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通行版本一般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此通行说法形成于清代华广生所编《白雪遗音》。
其中,西施是春秋末越国人,吴越两国交战之时被送到吴国迷惑吴王,吴国灭亡后功成身退。西施有沉鱼的美名,位四大美人之首,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人,有落雁之名,西汉时自请和亲匈奴,缓和两国邦交。貂蝉,山西并州(今忻州市)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有闭月之名,东汉时用连环计离间了权臣董卓和其义子吕布,成功除掉董卓。杨玉环号太真,蒲州永乐人,其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是玉环市的贵妃,有羞花之名。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陕西兴平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葬于马嵬坡。
事实上,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说法历朝历代并不固定,通行版本的形成也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人对美人的传播多是西施与他人并举;三国之后中唐之前则多是对单人之美的叹咏;到了唐代才开始出现将几位不同朝代的美人放在一起陈述,四大美女的说法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说法。如今通行版本的四大美人之说在清乾隆的王廷绍的《霓裳续谱》中初具雏形,到了清代华广生所编《白雪遗音》中才明确了概念。晚清素阉主人所著《四大美人艳史演义》则是奠定了“四大美人”的历史地位。通行版本的四大美女传播度很高,成为一系列文艺创作的素材。
四大美女的命运与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有牵连,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王朝命运。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创作诗词、雕塑、绘画、音乐、戏剧作品吟咏她们。到了现代,四大美人的传说故事形成了中国重要的西施传说文化、王昭君文化和貂蝉传说等文化遗产,她们的故事传播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说法由来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对美人的传播多是春秋美人西施与他人并举,如《管子·小称》云“: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在《越绝书》中,西施与越国美女郑旦齐名。
三国之后、中唐之前,对单人之美的叹咏较多,如三国曹植所作《洛神赋》、唐李白所作《西施》等。到了唐代,开始出现将几位不同朝代的美人放在一起陈述的现象,如韦瓘所作《周秦行纪》中首次将刘知远宠妃戚夫人、西汉美女王昭君、李隆基宠妃杨贵妃、南梁刘义隆宠妃潘淑妃、晋朝石崇宠妾绿珠几位不同朝代的美人放在一起陈述。
“四大美人”第二次亮相是在宋金时期。1907 年俄罗斯探险家彼得·科兹洛夫在甘肃黑水故城发现一幅源自宋金时期刻有绘有绿珠、王昭君、西汉刘骜宠妃赵飞燕、西汉汉成帝妃子班姬四位美人的图画。之后元代雅琥的《和韵王继学题周冰壶四美人图》组诗中第三次出现了“四大”美人的说法。明朝诗人张元凯所作《四美人咏》组诗中,分别咏叹了王昭君、赵飞燕、司马相如之妻望江亭、西晋石崇宠妾绿珠四位美人,这是“四大”美人第四次出现。自中唐起至中晚明时期,各个时期的美人代表并不固定,且三国美人貂蝉从没有进入过“四大”美人行列。
“四大美人”合称在乾隆六十年(1795)王廷绍所作《霓裳续谱》中初具雏形,文中将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并列。而通行版“四大美人”概念初步确立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华广生所编《白雪遗音》,文中将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并举,明确了四大美人的组成。之后,晚清素阉主人所著《四大美人艳史演义》则是奠定了“四大美人”的历史地位,使四大美人的说法流传至今。
