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楚女(1891年—1927年4月22日),汉族,原名萧秋,字树烈,乳名朝富,笔名萧楚女、丑侣、野马、匪石等,湖北省汉阳镇(今属武汉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教育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之一。
辛亥革命前夕,萧楚女在高尚志统领的卫戍第一镇中当兵。1911年,萧楚女参加新建陆军,参与了辛亥革命。在阳夏战役中,他的一只耳朵被炮弹震聋。1915年,他担任《大汉公报》编辑和《崇德报》主笔。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参加了恽代英组织的“利群书社”。1920年9月,他被聘为襄阳师范教员,讲授国文、物理、哲学等,并将“利群书社”改为“共存社”。1921年秋,萧楚女到安徽省宣城第四师范任教,与恽代英一起开展青年运动。1922年夏,萧楚女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到四川省任教,并与熊禹治等人创办重庆公学,但不久即遭反动势力禁止而停办。1923年,他到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发动学生抵制日货。同年6月,萧楚女回重庆市就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员,兼任《新蜀报》主笔。1924年初,其返襄阳师范任教。同年5月,萧楚女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并为《向导周报》《新建设》《学生杂志》《教育与人生周刊》等报刊撰稿。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萧楚女到上海市。同年6月,他以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身份到南京指导工作,任《人权日报》主笔。同年,萧楚女先后主编《中国青年》《中州评论》,与国家主义派、醒狮派和戴季陶主义进行坚决斗争。1926年1月,萧楚女来到广州市,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工作,任干事兼阅览室主任,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后来,他被聘为全国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农讲所工作结束后,萧楚女于1926年11月间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兼任军校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的政治顾问,参加指导全校的政治工作。1927年4月15日,萧楚女被捕。同月22日,萧楚女在狱中被杀害,年仅36岁。
萧楚女牺牲后,中国共产党广泛宣传萧楚女的英勇事迹,号召青年以他为学习榜样。他的“红烛”精神也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了理想信念英勇奋斗。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萧楚女烈士家属证。2009年,萧楚女入选“100位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1年秋,萧楚女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一个木材商人家庭。因生于秋天,母亲为他取名萧秋。萧楚女幼时便进了私塾读书。学习《离骚》《项羽本纪》《游侠列传》《刺客列传》《水浒传》《正气歌》一类的文字。1901年,萧楚女父亲经营的木排在洞庭湖遇风暴被冲散,木行破产。不久,长江大水冲走了鹦鹉洲上的房屋,萧楚女母亲搭起简易木棚让一家人居住,木棚又被一场大火烧光,萧家成了赤贫户。萧楚女母子几人在搭建的棚屋中讨生活,靠萧楚女母亲帮人补衣、拾树皮木屑和叫卖瓜子花生米度日。
萧楚女12岁时到一家木材行做学徒,后又当过茶馆“跑堂”、报童。后经友人介绍,他到一艘长江客轮上做杂工,在长江漂泊将近一年,跑遍了鄂、赣、苏、皖等省的沿江城市,广泛接触到社会下层人民,目睹工农群众的悲惨生活。辛亥革命前夕,萧楚女在高尚志统领的卫戍第一镇中当兵。1911年,萧楚女参加新建陆军,参与了辛亥革命。在阳夏战役中,他的一只耳朵被炮弹震聋。辛亥革命后,他不满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和革命党人争权夺利,愤然退伍。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萧楚女考入武昌实业学校学习蚕桑专业。在这里,他接触到大量的政治书籍,自学了各种西方的新思想、新理论。
革命工作
毕业后,萧楚女在《大汉公报》和《崇德报》任编辑,鞭挞袁世凯政府的反动统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倾诉其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愤。1919年五四运动后,萧楚女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思想发生变化。他因撰文揭露北洋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罪行,被迫辞去《大汉报》工作。1920年1月,萧楚女应恽代英的邀请,参加了利群书社,协助出版油印小报《利群》,并提出了“到民间去”和“改革社会”的口号。1920年7月中旬,萧楚女加入恽代英、林育南等人创办的共存社。1920年9月,受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邀请,萧楚女前往学校任教,其间讲授鲁迅《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等作品,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向学生讲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社会发展史,批判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了社会发展前途;开展了学生运动和革命群众斗争,要求北洋政府迅速与苏联建立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以及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等。1921年夏,萧楚女因受反动势力的排斥被迫离开襄阳市。1922年夏天,萧楚女经恽代英和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萧楚女前往泸州师范教书。到校不久,为抗议军阀和反动政客开除进步教师和学生的暴行,他发表了离职宣言。萧楚女离校后与熊禹治等人筹办以“选士育才”为宗旨的重庆公学,解决被开除学生的读书问题。重庆公学不久遭到川东军阀禁办。萧楚女以这个反动禁令作为“最后一课”,揭露反动派的罪行,鼓励学生到农村去开展农村教育、寻找新的道路。
