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The Gray Rhino)是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这类事件有发生变化或改变的可能,是可预测的。该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Michele M. Wucker)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
灰犀牛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形势恶化、隐形的政府担保、市场非理性化。常见类型为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风险事件。灰犀牛的五个阶段为:第一个阶段是否认阶段;第二阶段是拒绝行动和得过且过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判断性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惊恐阶段;第五个阶段是行动阶段或崩溃阶段。
灰犀牛的防范措施为: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求真务实、居安思危,构建完备的安全发展体系;通过增加赌注,提前意识到灰犀牛的危险,提高恐慌指数;设置红线,做好预案,模拟灰犀牛事件的危险性;扭转思维,把灰犀牛事件转化为可能存在的机会;早做决定,增加选择余地;着眼于远期行动计划。
历史发展
首次提出
2013年1月,美国作家、评论员和政策分析师米歇尔·渥克(Michele M. Wucker)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引入了“灰犀牛”一词。
后续发展
这一概念在米歇尔·渥克2016年出版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17年7月,中国《人民日报》的头版社论中同样提到了这个词。在每五年召开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官方使用的“灰犀牛”概念被广泛解读为“加强监管、降低金融风险”。美国《纽约时报》在2017年7月23日的头版文章中提到了灰犀牛和中国的政策转变。2017年12月13日,“灰犀牛”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基本概念
定义
灰犀牛是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这个危机有发生变化或改变的可能,是可预测的。
特征
可预见;发生概率高,具有一定确定性;波及范围广、破坏力强。
概念辨别
“黑天鹅”是一种小概率危机,但因其难以预测,一旦发生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说法来源于,欧洲人在发现澳洲大陆前,认为天鹅是白色的。后来他们在澳洲发现了黑色羽毛的天鹅,让欧洲人上千年的结论被推翻:天鹅不仅有白色的,还有黑色的。美国著名投资人塔勒布便将“黑天鹅”事件特指极其罕见,无法预测,但是一旦发生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的重大事件。
“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该危机有发生变化或改变的可能,是可预测的。这种比喻来源于,灰犀牛是非洲大陆上的巨无霸,体重达2-5吨,它平时性情温和,只要不侵犯到它的领域或者挑衅它,基本不会对人或者其他动物造成威胁。
产生原因
外部因素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
在现实向虚拟强化的背景下,金融业向获得更高的回报将减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增加杠杆,扩大对房地产和金融产品的投资此举加剧了房地产泡沫和影子银行问题。此外,由于经典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减少规定,公共服务等支出在刚性压力下,地方政府一定不能不借、不发债券或通过融资平台筹集资金进行扩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国际经济形势恶化
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为了达成自身目的对中国贸易进行限制的一系列政策,全球经济就有了很大变化,两个庞大的经济体的相互竞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过程是未来几年经济变化的一个趋势其至是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在这场冲突中由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热战,那么只能以金融战的形式,其结果就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隐形的政府担保
经济增长放缓时,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运作质量受到影响,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政府可能为影子银行等“灰犀牛”危机提供隐性担保。
市场非理性化
随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投资者的投资渠道的可选择性也趋于多元化。在投资者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同的群体的理性程度也有很大区别,投资者的行为偏差会在经济衰退或者经济危机中放大风险,出现一种逆周期的特征。
内部因素
第一是对低概率事件的低估心理。低概率事情,如果长期没有发生,人们会低估其发生概率;一旦发生,人们便会高估其发生概率。在人们的认知中,概率并不是数学中那种恒定的、可计算的,是随着我们发生的事情而极大波动的。第二是自我保护机制。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心理倾向,比如厌恶失败、厌恶损失、固执己见等,这些心理倾向在很多时候会阻止我们看清真相,也会阻碍我们客观地评价对错。第三是不作为。正是因为对概率事件不正确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机制,在面对灰犀牛时,人们会选择采取拖延战术即不作为,不作为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换言之,在同一时期人们的“本可以”可达到的最大效果即是机会成本。
经历阶段
灰犀牛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否认阶段,第二阶段是拒绝行动和得过且过阶段,想办法把问题推给将来。第三个阶段是判断性阶段,对于到底该做什么争吵不休。第四个阶段是惊恐阶段。第五个阶段是行动阶段或崩溃阶段。
防范措施
外部措施
运用好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系统思维整体把握安全发展态势。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机关事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既要在经费、资产、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等传统管理中前置安全条件,也要在机关事务涉及的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改革领域筑牢安全防线;既要管理好在编人员,也要将社会化用工纳入安全发展体系一体推进,形成全要素、全链条、全时段的安全发展闭环网络。以底线思维划定安全发展红线。时刻牢记政治安全是基础,保密安全、网络舆情、接诉即办、招标采购、意识形态等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严禁失泄密,化解矛盾纠纷,时刻警惕“黑天鹅”降临。抓好煤水电气热、设施设备、食品、施工等领域安全管理,不因习以为常而放松警惕,严密防范“灰犀牛”汹汹奔来。以极限思维拓宽安全发展边界。建立健全安全发展预案体系,把困难想在前面,制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科目的应急预案并时常演练,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患于未然。
