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董王村

董王村位于山东东营市东营区西南部黄河南展区内,隶属于龙居镇。据考证,董王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二年,当时董氏家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至此地建村。村庄面积为0.613平方千米,根据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全村共有210户,人口达708人,耕地面积为920亩。行政区划代码为370522101271。

历史沿革

董王村位于黄河大坝东侧,龙居镇政府驻地西七公里处。明洪武二年,董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至此地立村,最初取名董家。随后,王氏家族于同年一月迁入。1939年黄河决口,沟王村的王氏多户迁入,1945年村庄更名为董王,此名沿用至今。1956年一月,董王村与张家、陈家、林家四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取名四圈。1961年恢复以自然村为行政村,董王村得以重建。1980年,因黄河南展拓宽工程,全村迁至黄河大坝东侧房台定居。为铭记先辈创业之艰辛,启迪后世,励精图治,以历史以流之。

经济

董王村利用紧邻黄河的优势,发展了部分水产养殖业。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业,速生杨、西瓜等特色产业,使该村经济发展迅速,人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村庄建设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董王村两委成员的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以及全村村民的辛勤努力,社会事业也发展迅速。合理规划了住宅区和养殖区,安装了路灯,修建了排水沟。村庄周围种植了绿化树木,建成了文化大院和健身广场,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科学文化和休闲的场所,闭路电视入户率达到90%。通过创新思路,村内因地制宜,发展桑园300亩、速生杨170亩、无公害种植西瓜面积100亩。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些主导产业,组建了桑蚕协会、西瓜协会,大力发展“支部加协会加农户”的新型农村生产经营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收。结合市区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的开展,该村以多种形式教育群众更新观念,转变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努力把董王村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的新型小康文明示范村。

所获荣誉

董王村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多次受到龙居镇党委政府的表彰,2006年度获得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同年,董王村还获得社会治安先进单位,以及中共龙居镇委授予的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特色产品

董王村西瓜以多年的种植经验,生长势良好,单个重量约8斤,成熟期为90天。早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使西瓜提前上市,深受顾客欢迎。龙居镇麻湾牌黄河口镇西瓜是山东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2001年在北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董王村已有无公害西瓜种植面积200亩。抓住麻湾西瓜被评为“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时机,注册了“麻湾西瓜”商标,统一育种,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在销售环节实行统购统销,确保了西瓜质量,提高了销售价格,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村委会

董王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共有三人组成。王炳栋同志担任村委主任,村委委员由张俊华、王东彬组成。其主要职能为:自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群众调整产业机构,发展农村经济,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呈现村美、民富、风正的良好局面。2006年以来的主要活动由:

2006年1月10日,召开村委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制定2006年工作计划,会议由村委会主任王炳栋同志主持,会议研究决定从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制定了一定的措施,以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

2006年4月17日,召开村委会会议,会议由村委会主任王炳栋同志主持,村委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研究决定修理自来水管道设施的人员10名、款项5000元等,计划5天内完成。

2006年8月12日,召开村委会会议,会议由村委会主任王炳栋主持,村委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新发展桑园问题,最终会议决定新发展桑园120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