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发展简史,指的是中国建筑选址择居的历史,风水发展开创于炎黄时期(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365年)的发明。据传,黄帝战蚩尤就已经制造了指南车。
基本类型
原始风水
据传我国远古是有巢氏发明了巢居,黄帝发明了穴居。巢居是人们依树而居的方式。这种树居的方式在地势低洼和气候湿热地区或季节是广泛使用的,后来发展为干栏居。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的民族和地区在使用这种居住方式,如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中国西南地区。而在地势高亢或寒冷的地区或季节,原始人类则选择天然洞穴作为他们的栖身之地。这已为考古学所证明了的,如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广东马坝人等均是依洞而栖的。正所谓古人云:"夏则居巢,冬则居营窟"。
氏族风水
大约到6、7千年前,人类已发展到氏族社会,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群居生活,由原来的动荡不定的游牧、采集、渔猎的生活,发展到相对稳定的农耕生产生活,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便利,也就必须择地而居。仰韶文化的氏族村落都分布在河流两岸的黄土台地上。著名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就坐落在一块面临浐河的台地上,南依白鹿原,白鹿原林木茂密,河河水清澈,人们在这里劳动生产,安居乐业。这个遗址有1万多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和公共墓地组成,是一个大型的氏族聚落。稍后的龙山文化也大多选择在近水向阳的台地上营建氏族聚落。这种择地的标准或要求,如依山傍水,蔽风朝阳等,就是群居风水,或称为氏族风水。
发展历程
开创于炎黄时期(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365年)的发明。据传,黄帝战蚩尤就已经制造了指南车。唐朝王《轩辕本纪》称:"黄帝始划野分州,有青乌子善相地理。"因此,在黄帝时期(公元前2697年-前2598年)不但有可利用来定方向的指南车,有了地理术,而且还有了相地师青乌子。这些事实虽然不很可靠,但说明中国风水是萌芽得早很早的。
历法的产生
根据历法资料,据传天皇氏创干支,伏羲作甲历,黄帝氏命大桡作甲子,太昊氏(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8年)设历正,颛顼(公元前2513年-公元前2436年)作新历,帝尧氏(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256年)命羲和敬授人时,期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迄至大禹(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1786年)元年丙子(公元前2205年),即颁夏历于邦国,为我国民用历(阴阳合历)的开始。亦即中国风水日家之萌芽。自黄帝迄夏禹,为时已四百七十四年。
阴阳五行的产生
距今四千八百余年前的伏羲王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氏遂则其文以画先天八卦。其文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到夏禹时,据《辞源》载:"大禹治水,理龟负文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其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而五居中。按《汉书·五行志》言,《周书·洪范篇》载:初一曰五行,以下六十五字皆洛书本文……。"
后天八卦图
据《协纪》称"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曰: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大禹谟》曰:水火木金土,谷维修其源,起于河图洛书数。盖河图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旋而相克。由此观之,阴阳五行到夏禹治水时即已产生了。自伏羲画八卦至大禹为时二千二百余年。《尚书》为世界最古之史记,至秦始皇焚书坑儒已亡迭。后来东汉汉章帝(公元76-公元88年)时,鲁王坏孔子旧居,于壁中得简《尚书》,皆科斗文。(科斗文系周朝古文)号为古文《尚书》。因此阴阳五行在周代前已有,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