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太原战役

太原市战役是解放山西全省以及华北的最后一战,是一场城市攻坚战。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持续至1949年4月24日,历时6个多月,全歼国民党阎锡山部及地方警备队13.5万余人。

1948年7月,阎锡山率残部退守太原,待机再起。为夺取太原,消灭阎锡山集团,7月16日,中央军委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统一指挥该兵团及晋绥军区第七纵队、晋中军区等部共17个旅8万余人发起太原市战役。1948年9月28日,由徐向前任书记、周士第任副书记的中共第一兵团前委决定,太原战役的指导方针为“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一举攻下太原”,并预定于1948年10月18日发起战役。1948年10月1日,阎锡山为抢粮和破坏人民解放军的战役准备,以7个师分三路南进,第一兵团前敌委员会权时制宜,决定抓住敌脱离坚固工事的有利战机,提前发起战役。10月5日拂晓,第八、第十三纵队由南向北出击,经一日激战,重创敌军。1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城南武宿机场,突破太原城南、北地区第一道防线。歼敌2个师、3个团又7个营。共毙伤俘敌军1.2万余人,首战告捷。10月26日发起总攻,11月13日,东山战斗胜利结束,太原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1949年1月,辽沈、淮海地区、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太原守军陷入孤立无援之地,阎锡山见大势已去,于2月15日逃往南京。此时,太原守军仍有6个军17个师,共7.2万余人。在此期间,徐向前因肋膜两次出水,胸背疼痛,无法前往前线指挥,遂向中央军委建议由彭德怀负责攻城作战。经军委批准后,彭德怀接替指挥太原前线战事。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分十路向太原发起总攻。战至22日,人民解放军全部攻占外围据点,兵临太原城下。24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对太原守军发动总攻。至10时,全歼太原守军,太原宣告解放。

太原战役的胜利,摧毁了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的最后堡垒,结束了阎锡山山西省长达38年的统治,华北全境随之解放。

发展历史

战争背景

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阎锡山部退守太原,企图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城防工事进行持久防御。为彻底消灭阎锡山集团,中央军委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统一指挥该兵团及晋绥军区第七纵队、晋中军区等部共17个旅8万余人发起太原战役。1948年9月28日,由徐向前任书记、周士第任副书记的中共第一兵团前委决定,太原市战役的指导方针为“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一举攻下太原”,并定于1948年10月18日发起战役。

首战告捷

正当人民解放军靠近太原城郊,积极战备之时,阎锡山部为破坏人民解放军战役准备,抢粮抓丁,实行所谓“秋季护征计划”。于10月1日以7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三路沿汾河以东,同蒲路以西向南进犯。至3日,敌军已攻占小店、南畔、巩家堡一线,并继续向狄村、西温庄等地发动猛烈进攻,以巩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徐向前审时度势,决心乘敌军脱离防御阵地之隙,提前发动太原战役,以运动战歼敌有生力量。10月5日拂晓,第八、第十三纵队迅速由南向北出击,分别包围小店、南黑窑之敌,第十五纵队由东向西直插武宿、岗头一线,第七纵队和晋中军区独立第五旅东渡汾河,直插小店以北,以东西夹击之势切断敌军退路,并阻击敌之援军。经一日激战,重创敌军。之后,徐向前率部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战至1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城南武宿机场,控制城北新城机场,断敌空援。并攻占石咀子、凤阁梁等重要据点。突破太原市城南、北地区第一道防线。歼敌2个师、3个团又7个营。共毙伤俘敌军1.2万余人,人民解放军首战告捷。

夺取东山

初战获胜后,人民解放军决定乘胜追击,夺取东山要塞,为攻城创造有利条件。东山是太原的咽喉,是解放太原必争之地。10月15日,东山争夺战打响。经过两日激战,人民解放军顺利攻克榆林坪、牛驼寨、南坪头、千家坟、石咀子等据点,歼敌一部。战至18日,攻占大、小北尖、石儿梁、道巴沟,并控制城北新城机场,切断了东山与太原市之间的联系。至此,人民解放军基本攻占以罕山要塞为主的东山阵地。但敌军却不甘失败,多次向人民解放军发起反攻。21日敌以3个团的兵力,集中火力向人民解放军发起攻击,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牛驼寨等地。为争取战役主动,人民解放军调整作战部署,减少正面冲突,集中兵力攻打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等东山四大要点,随后从东面攻城。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四大要点争夺战全面展开。敌我双方主力部队均先后投入战斗。人民解放军投入兵力27个团,敌军出动6个师。双方参战的火炮多达800余门。经过反复争夺与拉锯,11月13日,人民解放军控制四大要点,东山战斗胜利结束。此役歼敌1万余,人民解放军亦伤亡8500人。与此同时,晋中军区部队也英勇作战,先后攻占青龙镇、郭家窑、中社、南堰、许坦等地,太原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城。至此,太原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为配合平津战役,防止傅作义弃城逃窜,一举歼灭平津之敌,自12月1日起,以一部兵力在太原东、北、西三面先后占领松树坡、苏村、关口、化七头、赵家山等地,并全面控制城西、城北的机场,断敌空援,将其封锁在太原城内。随即,人民解放军对敌展开政治攻势,以战场喊话、散发传单、动员敌军投诚等方式瓦解敌军。至1949年3月底,瓦解敌军1.2万余人。

