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钧(O.K.Yui,1898年-1960年6月1日),新会区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精通英文,中华民国时期高级官员、财经专家。
1919年,俞鸿钧毕业留校任助教,后担任英文《大陆晚报》记者。1927年,他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俞鸿钧历任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长、《市政周刊》主编,后任上海市财政局代理局长、参事、秘书长等职。1936年,他代理上海市市长;1937年7月,他正式出任市长。1941年6月,俞鸿钧任财政部政务次长;8月,他兼任外汇管理委员会委员及中央信托局局长。1944年11月,俞鸿钧任“财政部”部长,同年他兼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1945年7月,他任“国家银行”总裁;1946年,俞鸿钧辞去“中央银行”总裁职务。1948年5月,蒋介石再度任命俞鸿钧为“中央银行”总裁,参与金圆券币制改革。1949年1月,俞鸿钧辞去“中央银行”总裁职务,任“中央银行”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同年4月,俞鸿钧代理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赴台后,俞鸿钧曾任中国国民党当局“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兼交通银行及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1953年4月,俞鸿钧任国民党台湾地区主席。1954年,他出任国民党当局“行政院”院长。1958年7月,他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专任“国家银行”总裁。1960年6月1日,俞鸿钧在台湾病逝。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俞鸿钧,新会区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生。1915年考入上海圣约翰书院。
工作经历
1919年,俞鸿钧毕业留校任助教,后担任英文《大陆晚报》记者。1927年,他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俞鸿钧历任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长、《市政周刊》主编,后任上海市财政局代理局长、参事、秘书长等职。1936年,他代理上海市市长;1937年7月,他正式出任市长。其后,俞鸿钧任中央信托局常务董事,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办理外交事务。1941年6月,俞鸿钧任“财政部”政务次长;8月,他兼任外汇管理委员会委员及中央信托局局长。1944年11月,俞鸿钧任“财政部”部长,同年其兼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1945年5月,他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家银行理事会常务理事。1945年7月,他任“中央银行”总裁;1946年,俞鸿钧辞去“中央银行”总裁职务。同年3月,他成为国际货币基金及国际复兴中国建设银行理事。6月,他兼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
1948年5月,国民政府政治、经济、军事面临崩溃,蒋介石改组政府,再度任命俞鸿钧为“中央银行”总裁。1948年8月19日,其出台了实行金圆券的一系列办法,为了逼勒黄金、美钞,蒋介石又任俞鸿钧为上海市经济督导员,负责上海地区的经济管制工作,在短时间内收兑了大量金银外币。1949年1月,俞鸿钧辞去“国家银行”总裁,任“中央银行”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同年4月,俞鸿钧代理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同月,他奉命主持将中央银行金库库存黄金92万两及8000万元美钞抢运往台湾。
1949年夏到台湾后,俞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省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并先后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七、 八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交通银行”(1949)及“农民银行”(1953)董事长等职。1958年7月,他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专任“国家银行”总裁。
人物去世
1960年6月1日,俞鸿钧在台湾病逝,对于俞鸿钧之贡献,台湾当局曾颁发“褒扬令”明令褒扬。
人物事件
1948年底,随着东北解放、淮海战役打响,11月28日,宋美龄飞赴美国,争取美国紧急军事和经济援助,却遭到哈里·S·杜鲁门的冷落。此时,蒋介石又在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势力的压力下,被迫考虑早日下野,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他急需将“中央银行”的金银美钞在下野前转移至安全地点。当时,以俞鸿钧为总裁的“国家银行”正遵照蒋介石的意旨,逐步转移国库金银。1948年11月29日,“中央银行”发行局呈请蒋介石:自外滩至吴淞口实施特别戒严,将中国人民银行准备库存储的部分黄金运往台湾。先将200万两黄金装箱,后续又增装774箱,合计2004459两黄金,由海军舰队从上海市运往台北市。蒋介石核准后,俞鸿钧亲自牵头,组建最机密的工作小组,调用海军舰只、部署沿途警卫、实施陆海戒严、安排驳运人手。他在央行总裁办公室内足不出户,持续发出各项指令:11月29日夜,电告警备部在装运黄金箱只时派遣警卫协助;12月1日,电令央行沈、何、刘三位主任即刻赴台接收舰上全部774箱黄金;12月8日,再电告何、刘二人凭运送清单,立即电传报告表备案。首批黄金由海军舰队起运后,俞鸿钧一连数日夜不能寐、坐立不安,直至收到台湾方面发来的密电,确认所运黄金全部平安抵达,他才如释重负。
此外,据“国家银行”副总裁李立侠回忆,12月31日午夜,第二批240万两黄金从上海市装载启航,运抵基隆市;第三批运出57.2万两黄金,由厦门登陆后转运台北。
1949年元旦,俞鸿钧向蒋介石报告:“已妥运台北市黄金2004459市两,又运出黄金151箱(合纯金572899市两)、银币1000箱(合400万元)。”以上合计约500万两黄金。1949年1月16日,蒋介石约见俞鸿钧,指示中央、中国两银行的外汇处理要旨,准备留存7000万美元外汇,以备军费等用途。据台北《俞鸿钧传》记载:“库存黄金运送台湾一事,完全是俞鸿钧个人鉴于时局逆转,默察形势,秉承蒋介石旨意,当机立断所作的一项重大决定。”黄金安然运抵台湾后,他“即连夜乘车直驶南京,向最高当局当面报告”。
蒋介石鉴于俞鸿钧的忠诚与办事果断,且其在主持发行金圆券、搜刮大批黄金运往台湾等事务中“功绩显著”,遂于1949年底俞鸿钧赴台后,任命他为“中央信托局局长”,兼任“台湾国民党”当局“财政部”部长、“国家银行”总裁,以及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台湾银行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后来又任命其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参考资料
《黄金秘档》试读:俞鸿钧的生平.豆瓣读书.2023-11-21
宋美龄外甥孔令侃身陷香港“间谍门”.中国新闻网.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