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火烧少林寺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三月,石友三、苏明启等人放火烧毁了少林寺。

1922年,直奉战争期间,樊钟秀途经少林寺时,见大雄宝殿破败,便发愿修缮,捐400圆作为购料预付款,寺僧对此十分感激,此后与樊钟秀往来渐多。1928年3月,樊钟秀趁冯玉祥国民军后方防备空虚,抢占了巩义市偃师区,不久后便被石友三夺回。之后樊钟秀向南撤退,转而攻打登封市县城,把司令部安置在了少林寺。石友三的部队向南追击到辗辕关十八盘时,少林寺的僧人协助樊钟秀进行阻击,却最终因实力不济而溃败。同年3月15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放火烧毁了法堂。第二天,国民军旅长苏明启命令士兵用煤油将少林寺天王殿、大雄宝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少林寺志》木版、北朝石刻造像碑等建筑全部烧毁,以此泄愤。大火烧毁了佛经12大柜计1400部、宋体印刷版105套和少林拳谱,中佛殿、藏经阁等殿堂296间也成为废墟。

事件背景

1912年,民国建立后,恒林担任登封市僧会司,除潜心参禅外,还精于拳术,武艺出众。因地方治安不宁,县府任命恒林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该保卫团属地方民团性质,恒林无奈之下只得“以菩萨心肠行金刚之事”,购置武器、训练僧兵,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侵扰。

民国初年,少林寺虽有200余名僧众,土地达1370余亩,却已陷入生计困顿的境地。1916年,王云华主持修葺了紧那罗殿,1919年,少林寺寺内僧人又对白衣大士殿与地藏王殿进行补修,但均属小规模修整,难以扭转寺庙日渐衰败的趋势。彼时正值军阀割据、战乱频发,加之土匪横行,少林寺僧众的首要关切便是守护寺宇安全。这一时期,恒林和尚为维护寺庙安宁立下功劳,但其举措也埋下了隐患。

1920年秋季,遭遇旱灾,荒年之下土匪势力趁机猖獗起来。恒林带领民团在登封市县城、梯子沟、白玉沟等地与土匪展开了数十次大小战斗,每次都取得了胜利,并解救出多名被掳的“肉票”。有一次,一股土匪联合起来在夜间袭击巩县鲁庄镇,黎明时分被发现后向西南方向逃窜,巩县九区的民团随即展开紧追。当土匪途经偃师府店时,偃师区十四区、十五区的民团也加入了追击行列。最终,土匪逃至少林寺西侧的熬子坪,遭到恒林率领的少林寺保卫团拦截阻击,大部分匪徒被歼灭。此次战斗缴获了大量枪支和弹药,这些武器都被存放在少林寺内。恒林凭借英勇善战的表现声名远扬,此后土匪再也不敢侵犯这一地区,少林寺周边数十村的百姓得以过上安稳日子。民国时期的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张凤台为表彰他,特意授予奖状与奖章,还向少林寺紧那罗王殿敬献了“威灵普被”的匾额。此外,河洛道道尹阎伦也赠送了“少林活佛”的匾额,以此表彰恒林剿匪的功绩。

1922年,直奉战争期间,直系军阀吴佩孚麾下师长张玉山抵达登封市,计划收编陈青云、任应岐的部队。其部下河南暂编第四团团长樊钟秀途经少林寺时,见大雄宝殿破败,便发愿修缮,因军务繁忙无暇亲理,先捐400圆作为购料预付款。寺僧对此十分感激,此后与樊钟秀往来渐多。1923年秋,吴佩孚受命担任直陈鲁豫三省巡阅使,张玉山奉命在登封一带收编湖北第一师别动队。其第一旅旅长卢耀堂得知妙兴武艺高超,且少林寺内存有枪支,便极力拉拢,随后任命妙兴为团长,组建第一旅第一团。由此,妙兴正式加入了吴佩孚的军事集团。1923年10月2日,恒林因长期操劳积病而逝,享年59岁。1924年春天,登封市巩义市偃师区汝州市四县的300多位民众共同集资,为恒林立碑以表哀悼。恒林去世后,其弟子妙兴接任了登封县僧会司与少林寺保卫团团总的职务。

1925年2月,豫西地区爆发“胡憨之战”。当时,陕西省刘镇华派遣憨玉琨率军进入河南省,与河南督军胡景翼展开激战,争夺中州地区的控制权。胡景翼麾下的樊钟秀指派兰世勋策动驻守偃师的憨玉琨部将李慎亚倒戈。在憨玉琨部将崔继华从密县撤退之际,妙兴率领部队协助李慎亚攻打崔继华,为樊钟秀提供了有力支援。经此一役,妙兴与樊钟秀的关系更加紧密。

1926年7月,广州革命军发起北伐。同年9月,冯玉祥(1882~1948年)宣布脱离北洋军阀阵营,投身国民革命。吴佩孚随即联合张作霖(1875~1928年)出兵攻打冯玉祥,最终被北伐军击溃。1927年春季,冯玉祥攻占西安市后,配合北伐军合力进攻河南省。同年2月,妙兴率领的第一团奉命开赴郑州市,后又调往舞阳县。3月6日,该部与任应岐部交战,妙兴在战斗中阵亡,时年37岁。6月,其遗体由弟子体信护送回少林寺,安葬于寺庙东北地区的山坡上。

事件经过

1928年3月,吴佩孚麾下的樊钟秀冯玉祥国民军后方防备空虚,抢占了巩义市偃师区,没过多久就被冯玉祥部将石友三夺回。樊钟秀向南撤退,转而攻打登封市县城,把司令部安置在了少林寺内。石友三的部队向南追击到辗辕关(十八盘)时,少林寺的僧人协助樊钟秀进行阻击,却最终因实力不济而溃败。同年3月15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随即放火烧毁了法堂。第二天,驻守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命令士兵抬着煤油进入少林寺,将天王殿、大雄宝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少林寺志》木版、北朝石刻造像碑等建筑全部烧毁,以此泄愤。

事件结果

少林寺的重要建筑被烧毁。大火在少林寺烧了40多天,达摩面壁石烧成碎片,烧毁佛经12大柜计1400部、宋体印刷版105套和少林拳谱,中佛殿、藏经阁等殿堂296间也成为废墟。

事件影响

少林寺遭火烧之后,经历了蒋冯大战、蒋阎冯大战,连年战乱、灾荒使民生凋敝,少林寺在这一时期逐渐败落。此后的少林寺当家和尚淳朴、释贞绪等人,只能维系山门。少林寺烧毁后的数十年,虽然有重建,但规模不大,住寺僧人也不多。20世纪60年代,少林寺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后,少林寺获得大规模重建,现存少林寺建筑当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宝殿、达摩面壁石等均属仿古重建建筑。

遗留照片

1928年,少林寺被冯玉祥部将石友三烧毁了,后人基本没见过1928年之前的少林寺。1991年,少林方丈释永信率少林武僧团出访日本,在京都达摩寺作客时发现了少林寺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一个日本人于1920年在少林寺拍摄的。包含了少林寺山门、少林寺匾额、大雄宝殿正门、达摩像、地藏菩萨大殿、经库、六祖殿、面壁洞、内一景、李世民御赐的碑、韦驮像、少林寺钟楼等图片。

参考资料

奇闻秘史︱1500年历史少林寺为何遭军阀石友三火烧? 劫难前珍贵相片曝光.星岛环球网.2025-08-01

95年前一个日本人在少林寺拍到的 再也拍不到了!.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