一般认为,之所以出现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这样的组合,是因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这样的组合涵盖了中国发展的时代,具有历史的概括性,而且他们的故事与男性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的故事虽不同,但是都处于动乱的年代,他们的命运都与王朝命运相关联,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人物介绍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吴国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被迫向吴国称臣并前往吴国为人质,三年后才回到越国。越王勾践不忘亡国之恨,一面卧薪尝胆操练兵甲,一面听取越国大夫文种的建议用美人计迷惑夫差,西施就是越王勾践选中的美人之一,她在越国学习了三年的容步、衣饰等才被献给吴王夫差。之后吴王夫差逐渐被西施的美色所迷,纵情享乐,导致朝政懈怠,国力日益式微,而同时越国施行休养生息、富国强兵的国策,国力得到提升,吴王夫差杀害能臣伍子胥后,越王勾践出兵吴国,最终吴国灭亡。吴国灭亡后,西施不知所踪,关于西施的下落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西施被人沉江而死,其二是西施与吴国大夫范蠡泛舟五湖,最后一种说法是西施最终回到了故乡苎萝村。
王昭君
王昭君,名,字昭君,晋朝时为避司马昭名讳被称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县(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人。刘奭时王昭君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廷成为宫女。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挛鞮稽侯狦入朝觐见汉元帝,自称愿做汉朝的女婿来亲近汉朝,昭君入宫数年也没有得见皇上,于是向掖庭请求嫁于呼韩邪单于。在呼韩邪单于辞别的宴会上,汉元帝见到昭君的容貌很是心动,想要留下她,但是他不能失信于匈奴,于是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嫁到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牙师,后被封为右日逐王。刘骜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其长子雕陶莫皋继位,即复株累若鞮单于,按照匈奴人的习俗,昭君要复嫁给复株累若鞮单于,昭君向汉朝皇帝上书求归,汉成帝下令让她遵从匈奴的习俗,于是昭君又嫁给复株累若鞮单于,二人育有两女。对于昭君的卒年,史料未曾记载。
貂蝉
貂蝉在正史中并无记载,只在《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锦云堂美女连环计》《关大王月下斩貂蝉》等小说处有简略记载。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司徒王允家的歌妓,她自小被王允收养,视若亲女。东汉末年,太师董卓废刘协,立刘宏,把持朝政大权,他的义子吕布武功高强,随身保护董卓。大臣王允心忧国事的时候遇到了貂蝉,他心生一计,决定用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王允送给吕布一顶金冠,吕布上门道谢的时候,王允让貂蝉出来给吕布敬酒,吕布被貂蝉的容貌所迷之时,王允见机提出将貂蝉许配给吕布。之后,王允趁吕布不在的时候请董卓到府上饮酒,王允又将貂蝉送予董卓为妾,吕布得知后找王允理论,王允将一切推脱到董卓身上,让吕布对董卓心生不满,随后貂蝉与吕布见面时总做出一副伤心的表情。趁着董卓与刘协议事的时候,貂蝉约吕布在凤仪亭相见,貂蝉抱住吕布不放,而董卓正好回来见到这一幕,他与吕布发生争执,吕布落荒而逃。董卓在下属劝诫下本想将貂蝉让与吕布,貂蝉假作自尽来表现自己的清白,董卓这才放弃了这个念头,吕布却因此对董卓心怀怨恨,对其起了杀心。在王允的布置下吕布杀了董卓,貂蝉成了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貂蝉随吕布来到徐州市。邳州市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市,从此不知所踪。貂蝉的结局众说纷纭,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下落不明;在元人杂剧《关大王月下斩貂蝉》中貂蝉落到刘备手中,刘备、张飞都想娶她,关羽怕误了国事,于是斩杀貂蝉;还有传说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关羽拒绝,貂蝉只好出家为尼;此外还有貂蝉得道成仙的说法等。