1923年,萧楚女第二次来到襄阳二师任教。在课堂上,他向学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给学生讲《共产党宣言》,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在校内外组织领导青年开展各种革命活动,结果萧楚女被军阀张联升驱逐出校。同年,萧楚女到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发动学生抵制日货,迫使政府封闭专卖日货的“万申祥”百货商店。同年4月,驻鄂川军第二军第十六师师长杨森,打着“拯救全川父老兄弟姐妹”的旗号,由鄂回川,驻军万县,聘萧楚女作秘书。萧楚女为利用这一机会开展革命活动,担任了这一职务。但是,杨森夺取了四川省政治大权后,违背向人民许下的诺言,萧楚女为表抗议辞职。同年6月,萧楚女到重庆市,就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员,后经友人介绍,兼任《新蜀报》的主笔。他负责撰写《新蜀报》的社论和时评,揭露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924年初,萧楚女返襄阳师范任教。同年5月,萧楚女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并为《向导周报》《新建设》《学生杂志》《教育与人生周刊》等报刊撰稿。五个多月的时间,萧楚女先后发表50多篇文章,号召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同年8月,党中央委派萧楚女为中共中央驻四川省特派员,萧楚女受命后再度入川,开展建党工作。同年10月,萧楚女组织四川平民学社,并出版刊物《爝光》。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萧楚女到上海工作。同年6月,萧楚女以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身份到南京指导青年运动,担任《人权日报》主笔,发动群众组织“南京国民外交后援会”“反帝大同盟”等团体,号召各团体联合起来,组织“一条国民革命的坚固的联合战线”,南京的革命运动发展起来。同年8月,萧楚女奔赴河南省,负责中共豫陕区委的宣传工作,主编党的机关刊物《中州评论》,帮助青年组织“河南青年协社”。在此期间,萧楚女进行了反对国家主义和戴季陶主义的斗争。他在上海大学作过“中山主义与国家主义”讲演,并出版了《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和《显微镜下之醒狮派》等专著,对国家主义和戴季陶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剖析,坚持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1925年底,萧楚女随同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恽代英等人前往广州市。次年1月,萧楚女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工作,任干事兼阅览室主任,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在广州期间,他经常到中山大学、青年训育养成所、劳动学院、政治讲习班等讲课。
1926年2月5日,国民党农民部公布了“农民运动委员会组织大纲”,由萧楚女、林祖涵、毛泽东、阮啸仙等9人组成“农民运动委员会”。1926年3月16日,农民运动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请萧楚女等人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农讲所开学后,萧楚女任专职教员兼代教务主任。他在教务工作上,按照所长毛泽东制订的教学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原则,设置了二十五门课程。萧楚女亲自讲授《帝国主义》《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和《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课题。农讲所工作结束后,萧楚女于1926年11月间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兼任军校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的政治顾问,参加指导全校的政治工作。在军校期间,萧楚女撰写了许多文章在《黄埔日刊》发表,一方面教育学生要与工农结合,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正确对待革命与恋爱,必须“学孙中山,学列宁”。另一方面,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中国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
被捕被杀
1927年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萧楚女以笔为戈,夜以继日撰写文章揭露蒋介石的丑恶嘴脸和罪行。由于劳累过度,病情日益恶化住进东山区医院治疗。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群众。同月15日,广州市发生反革命政变,萧楚女被反动军警从病房拖走关进南石头监狱。同月20日,萧楚女被敌人严刑拷打,逼他供出共产党组织和名单,萧楚女痛斥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叛变革命、屠杀工农群众的罪行。同月22日,萧楚女在狱中被杀害,年仅36岁。
个人生活
1901年,萧楚女的父亲因肺病复发去世。1924年1月,萧楚女的母亲病重,不久与世长辞。
人物著作
诗词
文章
列举部分作品
书籍
参考资料
人物轶事
带病工作
1926年5月,毛泽东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萧楚女被聘为教员。一次,萧楚女在农讲所讲课时,因工作繁重、生活紧张,突然吐血。学生们劝他回宿舍休息,但他坚持讲课。学生们搬来一张藤椅请他坐下,给他递上一杯热开水。萧楚女稍事休息后,对学生说:“你们劝我休息,谢谢同学们的关怀,可是我不能休息,不上一小时课,就要浪费你们许多时间啊!”他停一会继续说:“你们想一想,蜡烛不是燃烧了才能放光明吗?我们要像蜡烛一样,要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我们都要有这种精神!”不久,他又气喘咳嗽,再次咯出了殷红的鲜血。他为了不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将咯出的血吐在手帕里,学生们见此忍不住流泪。
楚女启事
