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孝全成皇后

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原名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后抬满洲镶黄旗,清朝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三任皇后,咸丰的生母。

孝全成皇后在苏州市长大成人,她父亲颐龄是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道光元年,13岁的孝全成皇后参加了八旗选秀,被道光帝暂定为贵人,因才、智、貌样样都全,特赐徽号“全”字,称为“全贵人”。入宫后仅一年多,被晋封为“全嫔”,又因怀孕而得到晋封妃位的待遇。道光三年,晋为“全妃”,时年15岁。道光四年初夏,孝全成皇后再次怀孕,同年八月,被诏晋为全贵妃。道光五年,孝全成皇后生下第一个女儿即皇三女;四月,再封全贵妃。

道光六年四月,孝全成皇后生下第二个女儿即皇四女(后封寿安固伦公主);道光十一年,生下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十三年,皇后佟佳氏因病去世,孝全成皇后成为慧贤皇贵妃,摄六宫事,实为后宫之主。道光十四年,孝全成皇后被册立为皇后。道光十九年八月,孝全成皇后的病情加重。道光二十年正月初六,孝全成皇后的病势突然加剧;正月十一日,孝全成皇后驾崩,年仅32岁。

孝全成皇后去世后,被葬于清西陵清慕陵爱新觉罗·旻宁特旨赐谥“孝全成皇后”,后经咸丰、同治、光绪累加谥,全谥为“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

人物生平

入宫选秀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年方13岁的孝全成皇后遵循八旗女子未经皇帝选秀不得成婚的规矩,参加了道光帝即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她立刻就被道光帝看中,留在了宫中,随即被暂定为贵人(实际册封时直接为嫔),因才、智、貌样样都全,特赐徽号“全”字。故被称为“全贵人”。

入宫后,孝全成皇后仿照七巧板拼字,将木板削成若干方,拼成“六合同春”四字,作为宫中新年玩具,得到爱新觉罗·旻宁赞赏。《清宫词》因此称赞道:“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而这奇妙的拼字,也风靡全国,乃至到了民国时期,还有人延续这一游戏。

被册为妃

孝全成皇后既年轻又聪明,很快就得到了道光帝的偏爱。入宫仅一年多,在道光二年(1822)七月道光皇帝第一次正式册封后宫之前晋封为“全嫔”,并于当年十一月册封皇后端恪皇贵妃时,行册封礼,正式成为全嫔,住在钟粹宫,年方14岁(虚岁十五岁)。

孝全成皇后在入宫没多久便怀孕,得到晋升为妃位的待遇,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二月十二日,全嫔又晋为“全妃”。道光帝命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为正使,大学士爱新觉罗·奕经为副使,持节资册(指后妃的名册),行册封礼,孝全成皇后正式成为全妃,时年15岁(虚岁十六岁)。孝全成皇后在道光三年年底小产。

孝全成皇后入宫不到两年,就从贵人晋升为娘再晋升为妃,地位得到如此迅速的提升,也足以证明她几乎已经得到了道光帝的专宠。

喜诞子嗣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初夏,孝全成皇后再次怀孕;同年八月初十日,诏晋为全贵妃。爱新觉罗·旻宁五年二月二十日(公元1825年4月8日),孝全成皇后生下第一个女儿即皇三女(11岁天折)。虽是女儿,但道光帝仍然大喜,尤其对比之前祥嫔所生的皇二女,待遇差距极大。当年四月十三日(公元1825年5月30日),孝全成皇后再度晋升为全贵妃。就在当年夏天,全贵妃再次怀孕。

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西时,孝全成皇后生下第二个女儿即皇四女(后封寿安固伦公主)。宫中称为“四公主”,尽管仍是女儿,依然丝毫没有影响爱新觉罗·旻宁对全贵妃的感情,相反,作为道光长大成人的实际上的长女,又是爱妻孝全成皇后所出,道光朝唯一的女,四公主是道光皇帝最重视,最宠爱的女儿。道光在上谕中将四公主与日后成为皇帝的咸丰相提并论,可见其在道光心目中的地位,道光为其所选的驸马也是道光女婿中出身最为显赫之人。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公元1831年7月17日)丑时,,孝全成皇后生下唯一的儿子,皇四子奕詝,也是道光帝当时实际的长子(皇长子已于此前去世),即后来的咸丰帝,母以子贵,由此,孝全成皇后的地位更加尊崇。

