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式18.4mm军用霰[xiàn]弹枪又称为QBS09式军用霰弹枪,中国第一款军用霰弹枪。
中国军用霰弹枪预研工作在1989年开始,2005年2月正式立项研究,2008年3月通过正样机鉴定,2009年5月通过设计定型并正式命名为QBS09式18.4mm军用霰弹枪。该枪是继上世纪国产97式18.4mm警用型防暴霰弹枪定型之后,专为军队设计的国产第一支军用型18.4mm霰弹枪。
QBS09式军用霰弹枪整支枪仅3.5kg重,枪托展开时全枪长895mm,枪托收缩时全枪长710mm。采用筒式弹仓供弹,单枪容弹量5发。全枪金属材料表面采用黑色磷化和硬质阳极氧化等处理工艺。握把、护手等零部件采用工程塑料制作,表面为粗砂面,握持时非常牢固,不易滑手。全枪由机匣组件、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枪管组件、枪托组件、机械瞄具等六大部件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型美观、携行方便、反应速度快、近距离火力猛烈、首发命中率高等特点,主要装备在海军陆战队、空降特种部队、山地部队、特种侦察部队及执行其它特种任务的分队中,可在瞬间以高火力密度和火力覆盖而压制和杀伤100米内单个或集群有生目标,是执行近战任务的理想武器。武器既可发射 DBD09式18.4mm杀伤霰弹,也可射击18.4mm猎弹,必要时还可发射国产其它非致命性弹药。对有生目标的有效射程可达100米,这一射程与国外同类武器相比几乎是最远的。主要用于近战、城市争夺战、反恐防暴作战及其它特种作战行动。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21世纪,为适应未来反侵略作战及执行反恐、防暴等任务的需要。中国设计并定型了国产新型QBSO9式18.4mm霰弹枪。该霰弹枪是继20世纪国产97式18.4mm警用型防暴霰弹枪定型之后,专为军队设计的国产第一支军用型18.4mm霰弹枪。
研制历程
中国的军用霰弹枪预研工作在1989年开始,但正式立项研究是在2005年。
在方案论证阶段时,提出的方案就有弹匣式霰弹枪,下挂式霰弹枪(下挂于95式自动步枪),无托霰弹枪和伸缩托霰弹枪等,最终确定了伸缩托、管状弹仓的方案。在这一阶段还解决了弹药的核心技术问题,在2005年11月,军用霰弹枪系统通过方案评审后,转入工程研制阶段。
工程研制阶段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初样机和正样机的设计、试制、试验和鉴定工作。解决了弹壳贴膛、弹托高温气化、特种环境下的可靠性(主要是对导气系统进行反复调整结构参数)、闭锁机构强度等问题,最后在2008年3月,通过了正样机鉴定,开始转入设计定型阶段。
在设计定型阶段,完成了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试验(热/海区、风沙区和寒区),并针对部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继续改进,例如,下护手刚度不足、枪托底板偏小、枪托易拉脱等勤务使用的问题。在2009年通过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QBS09式18.4mm军用霰弹枪,该枪由5316厂生产。
装备历程
目前,国产新型QBS09式18.4毫米霰弹枪已经装备在中国海军陆战队、空降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山地部队、特种侦察部队及执行其它特种任务的分队中,是特种部队执行近战任务的理想武器。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09式18.4mm军用霰弹枪仅有3.5千克重,采用筒式弹仓供弹,单仓容弹量5发。外形简洁,全枪金属材料表面采用黑色磷化和硬质阳极氧化等处理工艺。握把、护手等零部件采用工程塑料制作,表面为粗砂面,握持时非常牢固,不易滑手。全枪由机匣组件、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枪管组件、枪托组件、机械瞄具等六大部件组成。
机匣组件
机匣组件由机匣、筒式弹仓、推弹簧、定位板、阻弹齿、托弹板、枪尾部件等组成。
机匣是全枪是的主要部件,采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既保证了机匣的强度,也有利于减轻全枪质量。筒式弹仓通过螺纹固定在机匣前部。起供弹作用的定位板、阻弹齿、托弹板安装在机匣内部。