会攻太原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地区、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太原守军陷入孤立无援之地,阎锡山见大势已去,于2月15日逃往南京。此时太原城内尚有10万余守军拼死抵抗。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解放太原迫在眉睫,遂调第19、第20兵团(原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以及第四野战军炮兵1师支援太原前线,与第18兵团(原华北军区第1兵团)等部会攻太原。人民解放军决定以分割包围的战术,先将敌之主力歼于城外,而后从四面八方攻城,全歼守敌。在此期间,徐向前本来功能就差的肠胃连最简单的饮食也承受不了,后来,为了尽快解放太原,减少损失。毛主席派了大军前来支援,还让同为开国元帅的彭德怀前来探望徐向前。彭德怀见到徐向前后,向他传达了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然后两人共同商量了攻打太原市的部署和准备情况。期间,徐向前因肋膜两次出水,胸背疼痛,身体虚弱没法去前线,便请求彭德怀留下来指挥攻城。彭德怀慨然应诺,丝毫没有推脱。在报请军委批准后,他留在太原前线指挥作战。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分十路向太原发起总攻。各部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突破敌之各方防守,相继占领城北皇后院、七府坟、新城、芮城县、丈子头,城南杨家堡、老军营、西寇村、大盘营,城东剪子湾、大把沟、大东关,城西南屯、新上庄、大小王村等地。战至22日,攻克敌之“生命要塞”双塔寺、黄家坟。至此,人民解放军全部攻占外围据点,歼敌12个师,兵临太原市城下。为减轻伤亡,人民解放军向太原余部发出劝降通牒,孙楚王靖国等人誓死不降。人民解放军遂于24日凌晨,在1300余门火炮的支援下,对太原守军发动总攻。第20兵团首先突破城垣,第18、第19兵团也相继攻入城内,与敌军展开巷战。见人民解放军势不可挡,敌军纷纷缴械投降。战至9时30分,人民解放军占领太原“绥靖”公署和国民党省政府,至10时,全歼太原守军,太原宣告解放。此役共歼敌军13万余人,缴获大炮3400余门、枪支3.2万余支和大量军用物资,并生俘敌军第15兵团司令孙楚、第10兵团司令王靖国和日本顾问今村、岩田等,特务头子梁化之、徐端等集体自杀。

相关人物

徐向前

徐向前(1901-199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五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早年因贫辍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后转战海陆丰地区。1929年起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等职,指挥黄安、商潢等战役粉碎国民党军"围剿"。1932年率部开辟川陕苏区,取得反"三路围攻"等重大胜利。长征期间任红军前敌总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第1纵队司令员,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提出"人山"游击战术。解放战争时期指挥临汾市晋中市太原市等战役,创新城市攻坚战术。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在军队建设中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重视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集团进行坚决斗争。著有《徐向前军事文选》《历史的回顾》等。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

阎锡山

阎锡山,山西军阀。出生于一个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家庭。1902年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留学日本,先入东京振武学校,后入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1909年归国,任山西陆军小学堂教习,后升监督。1910年升任山西新军标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率部起义占领巡抚衙门,任山西省都督。此后,依附袁世凯段祺瑞等,长期盘踞山西。1916年7月后,任山西督军兼省长。1917年派兵赴湖南省与护法军作战,遭惨败。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追随蒋介石反对共产党,通电声称拥护三民主义,自任北方革命军总司令,乘机收编军队,扩大实力,所辖军达十多万人。旋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山西实行“清党”反共。1928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奉军作战。3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太原分会主席、北平分会代主席和平津卫戍总司令等职。1929年后兼任国民政府政务院内政部长、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等职。因其势力扩张,同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尖锐。1930年8月,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反蒋,在北平市组织政府,任主席。随后爆发了蒋阎冯大战,失败后逃往大连市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回山西省,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再次控制山西、绥远省两省。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日军侵入山西境内时,曾在代县指挥所部积极对日作战,组织忻口战役,重创日军。其后态度逐渐变化,接受蒋介石密令,制造反共摩擦,1939年12月制造“晋西事变”, 进攻抗日决死队和八路军, 破坏抗日民主政权。曾暗中与日军勾结,在降日和抗日之间投机。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内战。1945年9月派主力部队侵占解放区,在上党战役中遭到人民解放军的歼灭性打击。1947年,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但在人民军队的进攻下,其军事力量不断被歼,1949年3月从太原市逃到南京。6月,在广州市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后又逃往四川省,12月飞赴台湾省,1960年5月23日病死于台北市

战争意义

太原战役的胜利,使阎锡山统治38年之久的“反共模范堡垒”烟消云散。太原的解放拔除了中国国民党在华北残留的最大据点,大同市安阳市、新乡随之解放。至此,华北全境宣告完全解放,华北再无战事。

太原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掌握战略、战役主动权的情况下,对孤守太原之阎锡山部进行的一次经典城市攻坚战役。人民解放军在持续6个月的战役中,取得攻克太原城、歼敌13.5万余人的胜利,被毛泽东称为人民解放军城市攻坚的典范。

参考资料

太原战役:解放华北的最后一战.百家号.2024-04-01

太原战役:艰苦卓绝的城市攻坚战.中国军网.2025-08-16

太原战役:艰苦卓绝的城市攻坚战.党建网.2024-10-19

大战在即,彭德怀做了什么?让徐向前38年后仍不能忘却,无比感动.今日头条.2025-08-17

红色记忆:太原城头当尖兵.山西省政协.2025-05-11

【百战经典】太原战役: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0

太原战役:艰苦卓绝的城市攻坚战.中国军网.2025-05-10

太原战役:解放华北的最后一战.中国军网.2025-08-13

徐向前.中国青年网.2025-08-13

探访阎锡山豪宅 览三晋民国风云.中国新闻网.2025-08-13

阎锡山.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2025-08-13

华北最后一战:攻克太原.邯郸党史网.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