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白粉虱

白粉虱(Dialeurodes citri),又名柑橘粉虱、绿粉虱或通草粉虱,是危害桂花、柑橘、茶树、桃、柿等植物的一种害虫。

白粉虱雌成虫体长1.2毫米,黄色,覆有白色蜡粉。翅半透明,也被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分上下两部,中有一小眼相连。雄成虫体长0.9毫米,较雌成虫略小。卵长约0.2毫米,宽约0.1毫米,长椭圆形,淡黄色,基部有短柄连于叶片背面。美国白灯蛾体扁平,椭圆形,淡黄绿色,背脊稍凸,周缘多放射状白色蜡丝,并有17对小突起,约15对小刺毛,其中在虫体两端分布稍密。蛹长约1.3毫米、宽约1.1毫米,近椭圆形,淡黄绿色,较薄而柔软透明,背面有3对小疣,前后各有1对小刺毛。

白粉虱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湖南省福建省等地。根据Mound(1978)记载,温室白粉虱的天敌有蚜小蜂科(Aphelinidae)匀鞭小蜂属(或恩蚜小蜂属)(Encarsia)5种,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2种,扑虱蚜小蜂属(Prospaltella)2种;跳小蜂科(Encyrtidae)1科1种;草蛉科(Chrysopidae)1科1种(草蛉);瘿蚊科(Cecidomyiidae)1科1种。

形态特征

白粉虱成虫体白色,体长 1.2~1.5 mm,停息时翅呈屋脊状。 三龄若虫体长约 0.5 mm,扁平,椭圆形,黄绿色,四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 0.7~0.8 mm,椭圆形,黄褐色,体侧有刺。 成虫多于早上羽化,刚羽化成虫体嫰黄色,翅半透明,停息于羽化处,待翅硬后再飞到嫰叶上取食。成虫夜晚20:00~22:00 活动活跃,密集在上部嫰叶活动。 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趋性。

分布与危害

白粉虱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湖南省福建省等地。一年发生代数各地不一,在江苏、浙江一带一年发生三代,西南多达五代十国,一般以美国白灯蛾或蛹在叶背越冬。卵常散产于徒长枝的嫩叶背面,幼虫孵化后即在原叶背面定居,并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长发育,导致叶色萎黄,开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白粉虱除了危害桂花外,还危害柑橘、茶树、桃、柿、女贞蔷薇三姐妹、月季、香樟、茉莉花一串红、丁香等200多种植物。所以,当桂花和其他寄主植物混种时,危害常常特别严重。以成虫、若虫吸食汁液危害为主,抑制桂花生长发育,导致叶色萎黄,开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其中,温室白粉虱,以刺吸式口器的口针穿过植物的细胞间隙深人韧皮部取食,寄主植物被害后的症状变化以种类不同而不同。粉虱在吸食植物汁液的同时,还能分泌大量的蜜露,诱发霉污病,严重时叶片呈黑色,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大大降低了蔬菜作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

此外,白粉虱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据Dvaid(1991)报道,温室粉虱严重危害可造成温室蔬菜和观赏植物减产50%以上。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糖类,产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

而且,白粉虱成虫排泄物还会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繁殖规律及生活习性

各地不一,在江苏省浙江省一带1年发生3代,西南多达5代,一般以美国白灯蛾或蛹在叶背越冬。第一代成虫在4月间出现,第二代在6月间、第三代在8月间出现。卵常散发于徒长枝的嫩叶背面,幼虫孵化后即在原叶背面定居为害;每头雌成虫产卵125粒左右,有孤雌生殖现象,其所生后代均为雄虫。白粉虱性喜阴湿,在生长稠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方危害较重。该虫的卵期3~30天,发生极不整齐,世代重叠,因此给药剂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麻烦。

天敌

根据Mound(1978)记载,温室白粉虱的天敌有蚜小蜂科(Aphelinidae)匀鞭小蜂属(或恩蚜小蜂属)(Encarsia)5种,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2种,扑虱蚜小蜂属(Prospaltella)2种;跳小蜂科(Encyrtidae)1科1种;草蛉科(Chrysopidae)1科1种(草蛉);瘿蚊科(Cecidomyiidae)1科1种。

防治方法

(1)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重视清园工作。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开展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美国白灯蛾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联苯菊酯1000倍液、阿维菌素(7051)杀虫剂2000倍液、艾美乐30000倍液或阿克泰10000倍液等,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参考资料

桂花白粉虱.中国园林网.2024-08-26

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研究进展--《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年04期.知网.2024-08-26

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_李扇妹.知网.2024-08-26

白粉虱的危害及防治方法.搜狐网.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