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何家冲

何家冲是罗山县铁铺镇下辖村, 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村域面积为20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为55.5亩。何家冲海拔为200米,地形地貌特征为山地。村庄下辖玉塝、王塝、店口、何大湾、竹冲、小寺、大雁、新湾八个村民组。何家冲的主要宗族为何氏家族,因地处山冲,故名“何家冲”。其主要民族为汉族,户籍人口有1353人,常住人口有903人。村落布局呈现依山而居、傍水而建的特点。

何氏家族在元末明初时期为躲避战乱,由安徽庐江大规模迁徙至此地落户。何家冲村初建时,村民多为何姓,当时居住着四十八人,是在何氏家族的聚居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后姓氏增多,人口也逐渐增多。居民依山建房,在冲田上种粮,繁衍生息。何家冲村始建于明代,在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九督察行政辖区。解放后,这里先后划归罗山县彭新公社、铁铺公社。

何家冲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要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良好。2016年底,村庄人均年收入为10065元。何家冲景区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按核心景观和功能分为八个景区,即景区入口大门服务区、红军纪念馆区、何大妈农家乐服务区、红二十五军长征体验区、红军碾房民俗生活区、白果树红军长征誓师广场区、红军医疗养区、大水塘垂钓区,涵40余个景点。2005年,何家冲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大别山鄂豫皖红色旅游区中,成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2年12月17日,何家冲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地名由来

何家冲村的主要宗族为何氏家族,因地处山冲,故名曰“何家冲”。 

历史沿革

何氏家族在元末明初时期为躲避战乱,由安徽卢江大规模迁徙至此地落户。 

何家冲村在何氏家族的带领下,初建时期因村民为何姓,彼时居四十八人。后姓氏增多,人口也逐渐增多。居民依山建房,在冲田上种粮,繁衍生息。 

何家冲村始建于明代,在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九督察行政辖区。解放后,这里先后划归罗山县彭新公社、铁铺公社,现属铁铺乡。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何家冲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隶属于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隶属于罗山县铁铺镇。其西临河南信阳市 35 公里,南距湖北武汉市 130 公里,北距郑州市 340 公里。村庄距京珠北高速鸡公山出入口 8.6 公里。村域面积为20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为55.5亩。

地形地貌

何家冲海拔为200米,村子三面环山,地形地貌特征为山地。

村落格局

选址理念

何家冲村选址遵循中国传统风水思想,讲究天人合一、环境和谐的观念,外在表现为村民依山傍水而居。何氏家族为躲避战乱带领族人到达此地来定居,最终形成现在的何家冲村。村名中的“冲”字即可说明何氏家族选择此地的原因,由河流的沉积而形成的冲田,土壤肥沃,便于种植粮食。且居住环境后有大山作为屏障,前有河流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为自给自足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村落最终形成田林路网这样错落有致的格局。

空间布局

何家冲三面环山,峰峦连绵,九龙河自东向西流淌,沿岸形成小型冲积平地。村落布局呈现依山而居、傍水而建的特点。

行政区划

村庄下辖玉塝、王塝、店口、何大湾、竹冲、小寺、大雁、新湾八个村民组。

人口

人口数量

何家冲村户籍人口有1353人,常住人口有903人。

民族

何家冲村的主要宗族为何氏家族,主要民族为汉。

方言

信阳话“h”与“f”,“l”与“n”音不分,大多没有卷舌音。信阳以东大部分地区方言都有江淮官话典型的翘舌音。何家冲在村里居住的居民均使用方言。

经济

何家冲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要生产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加之何家冲拥有的丰厚的历史沉淀,现今以旅游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底,村庄人均年收入为10065元。

交通

何家冲有山店至灵山的红色旅游专线穿村而过。

主要景点

综述

何家冲景区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按核心景观和功能分为八个景区,即景区入口大门服务区、红军纪念馆区、何大妈农家乐服务区、红二十五军长征体验区、红军碾房民俗生活区、白果树红军长征誓师广场区、红军医疗养区、大水塘垂钓区,涵40余个景点。

军部旧址

位于店口组内的军部旧址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夕军部机关所在地,原属何氏祠,位于军部旧址东约300米处的何大湾内的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属民居,为何姓人建于明代。大白果树是红二十军开始长征的历史见证和标志,现今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这些保留的遗存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当年在何家冲的活动史事和历史环境。

