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是指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根据意愿填报的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20世纪的高考使用的是传统的录取方式,以纸介质为媒介,进行手工管理。恢复高考之后,最初实行的都是高考前填报志愿方式。2001年,全国高考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基本建成。2005年,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开始推进,志愿填报形式由考前报志愿向考后估分报志愿及梯度志愿再向知分、知线报志愿及平行志愿的转变。
高考志愿填报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
历史沿革
20世纪的高考使用的是传统的录取方式,以纸介质为媒介,进行手工管理。恢复高考之后,最初实行的都是高考前填报志愿方式。1955年,专业志愿从最初的3个增至7个,并强调根据考生所填志愿、是否愿意接受分配来进行逐次审查录取,不愿服从分配者不做分配,当年报到率高达98.07%。1956年,为成绩合格的考生安排了第二次选填志愿、再次审查录取,剩余缺额在考生自愿基础上予以计划分配。
2001年,全国高考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基本建成。2005年,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开始推进,使招生录取工作更加便捷,加强了招生过程的公开性,优化了对招考环境的综合治理,志愿填报形式由考前报志愿向考后估分报志愿及梯度志愿再向知分、知线报志愿及平行志愿的转变。
分类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2025年,全国29个省份已实施新高考模式。新高考志愿填报用“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方式,取代了以往的“院校+专业”志愿。
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顺序志愿,也称梯度志愿,有三个特点:一是同批次填报的几所院校之间按先后自然顺序形成层级关系,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志愿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二是投档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即投档时,按考生第一志愿排序,然后依据考生投档分数,按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三是“多轮投档”。如果考生第一志愿未能投档,或投档后被高校退档,可等待第二志愿即第二轮投档。如果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院校在一志愿投档后有计划不满额的情况,考生投档分数又能满足第二志愿院校投档条件,则投档,否则只能等待第三志愿即第三轮投档,这要看第三志愿院校在第二轮投档后有无缺额的情况而确定,以此类推。
按四川省为例,四川省2016年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模式分为顺序志愿模式和平行志愿模式,普通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和体育类本专科批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普通类本专科提前批和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艺术类本专科批实行顺序志愿模式。
相关概念
分数线
录取批次
志愿填报
准备工作
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了解国家需要、了解个人情况、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招生政策。
了解国家需要。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立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体现个人成长价值。
了解个人情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
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注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初选方案
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同时注意选好保底志愿。
优化完善
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虽然等同于同一个志愿,但是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正式填报
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时间安排
填报截止时间
各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各不相同,以下为按照四川省2023年列举:
普通类。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5日17:00。对口招生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
艺术体育类。艺术体育类考生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且公布各类专业招生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后,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按本科、专科层次一次性在网上填报。
录取
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
录取工作
录取模式
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录取批次
按照四川省2023年为例,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共5个批次。
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分别设置1个第一志愿和2个平行第二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调配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批、对口招生本科和专科均设置9个平行的第一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调配志愿。
退档风险
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被高校退档的考生不影响考生后续批次录取。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支持服务
填报咨询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部层面,每年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办“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参加,通过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和服务。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为考生编写多种形式的志愿填报服务材料,包括高校招生计划查询、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志愿填报办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专题讲座、视频直播、开通咨询电话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展现场咨询、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在线直播等活动,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学会面向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培训,及时提供相关部门和高校权威宣传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安排等信息,并组织教师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服务。考生可以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等渠道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方面,教育部2024年首次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推出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海量数据系统集成,进行个性化匹配推荐,从专业、就业、职业等多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
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订,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主要查询途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
参考资料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教育部网站.2024-01-21
恪守与突破:70年高校考试招生发展的中国道路.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4-01-21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胶东在线.2024-01-21
朱沛沛 刘海峰|70年回眸:高考制度的创立与新时代变革.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高教研究.2024-01-21
45个平行志愿怎么填?高考志愿填报全解析.今日头条.2025-06-25
详解四川高考录取:顺序志愿模式强调了第一志愿的重要性.四川省人民政府.2024-01-23
高考录取指导:各类高考分数线详解.运城学院.2024-01-23
本科提前批录取开始了 三种状态可查招录进展.株洲晚报数字报.2024-01-23
事关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录取顺序,权威解读来了!.德昌县人民政府.2024-01-21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启动.人民网-腾讯网.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