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针对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药物贴敷治疗,使药物更好地循经导入。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
理论来源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体内凝寒之气易解。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最易扶助阳气宣发,使身体气血流通旺盛,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要功效
疏通经络
三伏贴在三伏天对特殊穴位进行贴敷,此时经络气血较充盛,全身经络通畅,贴敷后药物通过皮肤渗透,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改善血瘀导致的疼痛和不适。
适合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患者,表现为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
止咳平喘
三伏贴贴敷的部分药物能止咳平喘、温肺散寒,通过贴敷于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肺功能,改善气滞和痰湿症状。
适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活血祛瘀
三伏贴通常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如大椎穴、肺俞穴、膻中穴、神阙穴等。这些穴位与全身的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活血化瘀药的效果。
适合妇科学疾病患者,对于下焦体寒、宫寒引起的经痛、月经失调、骨盆腔发炎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健脾益胃
三伏贴通过贴敷特定穴位,增强脾胃功能,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适合胃肠道疾病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胃脘痛、食欲不振等。
温阳散寒
三伏天阳气最盛,多使用辛温驱寒的药物,利用外界高温及药物的温热作用,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可以增强体内阳气,达到温阳散寒的效果,以防治虚证、寒性病症。
适合寒性体质者,表现为怕冷、四肢冰凉、面色苍白、腰膝酸软等。
养生防病
三伏贴以冬病夏治为原理,能养生防病,调理机体亚健康状态。
适合体虚、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适应症
三伏贴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从五行和天干地支纪日的基本规律来看,三伏天属于庚日,对应的人体器官是肺脏,所以三伏天是调理肺部疾病的最佳时机。
此外,三伏贴还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这类疾病遇冷易发作或加重,三伏贴治疗效果显著。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体寒性胃痛、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厌食症等患者,通过三伏贴可增强身体阳气,起到健脾暖胃的作用。骨关节疾病患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等,三伏贴能发挥温经散寒、通络生骨胶囊止痛的功效。妇科学疾病患者:经痛、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产后虚寒性疾病等,三伏贴的温中散寒、活血通络作用可有效改善症状。儿科疾病患者:小儿哮喘、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厌食、尿失禁、生长发育迟缓等,有助于增强孩子体质,促进健康成长。亚健康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畏寒怕冷、手足不温、易感冒、易疲劳、睡眠障碍等阳虚体质人群,均可通过三伏贴调理体质。
使用方法
(1)什么时间贴敷
传统穴位贴敷时间为农历三伏每伏第一天开始。目前每伏的任何一天均可,以晴天的10:00~17:00为佳。
(2)成人的贴敷次数与时间
“温阳化痰穴贴”: 每伏连贴3天,每天1次,每次贴敷6~8小时。每伏间隔7天。
“消喘膏”:每伏贴1次,每次贴敷4~6小时。每伏间隔9天。
“补肺咳喘贴”(仅适用于成人):每伏连贴3天,每天1次,每次贴敷2~4小时.每伏间隔7天。
(3)儿童贴敷次数与时间
“温阳化痰穴贴”: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每伏各贴3次,每次间隔3天,根据年龄每次贴敷1~4小时。
“消喘膏”: 适用于4岁以上儿童。每伏贴1次。根据年龄不同,每次贴敷0.5~4小时。
因贴敷药物和患者的体质差异,可向贴敷机构的专业人员咨询适宜的贴敷时间。
注意事项
(1)选择穴位贴敷前要向正规医生详细了解自己是否适用此方法,不要自己在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自行购买不知成分等贴敷药物,自行贴敷。
(2)穴位贴敷法只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重症或慢性病患者在贴敷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3)贴敷期间的饮食宜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辣椒、蒜、葱、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及冷饮和冰冻食品,宜少喝酒、少抽烟。
(4)贴敷后不要过分活动,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去掉药物后不宜洗冷水澡。对于贴敷处皮肤及残留药膏等,仅可用温水洗涤,不可用肥皂、浴液等搓洗。
(5)贴敷期间宜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衣衫。贴药期间最好避免空调、电扇直吹,避免皮肤遇凉而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入睡前一定要将贴敷的药物揭除。
(6)中医提倡“以平为期”,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宜缓缓图功,过犹不及。患者不宜妄自增加敷贴局部的刺激强度,或盲目增加贴敷次数。同时不要在三伏期间采用多种干预方法,过度治疗。
不适合人群
禁用人群
(1)咳吐黄色浓痰、咯血、衄[nǜ]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2)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活动性肺结核者。
(3)过敏体质、瘢[bān]痕体质者。
(4)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疱、疖或破损者。
(5)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6)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2岁以下儿童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慎用人群
(1)孕妇。
(2)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使用时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以判断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等。
(4)糖尿病、血液病、急进型高血压、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5)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参考资料
“三伏贴”有讲究,这么贴最有效.新华网手机版.2023-07-11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贴”莫乱贴.新华网.2023-07-11
【健康科普】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当时.微信公众号.2025-08-01
提醒 | 三伏贴第二次贴敷明日开始,切莫错过!.微信公众号.2025-08-01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三伏贴)----“十问”.北京大学医院.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