册立为后

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公元1833年6月16日),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二位继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一位皇后佟佳氏因病去世。六宫无主,孝全成皇后作为理所当然的继后人选,当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公元1833年9月28日),道光帝以孝和皇太后的名义晋升全贵妃为慧贤皇贵妃,摄六宫事(代行后权力),实为后宫之主。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11月18日)十月十八日,道光帝命大学士长龄为正使,署(代理)礼部尚书奕颗为副使,持节赍册、宝(指皇后之玉玺),册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这样,孝全成皇后成为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三位嫡妻和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道光十五年(1835)十一月初八,皇三女天亡,年仅10岁(岁十一岁),道光非常哀痛,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

皇后去世

根据清宫医案记载,孝全成皇后所怀第一胎在道光三年年底小产,这次小产给全成皇后带来的影响很大,后来她虽然又接连生育了一子两女,但是自从道光三年小产开始便逐渐患上了寒湿下注、经带等妇科学病症,身体愈发虚弱。在生育皇四子唐文宗之前的道光九年,孝全成皇后已经凸显肾气衰竭的病症,而当年她仅二十二岁。

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9年)八月,孝全成皇后的病情加重,八月十七日,《实录》记载宣宗“幸湛静斋视皇后疾”。根据《实录》的文本习惯,一般到了需要皇帝亲临“视疾”的地步,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道光二十年正月初四日,宣宗移居圆明园孝和睿皇后移居绮春园。初六日这一天,孝全成皇后的病势突然加剧,李忱于申时诣绮春园,奉皇太后临视皇后疾。需要奉皇太后临视,证明孝全成皇后的病症已经十分危急。最终在正月十一日丑时,孝全成皇后突然驾崩于皇后寝宫紫禁城东六宫的钟粹宫,年仅32岁。

身后待遇

道光帝闻知孝全成皇后去世的消息以后,马上赶到寝宫临视。皇太后也于辰时赶来临奠。大殓后,皇后梓宫停放在长春园正殿澹怀堂。当天道光帝命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总管内务府大臣裕诚、礼部尚书奎照、工部尚书廖鸿荃为总理丧仪大臣。从孝全成皇后去世日起,道光帝冠摘缨,穿青旗袍褂13天。从正月十一日到正月二十三日这13天中,道光帝天天到孝全成皇后梓宫前奠酒。正月十七日这天,皇太后亲自到孝全成皇后梓宫前奠酒。同时爱新觉罗·旻宁发布谕旨,对孝全成皇后的一生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她的美言嘉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道光帝亲自赐谥为孝全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谥号,不由礼臣事先拟定,直接由皇帝赐予,这在清代是不多见的,表明道光帝对这位皇后的感情确实深厚,非同一般。

正月二十三日,道光帝到澹怀堂皇后梓宫前奠酒,释服。这一天,孝全成皇后梓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四月初一日,举行册谥礼。道光帝升御太和门,命和硕睿亲王仁寿为正使,怡亲王载垣为副使,赍册宝,诣观德殿,册谥钮祜禄氏为孝全成皇后。十月二十七日,孝全成皇后梓宫奉移清西陵,十一月初三日,到达龙泉峪,梓宫停放在慕陵隆恩殿内。十一月初四日,爱新觉罗·旻宁从京师启銮赴清西陵,参加孝全成皇后的永安大典。十一月初八日,孝全成皇后梓宫从大殿移到宝顶前芦殿内。这天道光帝到达清西陵,在谒毕各陵后,到清慕陵内,在孝全成皇后梓宫前奠酒。十一月初九日,孝全成皇后梓宫葬入地宫。待梓宫在宝床上安奉毕,将谥册、谥宝恭设在金券内左右石几上。执事人员将龙輴及木轨送出定陵地下宫殿,道光帝进入地宫,与孝全成皇后作最后的诀别。即日寅时行题主礼,孝全成皇后神牌供入沈阳昭陵隆恩殿。十二月初九日卯时,孝全成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

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0)九月二十二日,咸丰加上孝全成皇后谥号10个字,并系宣宗庙谥,称“成皇后”。咸丰二年(1852)三月初七日,孝全成皇后神牌与宣宗、孝穆皇后、孝慎皇后神牌一起升祔太庙。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同治加上谥号“安惠”2字。光绪元年(1875)六月二十二日,光绪帝加上谥号“诚敏”2字,最后谥号全称是: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