枪尾部件包括枪机缓冲机构、枪托连接机构及枪身缓冲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创新设计的枪身缓冲机构。由于该霰弹枪配用的DBD09式18.4mm杀伤霰弹威力较大,其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也较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固定式枪托,将令射手抵肩射击时很不舒服,容易疲劳。为了降低射击时后坐力对射手的冲击,设计者们创造性地在机匣尾部设计了缓冲簧,射击时,枪身相对于枪托后坐一段距离,其后坐能量被缓冲簧吸收一部分,从而极大降低了射手的可感后坐力。
枪机组件
枪机组件由枪机框、枪机、拉机柄、活塞、活塞连杆、机头、击针、抽壳钩等组成。
该枪采用机头回转式闭锁方式,这是一种较成熟的机构,但与其他枪械上通常采用的这种机构不同,其枪机上的闭锁突笋不是多个,而是只有两个较大的闭锁突笋,这样不但保证了枪机强度,也便于加工。
其机头加装在枪机框前面,击针较长,安装在枪机框及枪机中间的通孔中(其他采用这种机构的枪械,击针只安装在枪机中),枪机框上的击针销对击针起到定位作用。这种设计起到不到位保险作用,即只有当枪机框完全复进到位时,击针头部才能从枪机前端伸出,否则,击针头部无法从枪机前端伸出,此时,即使击锤被解脱并向前回转打击击针,因击针头部未从枪机前端伸出,故无法打击枪弹底火,从而形成保险。
该枪创新性地采用了环形活塞设计。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势必要利用活塞来完成推动枪机框/枪机后坐,但活塞的位置及开关设计大有学问。如美军采用的M1014霰弹枪采用双活塞设计,为了安装这两个细长的活塞杆,在其枪管下方、导气后面另外焊接了一个圆管。可以说,这个圆管是不得已的设计,其使枪械的结构复杂化,增加了枪管的生产成本。而09式18.4mm霰弹枪则采用了圆环形活塞,直接套在筒式弹仓的外面,这种设计简化了枪械结构。
拉机柄设置在机匣右侧,采用长杆式外形,方便操作使用。拉机柄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实用性,拉机柄头部带有一个圆形凹槽,类似于弹壳的底缘,在分解武器时,将该凹槽抵在发射机轴的边缘上向外拉,就可以拔出发射机轴;而拉机柄的尾端直径较小,采用平头设计,可以作为冲子使用,用于冲出销钉。这样的设计减少了随枪附件。
发射机组件
发射机组件由发射机座、托弹板、供弹杆、击锤、扳机、单发阻铁、保险、握把等组成。
09式18.4mm霰弹枪只能单发射击。其扳机后端设有击发阻铁,当击锤被击发阻铁扣住呈待击状态时,扣动扳机即可击发。射击过程中,枪机后坐压倒击锤,击锤则被单发阻铁扣住,与击发阻铁不接触联系。此时若想射击,只有松开扳机,扳机推单发阻铁释放击锤,同时击锤被击发阻铁扣住而呈待击状态,再扣动扳机则进入下一个射击循环。
手动保险设于扳机护圈左侧后上方,握持握把的大拇指非常方便操作。手动保险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险状态,处于竖直位置时为射击状态,在射击状态下方设有红色圆点,以提醒射手注意。当位于保险位置时,手动保险杆的缺口面压住扳机,扳机不能扣动。此时,如果击锤处于待击位置,则击锤被扳机扣住无法解脱;如果击锤处于击发位置,拉枪机向后运动很短一段距离后,击锤被扳机顶住不能被压倒,从而限制枪机继续向后运动,这样既不能装填,更不能击发。
供弹杆与托弹板后部接在一起,用于完成供弹动作。枪机框向前复进过程中,其下部的凹槽撞击供弹杆上部的突起,使供弹杆向前下方运动,供弹杆便带动托弹板后部向下,迫使其前端上抬,若此时托弹板上方有霰弹,则霰弹被托弹板向上送至枪机前部,并被向前复进的枪机推进弹膛,完成供弹动作。
另外,托弹板还起到空仓挂机作用。当发射完弹仓内最后一发弹时,枪机后坐,定位板弹出而卡住托弹板,使其不能上抬。此时,供弹杆上的突出部与枪机框下方的缺口扣合而将枪机阻于后方,实现空仓挂机。解脱空仓挂机只需按压机匣右侧前方的阻弹齿按钮,使定位板解脱对托弹板的阻挡,托弹板即可上抬,从而使供弹杆与枪机框分离,解脱空仓挂机。
握把为中空设计,内装通条等附件。
枪管组件
枪管组件由枪管、导气箍、调节塞、上/下护手等组成。
枪管长382mm,内表面采用镀磷合金处理工艺,避免了以往枪管内膛镀铬造成的环境污染。
