒晒你家的新年美食吧! “北京吃不到家乡的味道。”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余宇在朋友眼中是个地道的“吃货”。北京市的烤鸭、东来顺没有让他忘记家乡绍兴市的“味道”。他告诉记者,最难忘那道“绍三鲜”。“各地三鲜都具地方特色,配料略有不同。鱼丸、肉圆、蛋饺,配河虾、鸡肉,怎一个‘鲜’字了得。”
除夕晚,一锅热腾腾的绍三鲜端上桌来,雾气后浮现父亲亲切的笑容。“小时候家里过年,父亲总要烧一大锅三鲜。”余宇告诉记者,在外多求学,也曾尝试自己做三鲜,料都齐了,配方也对的,但怎么做,就是做不出那种味道,“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家的味道吧。有这点念想也挺好的,不管在外面漂多久,总会记得回家。
“终于到家过年了。”大年三十踏着年夜饭的钟点回家的陆建忠,一进门就闻到母亲包的饺 子和米粿的香味。还没有洗手就抓起来塞进嘴里。“在广州市就是特别想妈妈做的面食。”小陆还用微信发给记者,“年夜饭里没有妈妈包的饺子和米粿,就觉得不完整。”满满一盆饺子,一下就被“哄抢”完了。 “离开家乡,就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饺子和米粿。”可是游子的味蕾却牢牢记住了家乡浓烈的味道。
家家年夜饭
在湖北有“无汤不成席”一说,家家年夜饭,莲藕汤必不可少,其貌不扬的土吊子煨出美味排骨藕汤。素有“长寿乡”之称的钟祥市,在那里特产的蟠龙菜更将混搭之风登峰造极了,至今已流传了近五百年。而阳三蒸更是历史悠久,竟让张学良十里闻香九回头。
舌尖上的狂欢
春节是中国人的一个符号,除了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之外,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食物最 能表达一个人心情,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舌尖上的味蕾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春节能吃到的美食,有很多很多,煎炒烹炸那些就不说了,小时候吃过的冻梨,酸甜冰冷透心凉;小时候吃过的冰糖葫芦,晶莹剔透,酸甜可口;小时候吃过的爆虾片,薄薄的一片,放到油锅里瞬间长大。
中国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而春节让这种文化空前繁荣,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舌尖上的春节是舌尖上盛开的一朵中国美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