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内关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直刺0.5~1寸。

简介

穴名释义

取穴

精准取穴

简便取穴

本穴的精准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为12直寸。简便取穴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基于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形成,具有操作简便、便于记忆的特点。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场景。若需通过穴位进行疾病治疗,则需采用精准取穴。按压时若出现明显酸胀感,可作为内关穴定位准确性的辅助验证依据。

局部解剖

主治

操作

治疗操作

日常保健

古籍摘要

常用配伍

功能作用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治法

寒则通之或补针多留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

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腱膜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部为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静脉、正中动脉和骨间前动、静脉分布;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损伤干及骨间前神经分布。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

千金要方》:“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针灸大成》:“主手中风热,失志,胸痹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