杨玉环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芮城县西南)人。杨玉环出身名门,自幼父母双亡,被叔父抚养长大,长大后嫁给寿王,被册封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737年)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去世,后宫中没有唐玄宗中意的人,有人向他推荐了杨玉环,唐玄宗便将玉环接到了宫中,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后来杨玉环被唐玄宗宠幸,恩宠犹如从前的武惠妃。杨玉环擅长歌舞,精通音律,宫中人虽称她为“娘子”,但她的礼遇与皇后相当。天宝四年(745年)杨贵妃被封为贵妃,她的家族也因她得势,显赫一时。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谋反。潼关县失守后,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和杨国忠逃离长安前往蜀中,行至马嵬驿时,士兵发生哗变。禁军在统帅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主导下,将矛头指向杨氏兄妹,杨国忠被士兵乱刀砍死,李隆基在压力下将杨玉环赐死。关于杨玉环的结局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杨玉环被缢死在马嵬坡;还有杨玉环被乱将杀死,吞金而亡的说法;还有人认为杨贵妃当时是假死脱身,后来东渡日本,或者流落民间。
主要作品
在史料记载中西施的事迹很少,西施的作品只能从传说中得窥一二。越国对吴国实行麻痹策略,发动国人上山采葛,命女工织布,夫差信以为真,封赏越国。西施由此作《苦歌》之诗,歌颂越王复国用心之苦。还有一则传说:越国大臣范蠡受越王所托寻访美人时,西施作诗三首表明心迹,从而得到范蠡的赞赏。三首诗分别是:“人道春色新,三年不见春。虽有清冽水,难洗亡国恨。”“夜夜织金线,匹匹为贡绢。可怜浣纱人,无有买油钱。”“不是有亡人,也非丧至亲。 只为国破日,无处托哀情。”
据史料记载,杨贵妃善舞,她与李隆基合作创作出《霓裳羽衣》。杨玉环曾作词《阿那曲》,被收录在《全唐诗》中,题为《赠张云容舞》。另杨玉环还作《凉州词》,但已失传。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四大美女都和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有牵连,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王朝的命运:西施、王昭君、貂蝉使统治者成功实现政治谋略,而杨贵妃的故事则从反面说明了美女对王朝政治的影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创作诗词、雕塑、绘画、音乐、戏剧作品吟咏她们,如王维的《西施咏》、李白的《王昭君二首》、明代杂剧 《昭君出塞》、清代的《斩貂婵》、近代梅兰芳的 《贵妃醉酒》等等。到了现代,四大美人的传说故事形成了中国重要的西施传说文化、昭君文化和貂蝉传说等文化遗产,她们的故事传播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评价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表达对王昭君身世的同情。
唐朝诗人罗隐在《西施》中“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认为孙吴灭亡不应怪罪西施。
唐代诗人李白在《清平调·三首》中:“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赞颂杨贵妃的貌美。
明末清初学者毛宗岗评论貂蝉:“为西施易,为貂蝉难。西施只要哄得一个吴王;貂蝉一面要哄董卓,一面要哄吕布,使出两副心肠,装出两副面孔,大是不易。”“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足以能胜之。我谓貂蝉之功,可书竹帛。”
“四大美女”恪尽职守,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但是在男权社会背景下,她们的言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能听从男人的支配,服务于他们的事业和野心。“四大美人”就像妆点男性社会的花朵,虽美,但可以被人随意转送,缺乏自主权。(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吴玲 纪栋妮评)
