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JN.1

JN.1(新冠变异株)属于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是2019类SARS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2.86的分支,于2023年8月在卢森堡首次被发现。截至2023年12月16日,全球至少有41个国家/地区监测到JN.1变异株。从分布看,欧洲占比最高,美洲等大洲的JN.1变异株所占比例亦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12月10日,在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

JN.1被认为属于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BA.2.86本身传染性极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声称JN.1和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与奥密克戎BA.2相比,BA.2.86发生超过30处变异。2023年1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初步风险评估,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2024年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本土病例中JN.1变异株已成为优势流行株,以轻型为主。同年5月20日,据新加坡卫生部门报告称,在全球范围内,新冠变种毒株JN.1及其子谱系(包括KP.1和KP.2)仍然是主要的新冠变种病毒。而在新加坡本地,KP.1和KP.2目前占新加坡新冠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

新冠测试和治疗手段预计对JN.1有效,同时接种2023年最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人的血清也可以阻止JN.1病毒进入细胞

发现经过

2023年8月,在卢森堡首次被发现。

2023年9月,在美国被首次检测到。

2023年10月,在英国被首次检测到。

2023年12月12日,随着JN.1变异株的蔓延,英国和美国卫生机构声称,它已成为当前已知的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预计可能引发新一轮新冠感染浪潮。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正在监测该变异株,但尚未将其指定为关注的变异株(VOC)。

截至2023年12月16日,已有来自41个国家的7344份JN.1基因序列被上传至“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

2023年12月19日,鉴于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初步风险评估,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但基于目前可用的证据,JN.1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额外风险目前被评估为低水平。

病毒研究

变种来源

JN.1属于奥密克戎系的亚变体,是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病毒特点

BA.2.86本身传染性极强,已经引起多国科学家们警告。科学家指出,与之前变异株不同的是,BA.2.86的突变数量创造了纪录。与2022年初占主导地位的奥密克戎BA.2相比,BA.2.86发生超过30处变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声称,JN.1和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与BA.2.86相比,JN.1变异株受体结合区域(RBD区域)具有一个额外的L455S突变。JN.1包括一些自2020年和2021年阿尔法和贝塔新冠变异株出现以来未曾见过的突变,更容易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并且复制传播得更快。英国剑桥大学先天免疫教授克莱尔·布莱恩特表示“刺突蛋白的变化可能与其更具传染性相关”。曼彻斯特大学的免疫学家Sheena Cruickshank教授认为,刺突蛋白突变意味着感染JN.1后,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或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12月19日发布初步风险评估,评估指出,虽然JN.1已表现出更高的感染率、增长优势和免疫逃逸特性,但根据现有证据,JN.1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的额外风险较低。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预计这一变异株可能在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激增的同时导致新冠病例增加。

传播情况

综述

欧洲国家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了JN.1变异株感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11月中旬,JN.1变异株在爱尔兰冰岛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欧洲多个国家出现指数级增长。由于JN.1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长较快,世界卫生组织于11月21日,将BA.2.86变异株从“需要监测的变异株”(VUM)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OI)。截至2023年12月,包括中国在内共有12个国家发现了JN.1变异株。1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12月29日,央视网报道,多国出现新冠变异株JN.1。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消息,自11月起,日本国内感染该病种的病例逐渐增多。

丹麦

截至2023年11月中旬,JN.1变异体病毒感染已经覆盖了50%人口。

英国

2023年12月,英国健康安全局(UKHSA)称,JN.1是英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其每周增长率预计为84.2%,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已知变异株。

美国

2023年12月8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网首次将JN.1单独纳入新冠临近预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CoV-2 Nowcast),称JN.1是当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截至8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测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15%至29%,而在11月27日的估测中,其占比还低于1%,更早的10月底它所占的比例还不到0.1%。截至12月16日,美国1072例,占到14.2%。

中国

截至2023年12月10日,在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2024年1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专家认为,JN.1变异株大概率将发展成为中国优势流行株。2024年1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专家提到,本土JN.1变异株的占比持续上升,临床表现基本是无症状和轻型,与目前EJ.5变异株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没有明显变化。2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中国本土病例中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已经成为优势流行株,感染病例以轻型为主。随着春节前后人员跨区域流动和人群聚集性增多,预计新冠疫情逐步上升。2024年2月1日至2月29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665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根据采样日期,XBB及其亚分支占比持续下降,JN.1及其亚分支占比持续增加。3月,北京市流感病毒科活动度已降至低流行水平,新冠病毒正处于流行期,JN.1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

2024年5月14日,中国国家疾控局发布健康提示,中国本土已监测到新冠变异株KP.2。KP.2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也是JN.1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于2024年1月2日在印度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

