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德清职业中专)是一所集职业中专、“3+2”五年一贯制、综合高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县政府、县教育局重点投入和建设的一所大型中职学校,是德清县教育局直属的公立学校。1995年被省教委认定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1997年被省教委与计经委批准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被评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2003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被评定为浙江省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2006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试点学校,2008年数控技术专业与应用专业被确认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校目前包括三个部:职高部,使学生学有一技之长;综合高中部,学生升大学有希望;培训部,主要承担远程网络教育学历培训和社会劳动力技能培训。是集职业中专、高职预科、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大专和本科学历网络教育、成人大专函授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专业介绍
学校开设了机械、电子电工、烹、餐旅服务、空乘航海、服装、广告美术、财贸、计算机、汽修等十大类20个专业。拥有四大省示范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烹饪"、"电子电器应用"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两个省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和""汽修专业;五大市示范专业:"机电"、"电子电工"、"烹饪"、"数控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学校依托机电类专业优势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注册了德清职兴教育实验厂,真正实现了产教结合。
办学特色
(一)德育为先,实施"21天工程教育",提高学生品德素养
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新习惯的形成或纠正不良习惯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坚持21天,故称之为21天效应。结合这一特点,学校开展"21天工程教育",即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实施"21天习惯教育做好人工程",学校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分解纪律、卫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制成表格上墙,给每位学生每天每个方面的表现打分,每周总结一次,循环反复;每21天总结一次,21天使每位学生养成某一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一个不良习惯;对于不能达标的同学,下个月重新开始。通过循环往复地坚持开展"21天工程教育",学生逐渐纠正了不良行为习惯,慢慢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素养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不断加强。近年来学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有一名学生为家庭困难而又重病的军属捐款不留姓名,有两名学生跳水救人见义勇为,这些学生的事迹均被当地媒体陆续报道,一时间家长和社会更加信赖德清职业中专的管理和教育。
(二)能力为重,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要使学生掌握就业前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工夫。学校根据近年来生源的实际情况,先后调整和制定了"文化课合格、专业理论过关、专业技能过硬"和"低起点、小台阶、勤练习、多反复,教一会一,学一得一"的教学策略,通过产教结合,"真刀真枪"的训练模式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理论教育模块化。
学校调整教学时间,实施教学时间"325"制,即文化占30%(继续深造有基础),专业理论课占20%,动手操作技能课占50%。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理论适度、技能为主的原则,在理论知识教学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施理论教育模块化
2、动手操作技能量化达成。
开发校本教材,把学生在校三年读书的动手操作技能课,压缩补充为2年4个学期,每学期多少节,每个月多少节,每周多少节,每天多少节,每节课操作些什么,一一量化,制成表格,发到专业教师手中。操作时,通过一项,打上"√",未通过者,晚自修再重来,要求人人过关,直至通过为止。目的是通过勤学苦练,提高操作技能质量,练好内功,跨出校门后,可快速成为熟练技术工人,深受企业用人单位好评。
3、在"真刀真枪"中成长
学校采用前门办学、后门办厂,产教结合,"真刀真枪"的训练模式。学校利用先进制造业基地,融合在工商注册的德清职兴教育实验厂基础上,进行车间化运作。在平时教学空余时间里,承接外来加工业务,让师生在"真刀真枪"中锻炼成长。
自2004年2月以来,学校机械技术应用教改实验小组师生就分别为杭州联德机械有限公司、现代农装湖州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国营八二五厂、杭州万龙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红旗机械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非常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嘉兴龙升机械有限公司、桐乡先锋机械厂、湖州德马铃木公司工业有限公司、德清飞云包装有限公司等单位来料加工排水阀锻造阀体、自动插秧机转向箱体和变速器体、"神舟五号"火箭插座壳体以及其它如承、齿刀、非标螺丝、坦克轮盘等零件。学生加工的产品质量好,交货及时,受到了有关企业的好评。
同样,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电子装配实习车间承接外来加工工作也逐步趋向成熟。为德清县达然电子有限公司、杭州绿明电子镇流器厂、嘉善县新美佳电子厂等单位生产加工电子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电抗器等产品,这些产品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埃及等国家。
