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具体,通俗易懂,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简明生动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凝重的历史百科全书。文学家用他们深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不懈的追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色彩。纵观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学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创造这些瑰宝的文学家,不断把中国文学不断推向巅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对我国古代及近代文学家进行了客观介绍,并对他们的文学造诣和代表作品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做了精彩的介绍。
内容简介
“图说历史丰碑”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李默主编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就是其中一本。
作者简介
李默,原名李亚平。万宁市人。198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1973年赴海南国营英州林场插队务农,后历任广东省旅游局干部,广东旅游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副编审。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浪迹天涯》、《天上人间》、《风景》等。散文《人生该灿烂》获广东省作协第七届新人新作奖,《驼玲,摇出潇洒风采》获2014年《羊城晚报》佳作奖
图书目录
贾谊作《吊屈原赋》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l
毛亨传毛诗学
枚乘作《七发》
司马相如病逝
《盐铁论》编成
《急就篇》编成
扬雄作《反离骚》
扬雄作《甘泉》、《羽猎》、《长杨》赋
《太玄经》成书
扬雄作《剧秦美新》
卫宏传《诗序》
梁鸿作《五噫歌》
袁康撰《越绝书》
崔寔著《政论》
《古诗十九首》与所谓苏、李酬答诗完成
曹氏父子文学成就焕然
建安七子主导文坛发展
鲁褒作《钱神论》以讥时
《拾遗记》作者去世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作《桃花源诗》
裴松之注《三国志》
刘义庆编著《世说新语》
王俭上《七志》
文学家江淹逝世
文学家刘峻去世
陆法言编《切韵》
《逸周书》撰成
王继《野望》显示唐律诗成熟
唐代大诗人李白醉逝
崔作《黄鹤楼》
张志和作《渔歌子》
白居易作《长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作《与元九书》
韩愈作《师说》
诗人元撰《承旨学士院记》
蒋防作《霍小玉传》
王建作《宫词》
李商隐作《无题》诗
徐、徐解《说之解字》
罗隐论明君
秦观著《蚕学》
秦观作《淮海集》
贺铸作《青玉案》
李清照作《声声慢》
岳飞作《满江红》
黄裳编《天文图》
吴文英作《梦窗词》
文天祥作《正气歌》
马致远作《汉宫秋》
白朴作《梧桐雨》
郑光祖作《迷青琐倩女离魂》
张养浩作《潼关怀古》
张养浩撰《三事忠告》
欧阳玄著《至正河防记》
丘洛著《大学衍义补》
李玉领导苏州派
诗人叶病逝
章太炎重订《书》
郭沫若创作《屈原》等历史剧
序言
《图说历史丰碑》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分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隋。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国就是四大古国之,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人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的全面现代化。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图说历史丰碑\u003e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u003c图说历史丰碑),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本丛书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图说历史丰碑)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咀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