“四大美女”美丽温柔、逆来顺受、任人摆布或者甘愿牺牲自我,他们以美貌赢得了男性的的关注和赞美。作为男性审美理想的载体,四大美女缺少独立人格, 任人摆布, 为了男人的事业心甘情愿地牺牲自我。((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 钱国莲,王延伟评)
后世纪念
西施传说
西施作为中国四大美人之首,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西施传说以西施一生的经历为主体从不同角度歌颂了西施的善良、美丽和牺牲精神,该传说从开始到如今已经传承了两千五百多年,其传播地域广泛,不但在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流传,还辐射江浙乃至全国,甚至远播韩国、日本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和世界各地华人区。西施传说内容丰富,不仅涉及民间文学,还曲艺、戏剧等形式传承,2006年西施传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西施古迹
西施的故乡苎萝山在今诸暨市城南,为长山余脉,历代名人李白,元稹、朱元璋等都曾到此凭吊古迹。苎萝山周围还有众多西施遗迹,如西施亭、西施门、西施坊等。苎萝村相传是西施居住的村庄,在村旁有西施殿、西施滩、浣纱石等遗迹。在今绍兴城五云门外还有一座土城山,又名西施山,相传西施曾在此处学舞而得名。西施从越国到吴国途中所经之地也有许多西施的遗址,如绍兴市两处西施里,嘉兴市南范蠡湖边的西施妆台,蠡山村等。
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位于兴平市城西的马嵬驿,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收复长安后李隆基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该墓究竟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尚无确征。杨贵妃陵园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献殿后面就是墓冢,占地约一公亩,高约三米,墓冢以青砖包砌。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回廊里镶嵌大小不等、刻有历史名人游记和题咏的石碑。
杨贵妃故里
杨贵妃故居,位于永济市首阳乡独头村东向100米处。它依山势而建,南北走向,可瞰黄河。建筑分堡门、下院、中院、上院、西花园、贵妃池,自下而上,建在一条中轴线上。杨贵妃故里下院设有歌咏杨贵妃诗词书法字画展览厅;中院立有160余尊大型贵妃生平彩色泥塑;上院是供奉杨家历代祖宗的祭祀房屋。
另有一处杨贵妃故里,位于容县的十里乡杨外村。唐代许子真的《容州普宁县杨贵妃碑记》中提及杨贵妃的籍贯是今容县,民间相传杨外村是杨贵妃故里,村中还有杨妃井、杨妃庙遗址和杨贵妃梳妆遗址。
昭君墓
王昭君墓又称青冢,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处,地处大黑河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据史料记载王昭君葬地,其形制,覆斗式,高约33米,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墓体上有祭祠亭,周围有石刻碑文,两侧石兽并列。
昭君博物院
昭君博物院是王昭君墓遗址建立起来的专题性博物院,是国家三级博物馆,被誉为“草原明珠。昭君博物院的藏品数量和种类丰富,具有地方特色。在旧藏基础上,向社会征集匈奴文物、汉代文物2317件(套)。学术方面,昭君博物院与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文博单位之间建立馆校、馆际交流机制,与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等众多社会力量展开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频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全国性专题“昭君文化论坛”,同时,整理出版了《昭君博物院》《历代昭君题材散文集》《昭君博物院年鉴》等图书。
貂蝉故里
学者孟繁仁经考证后认为貂蝉故里在忻州市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市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野生灵芝,改名为木芝村。传闻村中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等建筑。
