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叶良芳

叶良芳,男,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刑法研究所执行所长。

主要经历

2003/09-2006/06 中国人民大学,获刑法学博士学位;

2006/07-2008/09 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6/07-至今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任教。

个人成果

论文类

《论刑法中持有行为的归属》,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2期;

《中国大陆刑法和澳门刑法共同犯罪比较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认定自首的几个疑难问题》,载《法学杂志》2001年第5期;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反思与重构》,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3期;

《寻衅滋事罪立法规定质疑》,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6期;

《实行犯过限行为研究》,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再论牵连犯》,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6期文转载);

《重罪轻罪的划分及其意义》,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5期;

《刑法中数额的性质及其计算》,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 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罪数论的体系性反思与建构》,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的界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3期;

《单位犯罪责任构造的反思与检讨》,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

《实行过限之构成及其判定标准》,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论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兼论单位与单位成员责任分离论》,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4期转载);

《死缓适用之实质标准新探》,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 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证成和规范构造》,载《法学》201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防治船舶溢油污染刑法不应缺位》,载《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9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2 年第6期索引收录);

《死缓限制减刑的司法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第12号指导案例评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 期;

《宪政视野下的美国法人犯罪审前协议制度—以Stein案为中心》,载《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从吴英案看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载《法学》2012年第3期;

《将信用卡套现入罪是司法“造法”》,载《法学》2010年第9期;

《存与废:嫖宿幼女罪罪名设立之审视》,载《法学》2009年第6期;

《产品缺陷隐瞒与法人犯意认定——从丰田“召回门”事件切入》,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5期;

《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经济犯罪罚金数额的确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5期;

《通过程序实现刑法解释的正当性》,载《法令月刊》2013年第2期;

《法条何以会“竞合”——一个概念上的澄清》,载《法律科学》2014年第1期。

《论刑法中持有行为的归属》,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2期;

《中国大陆刑法和澳门刑法共同犯罪比较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认定自首的几个疑难问题》,载《法学杂志》2001年第5期;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反思与重构》,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3期;

《寻衅滋事罪立法规定质疑》,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6期;

《重罪轻罪的划分及其意义》,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5期;

《罪数论的体系性反思与建构》,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的界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3期;

《单位犯罪责任构造的反思与检讨》,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

《从吴英案看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载《法学》2012年第3期;

《将信用卡套现入罪是司法“造法”》,载《法学》2010年第9期;

《存与废:嫖宿幼女罪罪名设立之审视》,载《法学》2009年第6期;

《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经济犯罪罚金数额的确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5期;

《通过程序实现刑法解释的正当性》,载《法令月刊》2013年第2期;

《法条何以会“竞合”——一个概念上的澄清》,载《法律科学》2014年第1期。

著作类

实行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独著);

转型期刑事立法的宪政制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

《法律适用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著)。

课题类

1.“公益基金会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2010年民政部项目;

2.“‘枫桥经验’与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9年浙江省社科项目;

3.“民政社会事务管理法律制度研究”,2009年民政部课题;

4.“涉众型犯罪研究”,2008年国家社科项目。

荣誉奖励

1.论文《再论牵连犯》,2007年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期刊好作品奖;

2.论文《实行过限之构成及其判定标准》,2008年浙江省法学会优秀成果奖;

3.研究报告“殡葬立法若干重大疑难问题研究”,2009年民政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4.论文《论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兼论单位与单位成员责任分离论》,2010年浙江省社科联第三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5.研究报告“公益基金会信息披露制度研究”,2010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部级理论课题成果奖;

6.专著《实行犯研究》,2014年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学术著作奖(1984-2014)”二等奖

研究领域

刑法学、犯罪学;主要研究方向:刑事立法原理、公司犯罪与证券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