道光皇帝为怀念与孝全成皇后的多年伉俪深情,遂立孝全成皇后所生皇子奕詝为皇帝继承人,并当众宣布从此以后不再册立皇后。爱新觉罗·旻宁寿安固伦公主所选的驸马奈曼部札萨克郡王德木楚克扎布是道光女婿中出身最为显赫之人。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孝全成皇后出身正红旗满洲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满洲巨姓之一。全成皇后的家族原为正红旗满洲旗人,孝全成皇后的曾祖父名为成德,是健锐营前锋出身,属于兵丁阶级,家族门第比较普通。成德入伍之后从征各地,均立有战功,被提拔为武官,历任蓝翎长、前锋校、游击、参将、副将、总兵、提督,在乾隆朝末期仕至成都将军,是当时比较著名的武臣,并得到了图形紫光阁的荣耀,门第便得以提升。

孝全成皇后的祖父,也就是成德的第四子,名为穆克登布,由粘杆处蓝翎侍卫入仕,屡立战功。爱新觉罗·颙琰八年时,穆克登布作为甘肃提督参与平定川地叛乱,在从征过程中战死,被追封为二等男爵。这个爵位交给穆克登布之子颐龄承袭,颐龄便是孝全成皇后的父亲。

经过了两代人的军旅拼搏,第三代的颐龄以承袭世爵的方式出仕,这时孝全成皇后的家族已经从军旅出身的新官僚向世家身份转换。颐龄入仕之后,在嘉庆十六年出任乾清门二等侍卫,在嘉庆十九年病故。其妻为孝恭仁皇后,孝全成皇后即是由乌雅氏所出的。根据世袭谱档显示,颐龄生前没有留下成年的男嗣,所以在他去世之后,族中给他过继了养子,名为恩绪。由此推断,孝全成皇后有可能是颐龄的独生女。后来,由于孝全成皇后被册立为皇后,其家族由正红旗满洲抬入镶黄旗满洲,赏赐之承恩公爵位则由恩绪的后代承袭。

孝全成皇后跟随父母在苏州市长大成人。苏州女子多聪慧娴淑,钮祜禄氏从小就长得漂亮,而且聪明伶俐,再加上江南名城苏州水土文风的滋养和熏陶,更为她平添了几分灵气。除此之外她还曾跟随父亲游历,去过很多地方,因此见多识广。钮祜禄氏凡事都很有主见和谋划,这就使得她更加与众不同。

入宫后,她曾仿世间常见的七巧板样式,将木片削为若干方,排成吉祥语"六合同春"四个字,难度非常大。

个人特长

除了刺绣(指苏州的苏绣)和诗书,孝全成皇后还擅长苏州女子雅好的七巧板拼字游戏,她在这方面还尤为出色。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二一四: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一等男颐龄女。后事李忱册全嫔。累进全贵妃。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进慧贤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宣宗亲定谥曰孝全成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全慈敬宽仁端慤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子一,文宗女二:一殇,一下嫁德木楚克扎布

《奏为拣派专奉嫔及贵人进宫之内管领事折》: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指定为全嫔,并于同年十一月初二日辰时入宫。

《清宫词》中亦有记载,“孝全成皇后幼时随宦至苏州市,明慧绝时。曾仿世俗所谓七巧板者,斫木片若干方,排成‘六合同春’四字,以为宫中新年玩具。”

《清宫词》曾这样赞誉她:惠质兰心并世无,垂髻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

《奏册封同族钮祜禄氏皇贵妃为皇后谢恩折》,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其中提及:“圣主更施洪恩,将奴才萨迎阿同族之钮祜禄氏皇贵妃封为皇后。”

清史稿》宗室爱新觉罗·禧恩的传记中指出:“禧恩自道光初被恩眷,及孝全成皇后被选入宫,家故寒素,赖其资助,遂益用事。遍膺禁近要职,兼摄诸部,凌轹同列,人皆侧目。后晚宠衰,禧恩亦数获谴罢斥。唐文宗即位,乃复起,不两年登协揆焉。”按宗室禧恩在道光初年即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跻身中枢,在道光二年孝全成皇后入宫之后的确是愈发得势。之后从爱新觉罗·旻宁十三年开始渐遭惩处,特别是道光十八年时从中枢被罢职,这时间正好是孝全成皇后人生的最后一两年。

