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是哈佛大学下属的独立学位授予机构。学院主建筑位于使命山社区的亨廷顿大道651号和677号,内部设有实验室、教室和行政办公区域,还有作为学生生活核心场所的塞巴斯蒂安咖啡馆。学院的学生宿舍楼——沙特克国际公寓(Shattuck International House)位于公园道203号。学校拥有近500名教职员工,1361名学生,40多个研究中心。院长是安德里亚·巴卡雷利(Andrea Baccarelli)。
哈佛大学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于1913年,最初称为“哈佛暨麻省理工学院卫生官员培训部”。1922年,该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分离。2014年9月8日,美国哈佛大学宣布收到该校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捐款,由陈乐宗与胞兄陈启宗创办的中国香港晨兴基金会向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哈佛大学决定将学院易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纪念恒隆已故创办人、陈氏兄弟的父亲陈曾熙,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并列成为哈佛仅有的两个以人名命名的学院。2018年3月11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与微医控股在两会期间签约,双方在浙江省、河南省、黑龙江省等地开展了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试点研究。2025年,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母亲生育年龄或影响子女性别。
发展历程
哈佛大学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于1913年,最初称为“哈佛暨麻省理工学院卫生官员培训部”。1922年,该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分离;1946年,学院成为哈佛大学下属的独立学位授予机构。
2014年9月8日,美国哈佛大学宣布收到该校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捐款,中国香港晨兴基金会向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为纪念这一捐赠,该学院正式更名为“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其中创立晨兴基金的创始人是陈乐宗与胞兄陈启宗,两人出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均曾求学美国。陈乐宗是哈佛大学校友,上世纪70年代先后在该校公共卫生学院获得硕士及放射生物学博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8年3月11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与微医控股在两会期间签约,双方在浙江省、河南省、黑龙江省等地开展了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试点研究。2025年,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研究团队一项新研究揭示,母亲生育年龄或影响子女性别。
办学条件
规模设施
学院主建筑位于使命山社区的亨廷顿大道651号和677号,内部设有实验室、教室和行政办公区域,还有作为学生生活核心场所的塞巴斯蒂安咖啡馆。毗邻学院的哈佛康特韦图书馆(Countway Library)拥有丰富的资料,同时提供学习空间和会议室,还定期举办职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包括与治疗犬互动的放松时段。学院的学生宿舍楼——沙特克国际公寓(Shattuck International House)位于公园道203号。专业研究设施方面,学院拥有先进的实验室空间,其中包括多个专业研究设施和资源,例如用于高级多组学研究的质谱平台、下一代测序分析支持系统、营养生物标志物实验室,以及大容量自动化80℃冰箱等。
学院拥有学生1361人,研究中心数量40多个。
师资力量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拥有近500名教职员工。
专业设置
参考资料
申请方式
所有硕士及公共卫生博士(DrPH)项目的申请者均需遵循相同的两阶段申请流程。该流程适用于所有项目,无论申请者申请的是校内项目、在线项目、双学位项目还是联合学位项目。请注意,在每个申请周期内,申请者通过SOPHAS系统仅能申请一个项目。若申请博士(PhD)项目,请访问哈佛格里芬文理研究生院(Harvard Griffin GSAS)的申请网站了解具体申请流程。
第一阶段:通过SOPHAS系统申请SOPHAS是一个集中式申请平台,供包括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在内的多所获得认证的公共卫生院校使用。在SOPHAS系统中完成一份申请,即可向多所院校提交个人信息、成绩单及推荐信。需注意,只有满足以下条件,SOPHAS才会将申请材料发送至院校:
第二阶段: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招生审核收到SOPHAS系统转发的申请材料后,学院将通过邮件联系申请者。请持续关注SOPHAS平台,确保已妥善提交所有要求的材料。部分项目可能会就申请材料中的问题与申请者联系。
申请博士(PhD)项目博士(PhD)项目的申请由哈佛肯尼思・C・格里芬文理研究生院(Harvard Kenneth C. Griffi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负责管理。
对外合作
自成立以来,哈佛大学公卫学院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的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在中国累计开展重大项目20余项。2010年,哈佛公卫学院教授、美国参议院经济顾问萧庆伦教授,在盐池县开展的“创新支付”项目就曾获得国务院医改办表彰。2014年,时任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接见哈佛公卫学院院长时,还专门对哈佛公卫学院对中国卫生事业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2018年3月11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与微医控股(下称“微医”)在两会期间签约,双方在浙江省、河南省、黑龙江省等地开展的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试点研究显得尤为值得关注,当天,哈佛公卫学院院长米歇尔·威廉姆斯(Michelle A. Williams)与微医创始人廖杰远在上海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约定基于哈佛公卫学院在全球领先的公共卫生及健康理念以及微医多年来在医疗健康大数据上的积累,在乌镇、黑龙江、河南等地探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试点工作。
