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瑾(1923年2月—2005年2月5日),男,生于南京,满族镶红旗人,他是纪实电影《屠城血证》中冒死保存16幅血证照片的主人公原型。罗瑾在华东照相馆工作期间留存的日军侵华暴行与南京大屠杀的有关照片,成为了“京字第一号证据”,成功为日本战犯谷寿夫认罪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罗瑾到南京长江路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当学徒工。同年1月,罗瑾收下了一名日本军官送来的胶卷。他发现这些照片都是日军屠杀南京同胞的场面。为了保存日军罪证,他将其中16张单独洗印成册。1941年,罗瑾在南京通信队受训。为逃避日本兵的搜查,他多次转移藏匿血证相册,最后藏在通信队驻地毗卢寺厕所的土墙缝里。然而有一天,罗瑾突然发现这本血证相册不见了,为了防止意外,他逃离了南京。1985年,罗瑾投靠子女定居福建省大田县,在城区白岩公园边上买店面开办“上海照相馆”。1986年,罗瑾当年的义举被改编成剧本并拍成纪实电影《屠城血证》。1995—2003年,罗瑾被推荐为福建省大田县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2005年2月5日,罗瑾病逝于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罗瑾留有记录抗日战争亲身经历的12万字自传体手稿《历史的诉说》。为纪念罗瑾、吴璇“血证相册”的历史功绩,南京市在毗卢寺当年血证相册藏匿处铭碑纪事。
人物生平
1937年11月20日,14岁的罗瑾家境穷苦,跟着难民群躲进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立的难民营里。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屠杀了许多中国士兵和平民百姓,古日军士兵在南京肆意烧杀淫掠的同时,为了炫耀其自行拍摄了不少照片。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时,十五六岁的罗瑾在南京长江路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做学徒工。1938年1月,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收下了一名日本军官送来的胶卷。洗印时,他发现全是日军对中国人进行大屠杀暴行的照片。罗瑾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中16张单独洗印成册。
1940年,罗瑾到“汪伪政府交通电讯集训队”当学员,集训队就驻扎在毗卢寺中。罗瑾和100多个学员白天学发报、学旗语、学架线,晚上睡在大殿里。他害怕相册放在家中不安全,把它带到集训队,藏在宿舍床板下。
1941年初的一天,日伪宪兵突然在寺内进行大清查,罗瑾害怕相册被敌人发现,他多次转移藏匿血证相册,但均不放心;最后藏在通信队驻地毗卢寺里厕所的土墙缝里。然而有一天,罗瑾突然发现这本血证相册不见了,为了防止意外,他逃离了南京,隐居在大田县。
1946年8月3日,南京军事法庭开始审判日本战犯。1946年8月5日,罗瑾的通讯队同学吴旋于将血证相册上交南京临时参议会。此后的庭审中,这16张照片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85年,罗瑾投靠子女定居福建省大田县,在城区白岩公园边上买店面开办“上海照相馆”。1986年,罗瑾当年的义举被改编成剧本并拍成纪实电影《屠城血证》。
1993年清明节前后,罗瑾回到南京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时,他发现曾被自己藏起来的相册是被同学吴旋取走了。为了确保相册的安全,吴旋把它藏在了大佛的底座下,后辗转多处收藏并一直保存到抗战胜利,交给了临时参议会,并成为判决日本战犯谷寿夫死刑的重要证据。
1995年6月10日,罗瑾和吴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再次相见。
1995—2003年,罗瑾被推荐为福建省大田县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2005年2月5日,罗瑾病逝于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罗瑾子女遵其遗愿,将其骨灰归葬南京。
社会活动
1994年,大田县职业中学举行“中日甲午战争百年祭”主题教育活动中,在冲洗照片时发现罗瑾的经历,邀请其到校为全体师生做《南京大屠杀见闻录》首场报告会,随后依大田县关工委建议,大田县多所中学相继邀请罗瑾到校开展“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教育活动。
家庭关系
后世纪念
罗瑾留有记录抗日战争亲身经历的12万字自传体手稿《历史的诉说》。为纪念罗瑾、吴璇“血证相册”的历史功绩,南京市已在毗卢寺当年血证相册藏匿处铭碑纪事。
罗瑾先生冒死保存日军罪证的壮举,被改编成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屠城血证》,后来还拍成电视纪实片《历史的见证》。
人物贡献
2014年12月,7集网络视频《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陆续在国家档案局官网上公布。由罗瑾收藏的16张日军暴行照片首次在网络上公布。同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程瑞芳日记、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正本,也在视频中亮相。
200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二、四套《中国新闻》频道首次播出电视新闻《南京大屠杀见证人罗瑾怒斥日军侵华暴行》。
2024年12月13日,罗瑾收藏的16张日军暴行照片成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重要资料。照片原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相关评价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罗瑾当年的义举被国内外媒体广为披露,其被誉为“历史的见证,民族的功臣”,由此拍成《血证》《历史的见证》等电视纪实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地映播。(大田融媒 评)
参考资料
大田地名之窗丨上海照相馆.大田融媒.2024-12-14
烽火弦歌·三明记忆 | 历史的诉说——追忆南京大屠杀见证人罗瑾先生.微信公众号.2025-07-28
唯一由中国人记录南京大屠杀日记将原版影印出版.中国新闻网.2024-12-14
《屠城血证》主人公原型逝世.金陵晚报.2024-12-14
电影《南京照相馆》背后: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发现始末.新华网.2025-07-28
罪证.罪证.2024-12-14
电影《南京照相馆》背后: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发现始末.新华网.2025-08-06
国家公祭日 | 今天,永不敢忘,永不能亡.澎湃新闻.2024-12-14
南京15岁市民冒死保存日军屠城血证 成为重要资料.印象网.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