1922年,中共派萧楚女去四川省工作。他应邀担任《新报》主笔,几乎每天都以“张深切”之名发表文章。不少男青年猜测他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于是,一封封求爱信似雪片地飞到了编辑部。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萧楚女只好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本报有楚女者,并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大汉也。”
演讲窘事
1926年,萧楚女应邀来到黄埔军校演讲,来听课的人特别多,校方临时决定将会场改在大操场。由于当时没有扩音设备,萧楚女几乎是边喊边讲。“再大点儿声!”后面的学生仍在大喊。萧楚女略停了片刻,吸口气,运足了劲,把声音提到最大限度……突然,“嘣”的一声,他只觉腰间陡然一松,裤带崩断了,他忙按住裤子。台下的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他的窘迫。萧楚女就这样一手叉腰,一手挥臂,讲了整整90分钟。事后,他对朋友说:“此为平生第一窘事。”此后,他再也不用腰带,而改用保险系数更大的背带了。
影响与评价
主要影响
文化思想方面
在辛亥革命的风潮过后,萧楚女担任了《大汉公报》与《崇德报》的编辑职务。他常常以“张深切”这个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以此作为自己的战斗武器。自那时起,他便以文字为剑,在舆论的战场上纵横驰骋,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理念,致力于传播救国救民的真理,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治革命方面
萧楚女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一文中,鞭辟入里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政治上,帝国主义凭借国力优势,对中国采取各种明暗交加的“不友谊”行动,肆意干涉中国内政,企图削弱中国的国家主权。经济上,帝国主义更是巧取豪夺,通过三个阶段逐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控制:先是强行推销货物,打开市场;接着是掠夺原料,加工后再高价卖给中国;最终则直接投资设厂,利用中国低廉的原料和劳动力,榨取巨额利润。萧楚女的分析不仅增强了民众对帝国主义的警觉,更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评价
查萧楚女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毛泽东评)
“他的一生,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光明磊落燃尽了自己,点燃了大片革命的火种。”(人民日报评)
“萧楚女是一个真正的硬汉子,他一生短暂,并非楚楚动人的美女,但活出了楚楚动人的人生。”(全南县人民法院评)
“他笃学不倦,自学成才,成为我党早期卓越的理论家、思想家、演说家。”(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张帆评)
后世纪念
萧楚女牺牲后,中国共产党广泛宣传萧楚女的英勇事迹,号召青年以他为学习榜样。他的“红烛”精神也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了理想信念英勇奋斗。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萧楚女烈士家属证,其内容是:“查萧楚女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奖暂行条例,发给其家属恤外,并发给此证以资纪念。毛泽东 一九五三年五月五日”
1920年和1924年,萧楚女两次在湖北省立二师(现襄樊昭明小学)任教,其住过的一间瓦房,后来被改为“萧楚女生平展厅”,并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在襄樊市政府和文物部门的支持下,昭明小学决定对原“萧楚女生平展厅”进行修缮,并扩建成一个纪念馆。2009年,萧楚女入选“100位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参考资料
萧楚女.萧楚女.2025-06-22
萧楚女.上海大学.2025-06-22
萧楚女: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2025-06-22
【南粤英烈】萧楚女: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澎湃新闻.2025-06-22
萧楚女:襄阳第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微信公众号平台.2025-06-22
萧楚女: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和领袖.湖北党史网.2025-06-22
萧楚女: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和领袖.湖北党史网.2025-06-24
萧楚女.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6-24
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萧楚女.共产党员网.2025-06-22
肖楚女.宣城市人民政府.2025-06-22
萧楚女:以"楚女"之名写文章宣传革命 引来求爱信.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6-22
萧楚女在渝“处女作”——《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萧楚女在渝“处女作”——《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2025-06-22
“谁不知道有个大麻子萧楚女,他是青年群众的明星……”.微信公众号平台.2025-06-22
《中国青年》百年史话㉕ | 《悼我们的死者》里的三位英烈故事.微信公众号平台.2025-06-22
【百年风华 · 党史回眸】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四川人大常委会.2025-06-22
师生原创故事(5)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微信公众号平台.2025-06-22
萧楚女: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人民网.2024-05-27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澎湃新闻.2024-05-27
萧楚女: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澎湃新闻.2024-05-27
萧楚女: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新华网.2024-05-27
瀵昏惂妤氩コ鐑埚+钖庝汉銆佷翰鍙�.新浪网.202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