《宜宗成皇帝实录》卷325:记载李忱“幸湛静斋视皇后疾”。

《清宫词》有:“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怀鸩毒兆当筵”词句。此诗原注为:孝全成皇后由慧贤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血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皇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道光)亦不敢违命也。

另据罗悖融《宾退随笔》记载:孝全为了立其子奕詝为皇太子,欲毒死其他皇子,于是在宴请诸皇子的家宴中,置毒于鱼腹。吃饭时,奕不忍心毒杀众弟,于是暗示大家不要吃鱼。事后孝全阴谋败露。皇太后太怒,立赐孝全自缢。孝全在皇太后的逼迫下,投环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孝全发现皇太后知道此事后,畏于家法,羞惧难当,自己服毒而亡。

李忱成皇帝实录》卷330,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正月戊申条,《清实录》,第38册,第8页,宣宗评价孝全成皇后说:念自入宫伊始,即肇锡以嘉名。迄乎正位以来,洵克符乎实行。奉慈闱而成顺孝,秉淑德而著醇全。惟孝全二字之徽称,赅皇后一生之懿范。

《孝全成皇后与幼女像》轴,清道光,绢本,设色,纵177厘米,96.5厘米。图绘清宣宗孝全成皇后与幼女日常生活的场景。皇后站在桌案之后,头戴镶有宝石的蓝色发卡,身着蓝底镶绦边并带有云肩的满族服装衬衣,佩戴耳环手镯等饰品。一着红褐色镶黑边衣服的小姑娘双手扶绣墩,似在玩耍。值得注意的是,皇后和小孩的服装上布满了梅、兰花纹。梅、兰是汉族传统纹饰喜欢的题材,满族皇后和其小孩以此作为衣服之底纹,显示了皇后高雅的情调,这应该与皇后生在苏州市,熟悉汉文化,精通诗文有关。画面桌案上的苹果等用水彩画法,人物脸部和手部主要用笔墨渲染,略参西法。作品对室内的家具、衣饰刻画十分精微,而人物神态描绘略欠生动。孝全成皇后生前深得爱新觉罗·旻宁皇帝宠爱,从画上钤有道光御览之宝、养正书屋之宝的印章来看,此幅当为皇帝十分珍惜的一幅作品。

死因猜想

鱼毒奕訢说

《清宫词》所记,孝全成皇后之死与席上的鸩毒有关,是因为违背了家法,孝和皇太后执行家法的结果。至于违背了家法中的哪条哪款,注释没有明说,只说是“事多隐秘”。到底是什么“隐秘”呢。《清宫词》的一条史料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道光帝在奕詝和奕訢这两位皇子中,究竟确定谁为继承人,一直举棋不定,因奕詝年长,其生母孝全长期受宠。大约原定立奕詝继统后又觉奕訢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又想立奕訢为储。

奕訢是爱新觉罗·旻宁孝静成皇后所生,文武双全,而且聪明过人,后来更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接近,有“鬼子六”之称;而孝全成皇后所生的奕詝则软弱无能,一副老好人模样,难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訢,有意立他为嗣。孝全成皇后为确保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遂摆下毒鱼宴,企图毒死奕訢。一天,奕訢正好来孝全成皇后和奕詝所住的钟粹宫找奕詝玩,皇后便派人通知奕訢之母静贵妃说让奕訢在自己寝宫里吃饭。

临近开宴,皇后偷偷叫来儿子奕詝,让他不要吃桌上的鱼,并把图谋告诉了他。奕让生性忠厚,且与奕訢关系最好,所以在吃饭时,当奕訢要夹鱼吃时,他狠命地踩了奕訢一脚,如此数次,聪明的奕訢自然明白了,便再也没有要吃鱼。皇后的图谋没有得逞。这时,皇后宫中的一只猫在桌底下吃了奕訢掉下来的鱼骨头,但吃完没多久,就倒地而死。奕訢大惊,回家告诉了母亲孝静成皇后静贵妃也大吃一惊,忙去告诉孝和皇太后。孝和大怒,立命将孝全成皇后赐死,孝全成皇后徘徊犹豫,自然不愿去死。孝和皇太后就命人将白绫悬于宫门之上,并召宫人昼夜哭丧,逼令孝全成皇后自尽,孝全无奈,只好自缢身亡后来,奕真的登上了皇帝宝座,但据说他登基却是以母后的暴死为代价的。