貂蝉墓
1971年5月,成都市北郊修铁路支线时,他们曾挖出一个很大的墓穴,墓坑中两扇约有8厘米的红沙石的石门。墓中还挖出两块大碑,一块隶书,一块篆书。该碑约80厘米见方,厚约6厘米,碑石青灰色,有50多公斤重。碑上刻着:“夫人乃貂蝉之长女也,随先夫人入蜀”以及“貂蝉,王允歌伎也,是因董卓猖,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等字样,疑似为貂蝉之墓。学者胡邦炜和李殿元都表示存在貂蝉葬于蜀中的可能。
相关争议
四大美女的通行版本为西施、王昭君、貂婵和杨贵妃,但是历史上四大美女的组成并不固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宋金时期的壁画上四美人分别是绿珠、王昭君、赵飞燕、班姬;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张元凯所作《四美人咏》组诗中咏叹了王昭君、赵飞燕、望江亭、绿珠四位美人;清代乾隆成书的《红楼梦》中林黛玉曾为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红拂女五位古代美女作诗,被贾宝玉命名为《五美吟》;到了近代张杰鑫 1920 年出版的《三侠剑》第四回出现了“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的说法。该说法将姬宫湦宠妃褒姒排在第一位,把商周时期的苏妲己排在第三位,而王昭君和貂蝉则榜上无名。“醉杨妃”的说法出现在南宋陈文蔚《和贾元永醉杨妃》,“病西施”的称呼在明代中期黄省曾《菊谱》中早有记录。此四大美人的说法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被世人接受,但是因形成较晚,影响较小。
轶事典故
西施
西施沉鱼
该词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辨别人的美色。传说西施非常貌美,每天在水边浣纱,溪水中的鱼见到她也觉得羞愧,不敢浮到水面上,后来人们用沉鱼指代西施,表示貌美。
东施效颦
典故出自《庄子·天运》,讲述了越国有位姓施的美人,因住耶溪西岸又名西施。东岸有位叫东施的丑姑娘,她很喜欢模仿漂亮姑娘的服饰、姿态和动作。有一天西施心口疼,走路的时候双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村里人都很怜爱西施,于是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可是村里的人见到她都远远躲开。后来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结果适得其反。
西施出世
传说月宫中有一颗明珠,嫦娥非常喜欢它,于是命五彩金鸡日夜看管。中秋节时五彩金鸡偷偷赏玩明珠,明珠不慎掉落凡间,金鸡为了寻回明珠也飞入凡间。嫦娥得知明珠丢失的事后,命玉兔将金鸡追回。红腹锦鸡与玉兔打斗时,金鸡的羽毛掉落浦阳江东岸,化作了苎萝山对岸的金鸡山。苎萝山下西村有位姓施的人家,施家妻子去浦阳江浣纱的时候见到了水中的明珠,明珠进入她的口中,回到家后施家妻子就怀孕了。施家妻子分娩的时候难产,她的丈夫向天祷告,这时金鸡凌空而下寻找明珠,它没有见到明珠就走了,而施家妻子也在这时顺利生产。因为孩子出生时有万道珠光,于是小孩又叫夷光,她也就是后来的西施。
王昭君
落雁昭君
刘奭时挑选美女入宫当宫女,传闻因为美女王昭君没有贿赂奸臣毛延寿,毛延寿将她的画像丑化交给皇上,却把真实的画像交给挛鞮稽侯狦。单于见到画像后很喜欢昭君,于是向汉朝索要,为了两国和平,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单于。昭君出塞的时候空中飞翔的雁看到她的美丽,忘记了扇动翅膀,掉落到树林,后来人们用落雁指代王昭君,形容女子貌美。
昭君出塞
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汉元帝,希望两国和亲。王昭君本是汉宫宫女,她入宫后数年没有见到皇上,于是她请求出塞和亲,王昭君到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汉朝和匈奴和平相处数年。
桃花鱼
相传王昭君出塞前回乡探亲。在香溪河边有一位桃花姑娘,她家有一片桃花林,结出的桃子又大又红。桃花姑娘与昭君亲如姐妹,她打算等昭君回乡时将桃子送给她。但是当地的县官为了讨好昭君强占了她的桃林,将所有桃子都摘光了。第二天桃子都变成了驴粪蛋,县官很生气,派人将桃林砍光,桃花姑娘为此与县官争执起来。这时昭君回来了,她了解事情始末后训斥了县官,又给了桃花姑娘一笔钱并安慰桃花姑娘桃树重新长出来的。次日,桃花姑娘发现自家的桃树重新恢复了生机。等昭君离开的时候,桃花姑娘带着桃枝向昭君报喜,她走的路上开满了桃花,桃花将昭君坐的船围住仿佛不想让她离开,昭君弹奏一曲《桃花诺》,这时桃花瓣变成了游鱼,开出一条五彩的路,给昭君送行。