法国

截至2023年12月16日,法国1552例,占到20.1%。

东南亚地区

新加坡

2023年12月15日,新加坡卫生部预计当地12月3日至9日新增56043例新冠确诊病例,比前一周增近75%。截至2023年12月16日,新加坡934例,占到世界感染人数的12.4%。不过新加坡7天移动平均每日估计感染人数已经开始下降,12月18日预计感染人数约6820人,较前一日减少910人。19日又进一步减少至6530人,比前一天减少290人。2024年5月20日,据新加坡卫生部门报告称,在全球范围内,新冠变种毒株JN.1及其子谱系(包括KP.1和KP.2)仍然是主要的新冠变种病毒。而在新加坡本地,KP.1和KP.2目前占新加坡新冠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在5月5日至11日这一周,新冠肺炎病例估计数从前一周的1.37万例增加到2.59万例。新加坡同期平均每天因新冠肺炎住院的人数从181人增加到约250人。

马来西亚

2023年12月19日,马来西亚卫生部发文宣布,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病例者,需要接受自症状出现之日起5日的居家隔离。同年12月21日,马来西亚卫生部长祖基菲里透露,12月10日至16日上午12时,全马新增20696例确诊病例,相较上周增长约60%。

印度尼西亚

2023年12月,印度尼西亚当地媒体报道,新冠肺炎病例与11月相比增加了13%,首都雅加达平均每天约有200例病例。印度尼西亚开始督促民众推迟前往新冠病例增多的区域。此外,印尼还重新启用了体温扫描设施。《海峡时报》报道,印尼官员称已经重新在包括雅加达的主要国际机场以及巴淡岛渡轮码头等边境检查站安装了热扫描仪。

预防

新冠测试和治疗手段预计对JN.1有效,同时,接种2023年最新新冠疫苗的人的血清也可以阻止JN.1病毒进入细胞。2023年1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初步风险评估,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JN.1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额外风险目前被评估为低水平。与其他奥密克戎亚谱系相比,现有疫苗仍然可以防止JN.1和其他流行的变异株引起的严重疾病和死亡。防控JN.1变异株与预防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一样,建议公众继续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及时接种疫苗,坚持规律作息,保证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影响

截至2023年12月,没有迹象表明JN.1的致病严重程度有所增加,也没有证据表明JN.1相对于其他当前流行的变种对公共健康的风险增加。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安全中心的医学博士Amesh Adalja表示,虽然应该关注JN.1变异株,但是“这不是已经传播得非常广泛或很深的东西”,他认为,“这是一个罕见的变种,是BA.2.86的一个分支,但BA.2.86从未真正‘起飞’。”

参考资料

热搜第一!新冠变异株JN.1.澎湃新闻.2023-12-13

新冠变异株JN.1热搜第一!已在全球12国发现,多国快速蔓延,传染性、病症如何?.每日经济新闻-海报新闻.2023-12-17

国家疾控局:本土病例中已监测到7例JN.1新冠变异株,不排除流行可能.界面新闻-腾讯网.2023-12-16

已在全球十余国发现 新冠变异株JN.1是什么来头?.中国网浪潮新闻.2023-12-17

世卫组织将JN.1单独列为需留意的新冠变异株.观察者.2023-12-24

世卫组织将JN.1单独列为需留意的新冠变异株.UnitedNations.2023-12-24

世卫组织将JN.1单独列为需留意的新冠变异株.界面新闻.2023-12-21

最新明确:新冠疫情或将逐步上升,JN.1已成本土优势毒株!专攻嗓子的病毒?有消息了.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6

新冠仍未远去?新加坡再掀感染浪潮 JN.1仍是主要罪魁祸首.今日头条.2024-05-21

新冠变异株JN.1热搜第一!已在全球12国发现,多国快速蔓延,传染性、病症如何?.每日经济新闻-腾讯网.2023-12-24

世卫组织将JN.1单独列为需留意的新冠变异株.联合国.2023-12-24

热点 | 传入国内的JN.1变异株,会引发新一轮感染吗?.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4

应对新冠变异株JN.1,世卫建议保留目前的新冠疫苗抗原组合.第一财经.2024-03-13

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国家疾控局通报.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12-17

新冠变异株JN.1来袭!或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澎湃新闻.2023-12-17

国内已监测到多例JN.1变异株!一国50%人口已感染!国家疾控局:不排除其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可能.新浪网.2023-12-17

警惕!多国出现新冠变异株JN.1.今日头条.2023-12-31

新冠变异株JN.1已在12国发现,但别担心!.济宁新闻网-今日头条.2023-12-17

中国疾控中心:新冠疫情可能在本月出现回升 JN.1变异株大概率将成我国优势流行株.今日头条.2024-01-14

新华全媒+丨新冠JN.1变异株致病力无明显变化.新华网.2024-03-13

中新健康|中疾控:中国本土病例中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已成优势流行株.中国新闻网.2024-03-13

中疾控:新冠病毒JN.1系列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今日头条.2024-03-13

北京市新冠病毒正处于流行期,JN.1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抖音短视频.2024-03-14

我国本土已监测到新冠变异株KP.2.新浪看点.2024-05-14

新闻多一度丨新冠新变种东南亚大流行,JN.1变异株有多强?.今日头条.2023-12-25

6个问题告诉你新冠病毒JN.1变异株是什么.光明网.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