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损干扰病毒,病毒在感染时产生的亚基因组缺失突变体,它因失去病毒复制必需片段,不能单独进行复制,必须在同型的完全病毒的辅助下,由完全病毒提供其复制必需的基因功能才能完成复制。
正文
干扰缺损病毒(DI颗粒)是指在病毒感染时产生的一类亚基因缺失突变体,它们因失去了其亲代病毒基因组中的复制必需片段,故不能单独进行复制,而必须在其同型的完全病毒的辅助下,由完全病毒提供DI颗粒已丧失的但又为复制所必需的基因功能才能复制。同时,由于DI颗粒与完全病毒竞争复制所必需的基因产物,从而可抑制完全病毒的复制。
缺损病毒
有些病毒由于缺乏某些基因,单独感染细胞时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需要其它病毒基因组或病毒基因的辅助活性,否则,即使在活细胞内也不能复制。有生物活性的缺损病毒包括4类:
1)干扰缺损病毒。又称干扰缺损颗粒(defectiveinterferingparticles,DI颗粒),是病毒复制时产生的一类亚基因组的缺失突变体,必须依赖于其同源的完全病毒才能复制。DI基因组比其完全病毒小,复制更迅速,在与其完全病毒共感染时易占据优势,从而干扰其复制。
2)卫星病毒。寄生于与之无关的辅助病毒的基因产物的病毒。基因组缺损,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它不是由其辅助病毒的基因缺失产生的,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种绝对缺损病毒,形态结构和抗原性都与辅助病毒不同,基因组很少有同源性。卫星病毒现划归在亚病毒因子的卫星之中。
3)条件缺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发生了突变的病毒条件致死突变体,在允许条件下能够正常繁殖,在限制条件下导致流产感染,也能干扰野生型病毒复制。
4)整合的病毒基因组。某些温和噬菌体和肿瘤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病毒基因组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并随细胞分裂传递给子代细胞。除非缺损的外源性RNA肿瘤病毒外,病毒整合感染的细胞没有感染性的病毒产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整合在宿主染色体的病毒基因组才能转入复制循环,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相关词条
顺式作用元件基因领域效应分子遗传学外显子松果腺分子杂交
参考链接
1、http://www.helix朝日电视台cn/archiver/tid-2721.html
2、http://scitech.people.com.cn/GB/other2137/
3、http://book.新浪com.cn/nzt/spi/gongzuo脱氧核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