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莲花化身

莲花化身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中由植物材料构成的仙体,具备抵御魂魄攻击及瘟疫的独特属性。其构造原料主要为莲花、荷叶或碧藕,通过金丹封存魂魄实现重生功能。

莲花化身的情节,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埃及人相信莲花可以使人复活,其《死者之书》中就记载了“将自己转变为一朵莲花”以实现复活的咒语。1922年,英国埃及学家霍德华·卡特发现了古埃及古埃及历代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四周,散落着古埃及的蓝莲。墓中还有一尊木质的图坦卡蒙半身像:底座是盛开的莲花,花瓣中涌出儿童模样的图坦卡蒙头像。这尊头像的含义就是图坦卡蒙从莲花中复活。约公元前7世纪末,人们在伊拉克尼姆鲁德发现了一枚极具趣味的椭圆印记:一名裸体儿童蹲踞现象在一朵莲花上。因此,莲上男童这个形象,先从古埃及传到两河流域,而后又传到印度。在中国,莲花化身的故事在明朝多本小说中出现。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记录哪吒莲花化身一事:“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系(丝)为胫(筋)、叶为衣而生之。”在《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以莲花化身的方式复活了哪吒,该莲花化身的身体无魂无魄,无血无肉,可以不受魂魄之术的影响,此外,“准提道人”“接引道人”两大圣人也都是莲花化身之人。在《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相关故事中,如来佛祖荷藕为哪吒做身。

基本设定

在《封神演义》中,莲花化身由荷叶、莲花、荷叶梗和金丹组成。莲花化身可以复活死者。在哪吒被复活后,太乙真人传授哪吒火尖枪,赠一对风火二轮和一块金砖外加豹皮囊,额外授予控制风火轮的灵符秘诀,配上乾坤圈混天绫下山。金丹封住了哪吒之魂,与外界完全隔绝,不阴不阳,已是超出三界五行外,与无魂之身无异,全身都是由莲花瓣儿组成的植物化身。

因为特殊的肉身材质,哪吒无魂无魄,无血无肉,百邪不侵。如殷郊的“落魂钟”,钟声能让人陷入恍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余化的“戮魂幡”,会出现黑气,攻击人的魂魄;张桂芳会“呼名落马”的法术,只要叫对手的名字,对手的灵魂就会被控制。然而这些法宝和法术,在哪吒面前纷纷失灵。原文中说:“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翻马,哪吒乃莲花化身,周身具是莲花,那里有三魂七魄,故此不得叫下轮来。”在“子牙兵取临潼关”战役中,临潼关将领卞吉竖一“幽魂白骨幡”,人从幡下走,皆不省人事。卞吉先后拿了南宫适黄飞虎、黄明、 雷震子等大将。 此术是通过对人的七魂六魄造成损害,进而达到对敌人的控制。唯有哪吒不受此幡法术影响。因他是莲花化身,却无魂魄,不同于凡人精血,所以不受魂魄之术影响。

历史来源

莲花化身的情节,在佛教文献中并不局限于哪吒,也并非只是佛教的观念,印度的婆罗门教等宗教中也有莲化的观念。莲化的观念可以推到古埃及。1922年,英国埃及学家霍德华·卡特发现了古埃及的少年“天子”(古埃及历代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在图坦卡蒙的木乃伊四周,散落着古埃及的蓝莲。墓中还有一尊木质的图坦卡蒙半身像:底座是盛开的莲花,花瓣中涌出儿童模样的图坦卡蒙头像。这尊头像的含义就是图坦卡蒙从莲花中复活。

埃及本地出产两种莲花——白莲与蓝莲。白莲在夜晚开放,因此与月亮联系起来;蓝莲在夜晚闭合,早晨从水底升起,向着太阳盛开,成为太阳的符号,与创世以及生命的延续相联系。古埃及神话认为,太阳神拉就是在莲花中诞生的。古埃也有莲神——涅斐尔图姆,形象一般为由一朵盛开的莲花形成的王冠,或者为一个戴着莲冠的青少年。古埃及人相信莲花可以使人复活,其《死者之书》中就记载了“将自己转变为一朵莲花”以实现复活的咒语,这就是图坦卡蒙陵墓中发现莲花以及莲座半身像的原因。约公元前7世纪末,人们在伊拉克尼姆鲁德发现了一枚极具趣味的椭圆印记:一名裸体儿童蹲踞现象在一朵莲花上,也可看成是儿童从莲花上雀跃而出。类似的图像在叙利亚以及南亚等地都有发现。因此,莲上男童这个形象,先从古埃及传到两河流域,而后又传到印度。在这种情形下,哪吒莲花化身的故事也就万事俱备。到了中国,莲花化身的故事在明朝多本小说中出现,包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