恼羞成怒说

相传,孝和皇太后六十岁大寿时,爱新觉罗·旻宁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在太后寝宫寿康宫颂读贺寿。而皇后为了讨得皇帝和太后欢心,也来凑热闹,且她诗词文章无一不精,当下一挥而就,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过了几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请安时,随便聊起皇后赋诗祝贺一事。太后却说:“皇后敏慧过人,未免可惜。”此后,太后又跟身边的宫女们说了些闲言碎语,还说孝全成皇后没有福气。

后来,这些话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她听完后有些不高兴,心想:“我乃一国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长子,将来免不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的命,难道能说我没有福分吗?”觉得太后有意损她。才色俱佳的皇后,因爱新觉罗·旻宁的宠爱,更生骄娇之气,太后小看她,心里很不乐,表面上也就流露出来。有时去寿康宫请安,言语中时常带着讥讽之意。最后,太后无法忍受。婆媳两人越来越生分了,再加上宫女嫔妃们从中搬弄是非,关系更加不和。

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皇后偶然受了些风寒,太后亲自驾临皇后寝宫探视,态度十分慈祥,皇后不免有些愧疚。转眼过了元旦,皇后的病已有起色便坐上凤辇去寿康宫叩头谢恩,婆媳两人聊得很开心,关系似乎好转。过了几天太后派人送了一瓶酒给皇后,皇后喝过后当天夜里就暴崩了。

晚宠衰

孝全成皇后并非是暴亡,其病情是逐渐积累而成。孝全成皇后崩逝之后,宣宗也表现出了跟孝慎成皇后崩逝时候相仿的浓厚感情,数十次亲临奠酒,也是宣宗与孝全成皇后关系亲密的一个表现。在《清史稿》宗室爱新觉罗·禧恩的传记中指出:“禧恩自爱新觉罗·旻宁初被恩眷,及孝全成皇后被选入宫,家故寒素,赖其资助,遂益用事。遍膺禁近要职,兼摄诸部,凌轹同列,人皆侧目。后晚宠衰,禧恩亦数获谴罢斥。唐文宗即位,乃复起,不两年登协揆焉。”@按宗室禧恩在道光初年即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跻身中枢,在道光二年孝全成皇后入宫之后的确是愈发得势。之后从道光十三年开始渐遭惩处,特别是道光十八年时从中枢被罢职,这时间正好是孝全成皇后人生的最后一两年。对于宫闱内幕,后人无法明确得知,但是《清史稿》所说之“晚宠衰”,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

封谥释义

孝全成皇后原本的封号和最终的谥号均为“全”,前后满文一致,均作gemungge”,意为“全部”“完全”。宣宗评价孝全成皇后说:“念自入宫伊始,即肇锡以嘉名。迄乎正位以来,洵克符乎实行。奉慈闹而成顺孝,秉淑德而著醇全。惟孝全二字之徽称,赅皇后一生之懿范。”体现的是孝全成皇后醇和全粹的品德。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清宣宗孝全成皇后】.故宫博物院.2025-09-18

道光的四个皇后有几位与他合葬在慕陵?她们是…….易县文化旅游.2025-09-25

道光的四个皇后有几位与他合葬在慕陵?她们是…….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5

圆明园研究 |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 孝全成皇后死因考辨(一).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8

孝全成皇后与幼女像轴.故宫博物院.2025-09-18

满清十三皇朝2 第45集(“演员表”孝全成皇后的扮演者见50:55左右).优酷.2025-09-14

归航(1997).豆瓣电影.2025-09-18

鸦片战争演义 01(“演员表”孝全成皇后的扮演者见47:15左右).爱奇艺.2025-09-14

一生为奴 01集(“演员表”孝全成皇后的扮演者见46:06左右). 爱奇艺.2025-09-14

大清后宫.豆瓣电影.2025-09-14

《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傅艺伟弃善从恶(组图).新浪娱乐.2025-09-14

《万凰之王》31日首播 胡杏儿获TVB铺路夺视后.网易.2025-09-14

红墙绿瓦之残阳(别名:宫锁秘史)第01集(“演员表”孝全成皇后的扮演者见43:56左右) .优酷.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