老建筑

何家冲村留存不少老建筑,有一处院落家中悬挂一块牌匾,上面有醒目的描金大字“玉杖双辉”。从匾额下方内容看,是曾经有一位官员,赐进士出身、钦点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给村里两位老人祝寿,写下上述文字以示长寿延年。何家冲在明清两代尤为鼎盛,清光绪年间扩建部分并适当维修,后来再次修缮。灰瓦古式建筑房檐随处可见雕刻精美的传统花纹。每个房子均有一米高的石头底座,青苔,木头做的房梁和柱子。

红色景点

何家冲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农民协会。1929年建立了赤卫队。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此西撤,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鄂东北省委在此坚持斗争。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何家冲作为红二十五军军部及医院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冲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96年,何家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徐向前、李先念、刘华清、程子华、郭述申、刘震等领导先后为何家冲亲笔题词。何家冲已成为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何家冲景区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山水红星村”“豫南山水休闲乡村”。2005年,何家冲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大别山鄂豫皖红色旅游区中,成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与此同时,信阳市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以“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红军长征”“江淮抗战”为主题的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何家冲理所当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地政府在何家冲红色旅游景区项目中规划了8个功能区、40多个景点,以红色旅游为主要支撑,兼具爱国主义教育、野营观光、登山探险、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多种功能。目前,何家冲已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综合性旅游配套体系,每年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观光的游客达90多万人次。  

历史文化

传统民俗

节庆活动

何家冲村在每年的元宵节会举办花灯和舞龙活动。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 “龙灯”,不能燃烛的称 “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紧随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就像活了一样。舞龙节目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婚嫁习俗

定亲:通常由男方请媒人提媒,备礼传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后,将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若相和即回简应允,名为 “允帖”,视为正式定亲。定亲后,男方或男女双方设宴谢媒,备礼相送,谓之 “喝定亲酒”。婚约既定,不能更改,遇节日和红白大事还要相互往来。

择吉:俗称 “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请求婚期。先请阴阳先生算出吉日,忌单日、晦日,尚双月双日,以花朝节和腊八节的日子最多。选好后,用红纸写上喜日,备礼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若无异议,双方着手各项婚事的准备。

备婚:男方修建新房,装饰室内;女方购置嫁妆。嫁妆有 “全嫁”“半嫁” 之分。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 “四季兴旺” 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 “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

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潢川县南部在迎亲前两日,过礼必有 1 只公鸡,女方须回 1 只母鸡;而县北部则分别为公鹅、母鹅。商城县在迎亲前日,男方要在自家院中进行 “暖轿” 仪式,晚上宾客满座,喝 “暖房酒”。新县等地,新婚前夜由牵娘睡在新床上 “暖床”。

迎娶:迎亲的时间在凌晨或清晨。是日,男家洞房、中堂、门、窗及树干张贴大红 “囍” 字,有正贴和倒贴,倒贴者取 “喜到” 之意。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新娘则请儿女双全的妇女 “开脸”(用两根线绞除脸上汗毛),穿戴整齐,头顶 “裕头” 后入轿。入轿方式为:由新娘兄长背上轿。轿至男家,红毡铺地,新娘由牵娘相扶出轿,沿红毡至中堂行礼。入婆家门时,新娘要跨过马鞍,并授以 “宝瓶抱子”,意味着日后生活稳定、平安。

闹房:通常在婚礼的晚上进行,有的延续数日。闹房时,“三天无老少”,允许长辈、平辈、小辈亲朋和宾客嬉闹,皆无禁忌。年轻人闹房最为活跃,多出些稀奇古怪的难题和游戏让新人回答或完成,引人发笑,以此捉弄新人,而新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有的地方闹房时,新娘要挨个点烟、敬酒,敬到谁都不能 “装孬”,敬到什么时候就喝到什么时候,这种 “闹房酒” 常常喝醉方休。由于闹房气氛热烈,整日整夜不歇,新人经此一阵常常精疲力尽,有的甚至累倒、病倒。

丧葬习俗

出殡前,请道士做斋、和尚念经,超度亡魂。仪式中模拟阴间阎府种种酷刑,请道士一一破除,以拯救亡魂免遭阴间之苦;将纸扎的金银山、楼宅亭阁、佣人仆役、车马服饰、望乡台等焚化,供亡人在阴间使用。同时举行 “堂祭”,由丧主或司礼哭诉祭文,追述亡人生平事迹和德行。官绅之家为取吉祥,对此仪式极为重视,往往设大型道场,搭祭坛、祭棚,念经数日:小礼 1 日,大礼 3、5、7 日不等,耗费无数。1、3、5 日的不树幡,只挂各种神像;7 日斋的要树大幡,道士按八卦和二十八宿方位仪式,意为 “上天进表”。