调节塞装于导气箍内,有三档位置可调。在一般枪械采用大气孔、小气孔两个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档封闭气室位置,在该位置时导气孔完全关闭。导气孔关闭状态及小气孔、大气孔状态分别在下护手前端面左侧以数字0、1、2相对应。其中大气孔状态主要用于扬尘等恶劣环境使用,小气孔状态则为正常条件下使用,而闭气状态则可用于单发发射一些能量较低的特种弹药。另外,在进行武装泅渡前也需调节到封闭气室位置,使泥沙很难进入导气室,避免导气室内泥沙沉积。射击前再调节到大气孔或小气孔位置即可。导气箍左右两侧安装有与95式枪族通用的燕尾槽式导轨,其上可以加装战术强光灯和激光指示器等。
上、下护手相互扣合并通过护手销与枪管部件连接在一起。为了加强下护手的刚度,防止在高温下发生变形,采用了上护手支撑下护手的结构。
枪托组件
枪托组件由枪托杆及橡胶枪托底板组成。枪托为可伸缩式,有三档位置可调,可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需要。枪托展开时全枪长895mm,枪托收缩时全枪长710mm。机匣尾部上方设有一个定位卡笋,逆时针旋转该定位卡笋,可以将枪托拉出,枪托拉出到位后定位卡笋自动弹回原位。枪托底板面积较大,橡胶材料硬度适中,有利于提高射击时的舒适性。另外,枪托底板采用多孔式设计,也有利于增强枪托底板的缓冲性能。
动作原理
09式18.4mm军用霰弹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机头回转式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方式。
当膛内有弹且击锤呈待击状态时,扣动扳机,扳机后端的击发阻铁解脱击锤,击锤回转打击击针,击针前冲击发底火从而引燃发射药,弹丸在发射药燃气的作用下在枪管内向前加速运动,弹丸通过导气孔后,火药燃气进入导气箍气室内并推动活塞带动枪机框加速向后运动。枪机框走完开锁前自由行程后,其开锁螺旋面驱动机头回转开锁,开锁后枪机随枪机框一起后坐。枪机后坐一段距离后,右侧的活塞连杆凹槽后退到一定位置并给定位板让位,控制出弹的定位板在簧力作用下弹出,从而使弹仓内的次一发弹进入托弹板,而阻弹齿则恢复原位阻档了下一发弹从弹仓内弹出。同时,枪机框在后坐过程中完成压倒击锤、抛壳、压缩复进簧等动作,击锤压倒后被单发阻铁扣住。
枪机框后坐到位后,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开始复进,复进一段距离后枪机框通过下部的凹槽撞击供弹杆,带动托弹板前部上抬使霰弹头部对正弹膛,枪机继续复进完成推弹入膛动作。枪机复进到位后,在枪机框闭锁螺旋面的驱动下回转闭锁。闭锁后,枪机框继续复进到位。此时击锤仍被单发阻铁扣住,若要再次击发,必须松开扳机,使单发阻铁松开击锤,同时击锤被扳机上的阻铁头扣住呈待击状态。再次扣动扳机,便进入下一个射击循环。
弹药
09式18.4mm杀伤霰弹是专为配用09式184mm军用霰弹枪而设计的,其初速高,威力大,面杀伤效果强。在威力方面,100m距离穿透25mm厚松木板的弹丸数量不少于95%。在弹丸散布方面,50m距离上,弹着点散布圆直径不小于0.75m,散布圆内弹着点数量不少于75%;100m距离上,散布圆直径为1.8m,散布圆内弹着点数量不少于75%。其采用国际通用的12号(18.4mm)霰弹枪口径。该霰弹枪采用筒式弹仓供弹,单仓容弹量5发。对有生目标的有效射程可达100米。
瞄具
该枪采用缺口式照门,L形翻转式表尺设在机匣后上部,表尺上的两个照门分别对应50m及100m射程。表尺可调整风偏,调整时,压下表尺座右侧的调整盘固定销,并转动调整盘即可。调整盘上共有8个刻度,每转动一个刻度对应50m处的瞄准点偏移1.2cm。准星为片状,外侧加装有准星护圈,可防止准星受损和变形。准星护圈两侧各设有一个盲孔,供安装光管,用于夜间瞄准。由于其照门缺口设计得较宽,夜间使用时,如果通过照门缺口恰能看到准星护圈上的两个氚光点,就表示已正确瞄准。另外,该枪机匣顶部还预留有与95式枪族通用的燕尾槽式导轨,可以加装各种光学瞄准镜。
装具
09式18.4mm霰弹枪背装具由枪背带、战术背心、霰弹携行袋和收储袋4部分组成。一改过去背装具固定化、整体化的结构设计,采取模块化设计,主体与个体分离的形式,既能实现快速组合,又使破损的配件能及时、便捷地更换,提高了背装具的快速携行性能和置换维修性能。
枪背带
枪背带主要用以携带枪械。其为三点式结构,由带体、前/后背带钩、C形插扣及2个三道梁组成。带体采用橄榄绿色双层斜纹高强度丙纶织带制成,结实耐用。带体的一端固定在前背带钩上,另一端通过与三道梁的穿插,从而形成双层背带。另外,与前背带钩相连的那端还缝制了一个连接带,该连接带通过C型插扣与第一个三道梁相连,平时C形插扣扣合时,第一个三道梁与前背带钩的位置相对固定,只能通过第二个三道梁调节背带的长度,不过这种调节方法动作复杂,调节较慢,将C形插扣解脱后,只需向前拉动前背带钩,即可快速调节枪背带长度。将枪背带的前/后背带钩分别与震弹枪上的前/后背带环连接好后,携行人员即可利用该枪背带背负枪械。