然而,学校实训车间并不满足于此,除了来料加工外,师生们还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和产品开发,2007年,学校的"蚁害测控装置"项目还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学校在承接对外业务的同时与多家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直接到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拥有了三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真正实现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而学校利用精品专业的品牌优势,创办相应的校办产业,实现以产业带专业,以专业促发展的特色职业教育,为学校创造了更好的办学氛围,真正实现了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共赢。
2009年学校开展第三个教改实验,建立服装研发中心,推出服装专业产教学研销结合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4、在"半工半读"中成熟
德清职业中专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100所,浙江省3所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试点学校之一。从2006年年底开始,学校就对有关专业试行了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利用学生的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安排学生下企业进行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活动。
学校根据对劳务市场的用工情况分析,及时与有关企业联系,厂方需要用工时,学校及时提供人员进行半工半读。半工半读每学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另2个月学生在校学习。学生在企业半工半读满三个月,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学期学费1600元,同时每月发给生活补贴300-500元。(如与湖州万德电工集团公司合作等)学生毕业后优先录用为公司员工。
另外,学校的烹饪和餐饮等服务业类专业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每天放学后的时间进行勤工俭学,酒店负责专车接送。湖州浙北大酒店、湖州国际大酒店、德清莫干山大酒店、德清新南方大酒店等酒店进行半工半读,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得到了企业管理方面的严格训练,学生每人每月还获得700元左右的报酬(吃、住由酒店解决),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好评。
通过上述形式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仅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逐渐从熟练走向成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
通过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模式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高、职业环境适应快,"职业底气"足、继续学习能力强。学校为德清县的经济建设培养优质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学生就业率100%,其中专业对口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上海市、杭州市、萧山区、宁波市、湖州市、德清及周边城市企业纷纷要人,有一部分学生专业水平较高,内功练得比较好的,招工很俏,没有1000-2000元月工资的企业不去。学生没有毕业就已经找好了"婆家"。
未来德清职业中专在校学生将基本稳定在4500人左右,即每年招收新生1500人,每年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500人。为了快速适应企业提升档次对技能型人才要求,学校未来将以做优品牌专业,争创示范专业为抓手,建好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机械、电子、服装三大教改实验产教结合的效益,再争创现代服务业省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改革示范校"。未来的德清职业中专是一所高标准、高要求、现代化的示范性的职教中心,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职教中心的航母及示范。
师资队伍
学校在编教职员工220人,专任教师193人,其中高、中级教师83人,双师型教师110人。市、县教学名师、教坛新秀20多人,省、市兼职教研员2人,市、县教研大组长8人,市、县名师名校长4人。
人才培养
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办学25年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15000多技术人才,其中省、市、县杰出青年、创业能手、技术能手累计达300多人,升入高职院校的2000多人。
学科体系
机械数控专业
机械数控专业是学校的长线骨干专业之一,2006被确认为省级示范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在专业教师中,有高级教师2人,中级8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7人,省、市技术能手各1人,还有外聘技术人员9人。
本专业设施设备优良。2005年被确认为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2008年被确认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有机械制图室、钳工实验室、金工车间等专用实验实训场所18个。
本专业实行产教结合基地企业化运作。基地以实体形式存在,并融合在工商注册的德清职兴教育实验厂基础上,进行车间化运作,即在师生在业余和实训课时间,利用学校先进设备,产教结合,承接外来业务加工。本专业还根据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要求,先后与浙江飞云机械有限公司十多家公司等开展了联合办班、订单培养,为企业定向培养和培训数控、机械和电子电气等专业的技术人才,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进行产品加工、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较好地开展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烹饪专业
烹饪专业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200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2009年被评为湖州市品牌专业。
本专业教学以突出技能训练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掌握烹饪专业各门专业技能,毕业前可通过国家厨师中级等级考核,拿到中级职称。烹饪专业师生在省市多项技能比赛中获奖。其中98年学生徐国敏在"亚泰"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比赛中获冷拼金奖;2007年学生朱慧琦在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比赛中获冷拼、热菜两项银奖。陈荣方、沈新浩、等12位毕业生分别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烹饪世界技能大赛中获金奖,6位毕业生获银奖。所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供不应求。近三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100%以上。