做斋最后一日,在空地上铺一层柴草,将死者所用衣物付之一炬。出殡通常在亡后 3 日,富者有 “五七”、百日、三年出殡的;拘忌风水者,有停棺数十年不葬的。

出殡之际,亲友全体举哀。助丧者将 “牢盆” 举起,让丧主头顶片刻后摔碎于地,随即起棺,鞭炮、鼓乐齐鸣。孝匾、挽联、挽障与执法器的道士、和尚、风水先生及吹打乐班先导,丧主手持招魂幡或手捧亡人遗像 “拽纤”(长约 4 丈的白布一头束于丧主头上,另一头搭在棺头)随后而行。抬棺者 8 人,俗称 “八仙”。途中亲友设路祭,须停棺受祭,孝子陪拜叩谢。

坟地位置由阴阳先生确定。葬前打井坑,须一次挖成。棺至后,先绕坟坑 3 周,再由丧主在坑内略躺片刻,谓之 “暖坑”。坑内撒五谷,将一定数量的陶、石器、钱币等随葬,俗称 “散财”。棺落坑时小头朝前(方向一般为东南)、大头朝后,由风水先生 “分经调向” 定好棺位,然后用生石灰填筑、封土。

亡人安葬后,还要举行各种祭奠活动:3 日内,每日夜晚亲眷到坟上送火把;第三日孝眷到坟前摆祭、“接土圆坟”。

从亡人死亡之日起,每 7 日为一期(即 “一七”),家人需到灵前焚香化纸。“五七” 时,到坟前烧纸,并将纸制的人、马、屋及生活用具烧掉。孝子在 “五七” 之内(光山县等县为百日内)不能理发剃须,不穿红戴绿,不赴喜宴,名曰 “囚七”,意为替亡人 “坐牢”。

下葬后,将亡人灵牌按男左女右安置在供桌上,每日早晚一炉香、中午供饭,直至满周年。周年时,焚香、化纸,亲友参加祭奠。孝子为父母守孝 3 年,伯叔兄弟和夫妻之丧为 1 年。服孝期间,男子穿白鞋 3 年,女子穿白鞋 8 个月。3 年内,头年春节不贴春联,只贴菱形白纸,子孙不外出拜年,近族人家不贴红联,亲朋在正月十五前后为亡灵拜新年、烧 “新年纸”;第二年贴黄或蓝色春联,第三年贴紫或绿色联,3 年后方可贴红联。满 3 周年时,隆重祭奠后焚化灵牌,孝子除孝服、脱白鞋。

非遗项目

皮影戏

何家冲皮影的影人由牛皮制成,有别于北方皮影。其演出班社俗称 “一担箱”,一般由 8 个人组成,全箱(道具)为 120 套剪影,用一块长 6 尺、宽 3 尺的白布作影幕,每个影人有三根竹竿支撑。表演时,乐手在幕后既伴奏、又配音、还要伴唱。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唢呐锣鼓,最有特点的是它的唱腔 —— 不局限于某种戏曲音乐,还融入了豫南的山歌、民俗音乐、灯歌等多种形式,因此唱腔选择相当宽泛,也使得它更贴近群众。

剪纸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舞龙

何家冲村在每年的元宵节会举办花灯和舞龙活动。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 “龙灯”,不能燃烛的称 “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紧随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就像活了一样。舞龙节目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 “龙灯”,不能燃烛的称 “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就像活了一样。民间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物产美食

物产

何家冲村有生产豆腐的纯手工作坊,豆腐的制作工艺过程主要有清选、浸泡、磨浆、滤浆、煮浆、凝固、成型等。此外,何家冲村有传统的人工炒茶工艺:村民将炒茶所用的铁锅内嵌在用水泥砌成的三边方槽中,锅呈 25-30 度倾斜,使炒茶更为方便。炒茶的过程一般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用的扫把用孟宗竹扎成,长 1 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 10 厘米。

美食

根据季节的不同可将茶叶炒制成春茶、夏茶、秋茶,或出售或自己食用。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入村路线.入村路线.2025-08-03

何家冲村.何家冲村.2025-08-03

请收藏!信阳发布2024精品旅游线路(县域①).今日头条.2025-08-03

节庆活动.节庆活动.2025-08-03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2025-08-03

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5-08-03

村落选址.村落选址.2025-08-03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2025-08-03

河南这个古村落曾是“状元村”,如今成“学霸孵化器”!全村共用一扇大门出入,秩序感拉满 | 寻镇中原·四极小镇之长竹园乡③.今日头条.2025-08-03

物产美食.dmctv.2025-08-03

省财政安排8700万元 助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河南省人民政府.2025-08-03

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公布 河南21村入选.网易.2025-08-03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的通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