战术背心
战术背心采用可拆卸式结构,可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随时增减穿戴组件,从而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作战任务的多变性,另外,如果战术背心某一组件需要修补置换,可随时拆卸,避免因部分坏掉而弃掉整体的缺陷。霰弹携行袋独立设计、独立制作作为一个携行模块挂装在战术背心上,极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霰弹携行袋
霰弹携行袋为盒式翻盖结构,由袋盖与袋身组成。袋盖上设有提带,方便开启携行袋。袋盖和袋身上设有棉丝起绒搭扣带和四件扣,使携行袋的扣合非常严密。袋体背面设计有插拌和固定带,供挂载在战术背心上所用。携行袋内部为隔舱式结构,内置相互独立的10个弹仓,共可携带10发霰弹,这样的设计既使霰弹装取便捷,又避免了霰弹之间互相摩擦或碰撞。携行袋主体材质同样为800D迷彩防水涂层牛津布,启闭件采用橄榄绿多聚甲醛塑料件。
收储袋
收储袋为整片式结构,由袋体、拉链和提把组成,收储袋可收纳1件战术背心、1条枪背带以及4件霰弹携行袋。
性能数据
发展趋势
未来城市作战的利器
随着各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正在趋于城市化。此外,敌对双方对峙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会千方百计地诱使对方进入城市展开城区巷战,因为城市建筑物是用来阻碍对方使用大规模兵力和重型武器的最好屏障,是以弱克强的“战斗倍增器”。
与步枪、机关枪发射的单个弹丸不同,霰弹枪一次能发射含有多颗弹头的小弹丸,形成具有一定散布面的杀伤“弹幕”,射手只需概略瞄准即可射击,具有据枪时间短、瞄准时间快、火力密度大、首发命中概率高等优势,适合城市战。
反恐防暴行动中重要装备
在反恐防暴作战行动中,恐怖分子及暴徒常常会利用预先构筑的防御设施,或者以天然地物、建筑物等做掩护负隅顽抗:有时恐怖分子还会混入群众之中,或者利用市民作人质。诸如此类的情况,霰弹枪就可发挥弹种丰富的优势。比如: 对于孤立的恐怖分子,可以发射杀伤弹,实施最强、最快、最猛烈的“清扫”射击;对于乘坐轻型车辆的恐怖分子,可以发射穿甲弹摧毁车辆;对于混入群众之中或者以人质相威胁的恐怖分子,可以发射非致命性弹,将恐怖分子与无辜群众隔离开来。
硬杀伤武器的最有效补充
手枪、步枪、机关枪等硬杀伤性强,同时又存在过穿透的危险,致使在执行许多任务时,射手会“投鼠忌器”,而霰弹枪则是硬杀伤武器最有效的补充手段。一是霰弹枪发射的弹丸不会产生“跳弹”。因而,在建筑密集的狭窄街道及建筑物内部使用时,不必有所顾忌。二是有一定的低侵彻能力。使用霰弹枪可以打开钢窗、滑动玻璃门、挂锁锁扣、汽车门锁等,又不会毁坏建筑物、车辆。因而,霰弹枪是建筑物争夺战中最理想的武器之一。三是适合近距离夜战在瞄准观察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最弹枪的概略瞄准和射弹“清扫”占有很大优势,不仅有效提高了保存自身的能力,还令对手无处可藏。
特种作战行动及非战争军事行动需要
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在执行侦察、袭扰、破坏、渗透等特种任务中,军用霰弹枪既具备猛烈的近距离火力,又可以使用特种弹药完成穿甲、纵火、麻醉、发信号等功能,是一种多功能枪械。此外,在执行其它非战争的军事任务中,霰弹枪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 在执行维和、维稳、处突以及看管俘虏、人犯等任务时,手枪、步枪、机关枪等轻武器射击容易一枪致命,而霰弹枪发射的非致命性弹药,会达到致伤不而致死”或“驱散而不致伤”效果。
参考资料
我特种部队装备国产新型18.4毫米霰弹枪.微信公众平台.2024-03-03
QBS09式军用霰弹枪.枪炮世界.2024-03-05
解放军高原射击考核:使用特殊荒漠迷彩半身靶,贴近实战.今日头条.2024-03-03
中国特种兵又获一近战利器!国产新一代霰弹枪横空出世.今日头条.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