貂蝉
貂蝉闭月
貂蝉是王畅王允的歌妓,当时东汉被董卓把持,王允整日为国事烦忧。貂蝉担忧王允,于是到后花园拜月为王允祈祷。传闻貂蝉拜月时,一块浮云被风吹来挡住了月亮,这一幕正好被王允看到。后来王允为了宣扬貂蝉的美丽,逢人就说貂蝉和月亮比美,月亮都躲起来了,后来貂蝉也就成了闭月的代称。
改头换胆
司徒王允收养了一个孤女,取名貂蝉。貂蝉的父母都被董卓杀害,貂蝉对董卓恨之入骨。王允知道董卓和他的义子吕布好女色,想用连环计离间二人,但是貂蝉长相丑陋,于是计划无法施行。华佗到王允家做客时听说此事,将西施的头给貂蝉换上,貂蝉从此貌美。但是王允将计划说给她听后,貂蝉很害怕,不敢以身犯险。恰好此事董卓看到貂蝉容貌,命王允将貂蝉送给他。王允害怕事败,让华佗离去避难,谁知华佗找到荆轲的墓,将荆轲的胆换给了貂蝉,貂蝉从此才有了胆气,能够实施王允的计划,成功离间了董卓和吕布。
月夜送貂蝉
东汉献帝年间,刘备和曹操合兵一处,攻下睢宁县,吕布身死,刘备派关羽看守貂蝉。关羽感怀貂蝉身世,对她动了恻隐之心。此时曹操命人提取貂蝉,想要用貂蝉离间刘备兄弟三人。关羽认为貂蝉被曹操捉去凶多吉少,于是带领小将将貂蝉送到净慈庵。貂蝉感念关羽相送之恩,写下《凤仪亭》和《关公盘貂》两本戏文,流传至今。
杨玉环
玉环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美女杨玉环被选入宫中为妃,她进宫后经常思念家乡。有一天杨玉环到花园赏花散心,对着盛开的鲜花感叹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出头之日。她刚一摸到鲜花,花瓣就立即收缩了,叶子也卷曲起来,这种花就是含羞草。这一幕被宫娥看到,宫娥到处说杨玉环与花比美,花都羞得低下了头。后来人们用羞花指代杨玉环。
妃子笑
杨贵妃深受李隆基宠爱,跟随唐玄宗出游的时候,只要骑马都由宦官高力士随马伺候。为杨贵妃服务的有上千人,负责满足杨贵妃的各种需求。当时因杨贵妃受宠,朝中官员都争先搜罗古玩珍宝送给杨贵妃以此获得升迁机会。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尤其喜欢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为了满足她的需求,官员们让驿站的骑士日夜兼程为杨贵妃运送荔枝,保证送到杨贵妃手中的是新鲜荔枝。唐朝诗人杜牧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贵妃醉酒
相传杨贵妃与李隆基约定在百花亭设宴赏花饮酒,约定之期已到,杨贵妃欢喜的赴宴,但是唐玄宗却迟迟未到。等待许久之后,杨贵妃才得知是因唐玄宗与江妃玩耍才未来赴宴。杨贵妃因此借酒浇愁,三杯酒下肚后就醉了,杨贵妃醉后姿容更加娇媚,倾国倾城。
相关作品
文学
以下仅部分列举
戏曲
影视
关于四大美人的影视剧众多,以下仅列举部分
参考资料
西施.辞海.2023-12-09
王昭君.辞海.2023-12-09
杨贵妃.辞海.2023-12-09
西施传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11
近七十年昭君文化传播和研究的思考.昭君博物院.2023-12-19
省级非遗项目——貂蝉传说.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2-19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识典古籍.2023-12-09
杨贵妃墓.兴平市人民政府.2023-12-11
#聚焦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贵妃故里.今日头条.2023-12-19
昭君博物院.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2023-12-11
昭君博物院:讲好昭君故事 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芒.百家号.2023-12-19
葬于成都?生在何方? 貂蝉生死千古之谜难解(图).中国新闻网.2023-12-19
西施(1996).豆瓣电影.2022-10-09
昭君出塞.豆瓣电影.2023-05-26
王昭君.豆瓣电影.2023-05-26
三国 .豆瓣电影.2023-12-09
铜雀台.猫眼电影.2023-12-09
西施秘史(2012).豆瓣电影.2022-10-09
杨贵妃 (1986).豆瓣电影.2022-11-16
唐明皇 (1992).豆瓣电影.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