双方合作探索设计一种基于PPP模式、创新的激励机制、合理的资源分配、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支持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个为全科医生提供培训和AI辅助诊断、健康管理、治疗的工具;同时,双方还将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重疾筛查和预防、使用前沿的大数据分析与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结合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由于双方身份的特殊性和影响力,使得这一合作尤为引人注目。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在美国综合排名第一。哈佛公卫学院正是哈佛大学最顶尖的专业,在全美专业排名第二。美国历任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负责人中,7位有5位曾就读于哈佛公卫学院。
哈佛公卫学院之所以选择微医,首先是基于双方共同认可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早在2016年首届国际互联网医疗大会上,微医创始人廖杰远就曾提出要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这与2个月后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此外,双方得以开展合作另一个最重要原因,那就是微医8年积累的医疗健康大数据。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年初,微医在全国连接了2700多家医院和22万医生,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1亿,仅黑龙江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就实现了3800万人口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云化,构建了连续性、体系化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
2018年3月16日,七家中国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与哈佛大学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哈佛中国健康合作伙伴关系(Harvard China Health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首批成员单位。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校医院管理研究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这些合作伙伴将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教师学生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该项目的愿景在于将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有效的、可复制的、创新的政策、卫生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数据科学化转化成人们的健康和福祉。哈佛公卫学院院长米歇尔·威廉姆斯(Michelle A. Williams)出席了签约仪式,并在随后的论坛上发表了演讲。她介绍了哈佛大学公卫学院与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合作历程,以及在当前与中国同行之间的紧密联合和合作。
2022年4月22日,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1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发起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并在线举行2022年会议。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旨在通过更加坚实而多样化的合作,塑造国际高等教育和公共卫生政策领域的未来。联盟创始成员为来自五大洲的十所世界知名高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陈冯富珍与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米歇尔·威廉姆斯担任联盟联席主席会上,作为会议主办方,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发表视频致辞表示,人类健康永远不能被单独看待,而是与周围的世界紧密交织在一起。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推动多学科合作,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来解决全球重大问题。
学术研究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行政管理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是安德里亚·巴卡雷利(Andrea Baccarelli)。
参考资料
历史.官网.2025-07-25
位置与设施.官网.2025-07-25
Facts and Figures.Facts and Figures.2025-07-25
Faculty & Research.Faculty & Research.2025-07-25
李锦裳健康与快乐研究中心在哈佛大学正式揭幕.美通社官网.2025-07-25
Office of the Dean.Office of the Dean.2025-07-25
香港富豪拿下哈佛大学学院冠名.央广网.2025-07-25
数字医疗时代来临,哈佛公卫学院以科技助力中国医疗.百家号.2025-07-25
哈佛一项新研究揭示:母亲生育年龄或影响子女性别.百家号.2025-07-25
香港陈氏家族向哈佛捐3.5亿美元 创该校捐款纪录.网易.2025-07-25
专业课程.官网.2025-07-25
申请方式.官网.2025-07-25
哈佛大学公卫学院与微医签署谅解备忘录.健康界.2025-07-25
清华、哈佛联合发起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科学网.2025-07-25
研究影响.官网.2025-07-25
Mission and Vision.Mission and Vision.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