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旋(/-1998年),男,原名吴连凯,日本侵华证据留存者,曾冒死藏匿南京大屠杀照片。
1947年2月,吴旋所藏匿的16张南京大屠杀照片出现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该照片册被称为“京字一号证据”,在南京军事法庭对谷寿夫开庭公审时发挥了巨大作用。1998年,吴旋去世。
人物生平
吴旋,原名吴连凯。1937年,吴连凯13岁时,他亲眼目睹了南京沦陷后的日军暴行。18岁时,吴旋迫于生计,加入了汪伪政府警卫旅直属通讯队。在毗卢寺内接受培训期间,他在寺庙的草丛里捡到了其同学罗瑾所制作的,记载南京大屠杀的相册。离开寺庙后,吴旋辗转江南汽车公司、南京蔬菜公司等处,始终将相册珍藏。
1946年初春,吴旋失业在家,从报纸上获悉《谷寿夫押解来京》的新闻。当时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开始征集日军暴行证据,于是他将相册交给南京市临时参议会。这本相册战后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上交至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1947年4月26日,谷寿夫被押赴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
新中国成立后,吴旋特意将名字从“吴连凯”改为“吴旋”,表示“国家有了新面貌,自己也要有个新开始”。1995年,吴旋与其同学罗瑾在南京重逢,两位老人于当时才完整知晓这本相册的历程。
1998年,吴旋去世。
人物事迹
1938年1月,三名日本军人到罗瑾所在的照相馆冲洗照片,罗瑾发现这些照片竟是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照片,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加洗照片,并制作成一本相册,还在相册上画了一个 “流血的心” 和 “耻” 字。后来,为躲避日军搜查,罗瑾将相册藏在了毗卢寺厕所的墙缝里。
而吴旋当时与罗瑾同岁,也是他当通讯学员时的同学。吴旋在毗卢寺发现了墙缝里的相册。他知道这是重要的证据,便将其藏在了庙堂大佛像的坐底。抗战结束后,当南京市政府公开寻找当年的证据时,吴旋将藏匿多年的相册交给了政府,这些照片成为了审判日军战犯的 “京字一号铁证”。
个人生活
吴旋有一个女儿,名为吴建琦,她常常在家庭聚会上讲起父亲的故事,也领着孩子们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98年,吴旋在百子亭的老房子拆迁后,与妻子搬进了南湖的新房。尽管只有四十多平方米,但吴旋非常高兴,搬进去的那天,他特地斩了只鸭子庆祝。
人物影响
2025年7月25日,由吴旋、罗瑾保存相册之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式上映。截至7月31日21时22分,该影片票房突破9亿,观影用户评分高达9.7分。
参考资料
勿忘!今天的我们如何直视深渊.微信公众平台.2024-10-03
《南京照相馆》背后的历史:两位青年冒死传递“血证”相册!.环球社会.2025-08-01
独家专访|血证永存:还原南京市民吴旋6年的生死守护.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今日头条.2025-08-01
南京15岁市民冒死保存日军屠城血证.九派新闻-新浪微博.2025-08-01
他偶然发现的秘密让南京大屠杀主犯认罪.荔枝网.2024-10-03
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破9亿.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5-08-01
2025暑期档电影票房破60亿 《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极目新闻-今日头条.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