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中医院(英文名:Qu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泉州市集医疗救治、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泉台中医交流中心,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临床医学研究生教学医院、全国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笋江路388号,党委书记是王建芳,院长是谢文钦。
泉州市中医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泉州市第一中医联合诊所。1983年,整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中医药部分和泉州市中医门诊部,创建泉州市中医院。1986年3月,泉州市中医院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1989年7月,泉州市中医院再次升格为副处级事业单位。2010年12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投资6亿元建设泉州市中医院新院区。2015年8月10日,泉州市中医院整体搬迁至新址,旧院区同时停止服务。泉州市中医院占地173亩,建筑面积12.2万平米,配置1000个停车位。截至2025年8月,泉州市中医院有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9个,有员工1050人,医生388人,护士414人,年门急诊量61万余人次,收治住院人数23万余人次,住院总床日数26万余床日。
1995年,泉州市中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示范中医院”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2014年,泉州市中医院被批准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历史沿革
1953年,傅若谦、蔡友敬、留章杰、傅铮辉、林扶东、李文彬、洪丕焕、蔡振明八人,组织成立了泉州市第一中医联合诊所,地址在承天巷原泉州公立中医院旧址。开院之初,设施简陋,员工仅8人,人称“弄堂医院”,建院的8位员工,被称作“建院八老”。1954年9月,张志豪、朱希亨与第一中医联合诊所八位医师,共十人,在原址上组建成立泉州市联合中医院,江文定任党支部书记,蔡友敬任院长,张志豪任医务主任。1958年8月1日,泉州市联合中医院、泉州市市民门诊部、泉州市永惠妇孺医院合并,成立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该院实际上是以中医为主体的医院,在福建省里注册也为中医医院性质。
1978年10月,旅菲华侨蔡天宝访泉,捐赠人民币25万元,委托政府用于公益事业。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用该款为基础创建泉州市中医院。1979年初,泉州市中医院定点温陵南路旧址(今温陵南路215号)。筹建经费为:泉州市财政投资3万元,泉州市卫生局筹资20万元,合侨资25万元,共48万元。原批准用地规划49亩,因经费不足,先期征地11234.9平方米(实际上,后来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用房基建,用地面积未再扩大)。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副书记兼副院长赖辉灿协助制定规划和工程实施。1979年12月,四层门诊楼破土动工,1980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3165平方米;并于北侧围墙边建成27间平屋,建筑面积548平方米。1981年,泉州市工人医院改名泉州市中医门诊部,以便过渡。
1982年5月17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准成立泉州市中医院筹备领导小组。1983年4月,福建省编委正式批准成立泉州市中医院。5月,时任中共泉州市委书记张田丁主持召开相关部、委、办、局和泉州市中医院筹备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紧急会议,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泉州市中医院筹备扫尾工作。1983年8月9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批准泉州市中医院成立。1983年8月15日,泉州市中医院举行开业典礼并正式对外开诊,蔡友敬受命为首任院长,医院被列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管理。建院时即开放病床127张。为满足社会需求,到1983年底实际开放病床200张。1986年3月,泉州市中医院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1989年7月,泉州市中医院再次升格为副处级事业单位。
2010年12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投资6亿元建设泉州市中医院新院区。2015年8月10日上午,泉州市中医院整体搬迁至新址鲤城区笋江路388号,旧院区同时停止服务。2019年6月,泉州市中医院挂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共建医院”。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泉州市中医院占地173亩,建筑面积12.2万平米,配置1000个停车位。截至2025年8月,泉州市中医院年门急诊量61万余人次,收治住院人数23万余人次,住院总床日数26万余床日。
医院职工
截至2025年8月,泉州市中医院有员工1050人,医生388人,护士414人。高级职称14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国家中医优秀人才2人,市优秀人才4人,中医学专业博士4人,中西医硕士150人。有国家级名老中医8人,省级名老中医4人,基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6人。
科室设置
截至2025年8月,泉州市中医院有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9个。针灸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针灸科等2个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还是福建省医疗“创双高”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福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分别是针灸科、中医妇科、中医肾病科、脑病科、中医肛肠专科、中医骨伤专科、皮肤科、肿瘤学,其中皮肤科和肿瘤科为建设项目;泉州市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有10个,分别是中医肾病、蛇伤科、肛肠科、腰椎骨质增生和腰腿痛专科、康复科、脾胃肝胆科、小儿科、不孕不育科、内分泌科、中医妇科,其中儿科、不孕不育科、内分泌科、中医妇科为建设项目;已开展特色浓厚的专病门诊30个。
医学成就
泉州市中医院注重中西医并重,在发挥传统中医妇科优势的基础上,引入微创外科技术,在2019年中国医师节率先在全市开展腔镜下子宫内膜癌盆腔清扫术直播,成熟开展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全腹腔镜胆肠吻合术、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3D腹腔镜低位大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精准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以及微创保胆取石等微创手术。
交流与合作
2014年,泉州市市中医院就与石学敏院士签署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并在泉州地区成立第一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建站后,双方开展“中风临床康复难点研究”项目,并派出年轻骨干跟师学习,使石学敏院士的学术思想在医院落地生根。
2018年8月,泉州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泉州市人民政府上海中医药大学发展泉州市中医药事业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从“加快泉州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及“积极推进市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
所获荣誉
医院领导
院内专家
医院文化
相关事件
2025年8月3日,福建泉州K901路公交车上一乘客突然晕厥,公交车驾驶员李树森立即停车查看晕厥乘客情况,当机立断直奔医院,公交车驾驶员李树森表示给晕厥乘客掐了好几次人中,慢慢晕厥乘客就苏醒过来了,就是说站不起来,李师傅以最快的速度将女乘客送至泉州市中医院,在乘客身体已恢复正常且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李师傅返回驾驶室恢复行驶,乘客最后安全下车。
参考资料
医院概况.泉州市中医院.2025-08-06
泉州市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微信公众号.2025-08-06
快讯!福建这三家公立医院,迎来新任院长!.百家号.2025-08-06
【70周年巡礼】传承、发展、创新,泉州市中医院与祖国共成长.微信公众号.2025-08-06
泉州市中医院.泉州市中医院.2025-08-06
针灸推拿学院与泉州市中医院持续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福建中医药大学.2025-08-06
历史沿革.泉州市中医院.2025-08-06
科室导航.泉州市中医院.2025-08-06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08-06
阮传亮.泉州市中医院.2025-08-06
专家介绍.泉州市中医院.2025-08-06
8月3日,泉州K901公交车上突发惊险一幕,司机大哥果断出手。.今日头条.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