电子电工专业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学校的长线骨干专业,2007年被确认为省示范专业。
本专业实施产教结合。在原电子电工实验室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引进技术,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兴建了产教紧密结合的电子电工实训基地--职兴教育实验厂。结合电子电工专业课内容,安排每学期的生产加工任务,承接订单。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不出校门便进入了"顶岗实习"状态,专业技能在"真刀真枪"中锻炼成长。学生还根据计件领取工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
本专业已形成一支技能水平高、奉献精神强、富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专业教师队伍。在2006年的全省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竞赛上,三位专业教师分别获得全省第二、三、四名,并荣获"省技术能手"称号。2007年5月,一位电子电工教师被省政府、省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百行百星"荣誉称号。2009年6月,本专业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所辅导的两名学生在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奖。
酒店服务管理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创办于1994年,2009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
本专业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试点学校之一。从2006年年底开始,本专业试行了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利用学生的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安排学生下企业进行半工半读和顶岗实习。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为德清县的经济建设培养优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学生就业率100%,其中专业对口就业率均在90%以上。
计算机专业
本校计算机专业是湖州市骨干师范专业,至今已有8年的办学历史,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高级教师1名,一级教师2名,本科毕业13人,他们中有一名计算机技师,12名计算机高级工,有两人获得“湖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在专业设施上,该专业有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网页制作实验室、计算机装配与维护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等11个;电脑中心有电脑500台,多媒体教室4个,校园局域网、智能音响系统、校园闭路电视进入每一间教室。在教学上,实施分流教学,即可进入高职预科班,毕业后可参加高考,近三年,计算机专业共有150多人考上大学;也可参加以技能为主的就业班,近两年就业率达95%以上。学生可在校内直接参加计算机资格考试,获得劳动局颁发的初、中级计算机技术等级证书。
服装设计工艺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校服装专业致力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教育模式,专业教学设备精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服装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近几年我专业毕业生参加高职招生考试,上线率达90%,向大学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设了文化课语数外等课程和服装美术设计、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服装工艺、服装表演、服装设备、电脑服装CAD等课程。服装贸易与营销专业,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是行“3+2”模式,为中职生提供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学生通过学习既可获得毕业证书,还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或服装设计员员级),毕业后有资格直接参加工作或高考中加分,学生可报考浙江省省内的服装类高职院校。日后可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品设计、形象设计、家纺产品设计等领域的工作。不参加高考与“3+2”的毕业生全由学校向协办单位和社会各大服装企业输送推荐,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很多已成为服装行业的行政领导或技术骨干,部分已自立门户开办了私营服装公司。办学至今已形成我校教学、实习、生产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
美术与设计
我校美术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含有美术教学,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等科目,和各学校一样是学校发展的新兴专业。美术专业在教学中不仅活跃日常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为高校输送合格的美术人才,学校对美术专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学校加大专业投入,拟挂靠中国美术学院,完善办学条件,在教学模式与办学方式上与现代教学接轨,发挥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有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达到就业升学双赢的办学目的。
校园环境
校内环境
学校规模
学校总占地面积265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总资产近1.5个亿人民币。现有103个全日制班,在校学生4440人。实训基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是德清县内办学规模最大、专业师资最强、校园环境最优、设施设备最精的一所大型的综合性中职学校。2009年开始,德清县政府、县教育局将再对该校投入1.2亿元,征地60多亩,新建学生实训创业园,创省一流的中等职校。
参考资料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www.zs114.cn.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