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记录哪吒莲花化身一事。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太阳,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李靖李靖。天王李靖。哪吒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帅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老龙无奈何而刘欣,帅知之,截战于天门之下而龙死焉。不意时雅威坛,手搭大日如来弓箭,射死石矶娘娘娘娘之子,而石矶兴兵。帅取父坛降魔杵西战而戮之。父以石矶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以惹诸魔之兵也。“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系(丝)为胫(筋)、叶为衣而生之。”

在《封神演义》第十二回中,哪吒洗澡用混天绫搅动东海,打死巡海夜叉,敖丙问责哪吒。哪吒一言不合便和敖丙打了起来,敖丙不敌哪吒,被抽掉了龙筋。十三回,东海龙王敖光准备前往南天门状告哪吒恶行,在宝德门处,哪吒将东海龙王敖光踏于脚下,更以暴力手段撕扯其龙鳞,逼迫敖光放弃上告天庭。此举彻底激怒龙族,四海龙王来到陈塘关追责李靖,哪吒为不连累父母,剖腹剔肠、剜骨肉还于李靖夫妇。殷夫人见哪吒尸骸,用棺木盛了埋葬。第十四回,哪吒托梦给母亲,让母亲在翠屏山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哪吒行宫”,使哪吒之魂依靠百姓的香火重生人形。李靖得知后,大肆破坏了行宫,打碎了哪吒金身。哪吒只能求助师父太乙真人,真人叫金霞童子把五莲池中莲花摘二枝,荷叶摘三个来。童子取了荷叶、莲花,放于地下。真人将花勒下瓣儿,铺成三才、又将荷叶梗儿折成三百骨节,三个荷叶,按上、中、下,按天、地、人。又将一粒金丹放于居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魂魄望荷莲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只听得响一声,跳起一个人来,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莲花化身。此外,“准提道人”、“接引道人”两大圣人也都是莲花化身之人。

明世德堂刊本《西游记》第八十三回中叙哪吒“莲花化身”。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肌肉痉挛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

关系设定

拥有者

哪吒

封神演义》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仙家法力玅难量,起死回生有异方。一粒朱砂归命宝;几根荷叶续魂汤。超凡不用肮脏骨,入圣须寻返魄香。从此开疆归圣主,岐周事业借匡襄。

准提道人

《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三教会破诛仙阵。通天教主曰:“你有你西方,我有我东土,如水火不同居,你为何也来惹此烦恼。你说你莲花化身,清净无为,其如五行变化,立竿见影。

接引道人

《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姜子牙兵取临潼关。正是:西方极乐无穷法,俱是莲花一化身。西方教主曰:“吾有一偈,你且听著:极乐之乡客,西方妙术神。莲花为父母,九品立吾身。

灵珠子

在《封神演义》第十一回中,姜子牙下山扶持周代太乙真人将灵珠托生。第十二回中,灵珠借李靖元配殷氏降生,得名哪吒。哪吒由灵珠子化形,只是采用了人类的精血之肉才诞生。

相关人物

哪吒并非中国本土原创,而是源自印度佛教神话,属于夜叉神的系统。佛典中也作“那吒”,梵语全名为Nalakuvara或Nalakubala,音译作那罗鸠婆、哪吒俱伐罗、哪吒鸠跋罗等,简称为哪吒。伴随着佛教在中国不断传播,本土文化对外来宗教的吸收、借鉴,以及民间信仰的更新换代,哪吒的形象也逐渐从原来的佛教背景中脱离出来,开始向中国化的方向发展。哪吒由原先凶恶、忿怒的模样演变成清秀的孩童特征。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杀龙子,剔骨肉,还于父母。牺牲自己,保全父母,完全符合大众关于“孝”的理解。可见这里的哪吒形象已经非常贴合中国本土的文化观念了。在此之后,哪吒的基本形象就已经定型:一个少年英雄神,是李靖李靖的儿子,玉皇大帝手下的战将,外貌如七岁孩童,曾闹海打死龙王太子,法宝有风火轮、火尖枪、混天绫、乾坤圈,能变身为三头六臂,神通广大,护佑四方。

文化内涵

通过莲花诞生或复活,其中隐含的关键便是莲代表的原始生命力。既然能够起死回生,莲和莲化的神就能够治病。古埃及的莲神就是治愈之神,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的哪吒信仰,其核心便是祛病除疫。古埃及的莲信仰和中国的哪吒信仰有着内在的高度相似性,其流变也有文献、图像和观念的支撑。当然,这种跨文化跨区域的联系并不是说,哪吒是古埃及传过来的神祇,而是强调哪吒象征的几个关键元素如复活、治病、莲化(莲花生)在古埃及和古印度皆有发现,它们在时空上又有传递性和承续性。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莲童:哪吒形象演变与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04-23

哪吒的法宝.光明日报.2025-04-26

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从佛教护法神到少年英雄.澎湃新闻.2025-04-23

哪吒传奇.豆瓣电影.2025-04-23

封神榜.猫眼电影.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