运用好法治化、精细化、数字化手段。法治化保障长远发展。要运用法治手段明确安全发展规划、实施、督查、反馈、评价等环节内容,建立覆盖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直接责任的责任体系,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精细化标准稳固发展。要下足绣花功夫,构建机关事务风险防范排查机制,从严把握标准体系,从管钱、管物到管人,从管事、管权到管思想,细抠严审、精益求精。数字化技术推动高效发展。加大新技术、新应用投入力度,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立可感知、能预警、集约化的安全应用场景,为建设及时精准的应急处突机制提供技术保障,推动安全发展数字化品牌示范应用。
避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误区。时刻唯实唯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径。要强化制度,但应避免教条主义,以人为本,保持制度弹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戒形式主义,机关事务工作关系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容不得半点水分,安全工作如果仅仅停留在报告、表格层面,就无法真正取得成效。
自我觉醒
增加赌注,提前让人意识到灰犀牛的危险,提高恐慌指数;设置红线,做好预案,把灰犀牛可能的危险提前预演,模拟灰犀牛事件的危险性;扭转思维,充分利用人性的趋利避害特点,把灰犀牛事件转化为可能存在的机会;早做决定,增加选择余地,应对灰犀牛事件,成功率很受时机的影响,越早行动成功几率越大;远期行动计划,只有着眼于更远的未来才是减少灰犀牛总量的唯一方法。
常见类型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不受传统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提供类似银行的服务,如贷款、信用和投资咨询等,但却没有像传统银行那样受到监管的限制和保护。金融机构内部通过影子银行实现资金空转、抬高整个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冲动非常强,这是监管部门一直担忧并努力拆除的可预见的灰犀牛风险。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影子银行规模是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大约是18万亿美元,中国12万亿美元,中美两国是30万亿美元,占全球57.7%。尽管近几年资管新规等监管手段控制了影子银行的增速,但是各类金融机构规避监管、创新的冲动非常强烈,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通过影子银行融资的需求也非常大。
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市场价格高涨远远超出实际价值的情况。这种泡沫通常由于低利率政策、投机炒作、过度信贷等因素导致。一旦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崩盘,导致房价暴跌、贷款违约增加、金融机构受损等连锁反应,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上世纪以来,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机中,100多次与房地产有关。2008年次贷危机前,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超过当年GDP的32%。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泡沫放大的势头。主要房地产企业的高负债问题,也引起了中国监管部门高度关注并为主要房企划定了三条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监管部门主动应对化解房地产市场的灰犀牛问题政策倾向明显。
地方债务
地方债务是指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债务。这些债务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包括政府债券、银行贷款、企业债务等多种形式。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大约在30万亿左右,隐性的各类机构的估算基准数据是55万亿,加起来85万亿。隐性债务大部分是不合规的,非标准化的债务,其中又以三四线城市的市区县级平台风险最大。这些已经众所周知、且可预见的风险一旦爆发,必然会造成这些城市信用生态的崩溃,全国的财政压力也将剧增。
国有企业高杠杆
国有企业高杠杆特指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股权融资少、从银行借款容易、扩张意愿强等,主观上的扩张动力与客观上的便利使得国有企业负债持续增加,形成“高杠杆”的现实。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幅度将创历史新高,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已到极限,巴西总统已宣布巴西政府破产。因此,未来1-2年,新兴市场国家爆发财政、债务或货币危机等金融危机将是大概率灰犀牛事件,巴西、南非等新兴大国率先引爆危机的可能性较大,这必然会反过来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政策当局应未雨绸缪,制定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应对方案。
相关事件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灰犀牛事件。当时大家知道“次债”有风险,却并未足够重视。因为投资回报高,“次债”相当一段时期内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表现稳定。2007年房价开始回落,“次债”市场风险爆发,风险被迅速传导到其它市场,最终酿成了史无前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
比黑天鹅更可怕的“灰犀牛”到底是啥?.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2023-12-24
“灰犀牛、明斯基时刻”是啥?对老百姓有啥影响?.湖北网台.2024-02-09
重拾次贷危机|《灰犀牛》作者:中国知道这本书说什么.澎湃新闻.2024-02-18
天金读书会 | 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搜狐网.2024-02-18
警惕“黑天鹅”“灰犀牛”.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2024-02-09
每经专访“灰犀牛”作者渥克:美国债务上限变成一场政治足球,中国公开承认灰犀牛风险“非常正确”.百家号.2024-02-09
美国学者:为何中美之间应对贸易危机存在种种差异,中国更愿意直视“灰犀牛”.上观新闻.2024-02-09
涨知识 | 什么是“黑天鹅”和“灰犀牛”.共产党员网.2024-02-20
人民日报思想纵横: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人民网.2024-02-09
中国金融领域的“灰犀牛”及防范对策.毕业生查重网.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