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菲律宾语:Unibersidad ng Pilipinas,缩写:UP),是菲律宾规模最庞大的国立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截至2025年,菲律宾大学由八所附属大学和一所自治学院组成,遍布菲律宾群岛的17个校区。截至2025年11月,学校有专业586个,教职工5238人,学生50849人。学校已培养出1位普利策奖得主、2位普利策奖入围者、40位国家科学家、44位国家艺术家、8位国家社会科学家、6位菲律宾共和国总统、16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等。现任校长为安杰洛·阿祖拉·希门尼斯(截至2025年10月)。
1908年6月18日,菲律宾大学根据菲律宾议会第1870号法案成立;1909年,该校在马尼拉市中心的伊萨克·佩拉尔街(现联合国大道)和帕德雷·福拉街交汇处创办并正式开学;1948年,学校的大部分校园从马尼拉校区迁至奎松迪利曼的一个更大的校区。1968年,学校在三个校区拥有28所学院,此外还有5所区域性学院。1972年,学校进行改组,部分学院获得自主权;1979年,菲律宾大学米沙鄢群岛校区获得自治权,董事会将其作为国家渔业中心。1985年,迪利曼校区被宣布为自治校区。在此期间,学校还陆续设立了碧瑶学院、宿务学院、塔克洛班学院、克拉克空军基地学院及邦板牙省圣费尔南多分校。1995年,学校新增两所成员大学:菲律宾大学开放大学和菲律宾大学明达瑙分校。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学校所有组成单位的物理基础设施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以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2002年,菲律宾大学碧瑶分校获得成员大学地位;2008年,学校庆祝建校一百周年;同年,第9500号共和国法案《加强菲律宾大学作为国立大学地位的法案》签署成为法律,确立了菲律宾大学作为菲律宾国立大学的地位。2010年,菲律宾大学宿务分校也获得成员大学地位;菲律宾大学被重新定义为由成员大学组成的菲律宾大学体系。2019年,学校国际多学科团队发现新人类物种“吕宋智人”。
2017年起,学校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榜单。2018年,排名升至第156位。2019年,首次进入该榜单前100位。2020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亚洲大学排名中,在489所大学中位列第65名。此外,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菲律宾大学位列第356位,同时保持菲律宾国内高校榜首位置。202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菲律宾大学排在第336位。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1908-1909年)
1908年6月18日,菲律宾议会通过《1870号法案》,正式创立菲律宾大学(简称UP)。该校的建立源于公共教育部长威廉·摩根·舒斯特向菲律宾议会上议院菲律宾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建校初衷是满足菲律宾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提供医学、法律、工程及应用科学领域的专业教育。
《1870号法案》授权总督在“马尼拉或其认为便利的任何地点”设立大学,规定学校需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文学、哲学、科学、艺术领域的高等教育及专业技术培训,且不受学生年龄、性别、国籍、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限制。据菲律宾大学《第1号公告》记载,该校被视为“过去十年来为菲律宾群岛建立完整教育体系所做努力的必然成果与顶峰”。
1909年,菲律宾大学首次在马尼拉市中心的伊萨克·佩拉尔街(现联合国大道)和帕德雷·福拉街开学,初期设有多个学院,部分学院早于建校前已存在。
早期发展(1910-1935年)
1910年,学校新增兽医学学院、工学院、法学院,以及位于拉古纳省洛斯巴尼奥斯的农学院(该学院始建于1906年)。首任校长默里·辛普森·巴特利特提出“菲律宾人的大学”愿景,强调学校“由民众资金支持”,章程由民众代表制定,“希望建立在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之上”。
1915年,律师伊格纳西奥·比利亚莫尔当选校长,成为首位领导该校的菲律宾人。在其任期内,学校新增多个教学单位,包括音乐学院、大学高中、教育学院及宿务市初级学院。1935年,菲律宾著名雕塑《Oblation(献祭者)》被安置在马尼拉校区。该雕塑由国家艺术家吉列尔莫·托伦蒂诺创作,灵感源自其对何塞·黎牙实比博士《最后的告别》第二节的解读。
二战后变迁(1940年代-1960年代)
二战期间,菲律宾大学位于马尼拉、洛斯巴尼奥斯、宿务及怡朗的多栋建筑遭到破坏。1947年,通过《第94号行政命令》,菲律宾总医院正式成为菲律宾大学的一部分。1948年,在校长比恩韦尼多·冈萨雷斯的主持下,学校主体从马尼拉校区迁至奎松迪利曼区的更大校区。
1950至1960年代,菲律宾大学从“美国人对菲律宾教育愿景的产物”转变为“强烈民族主义的堡垒”。校长维森特·辛科维护了学校在共产主义恐慌和党派政治中的独立性,校长卡洛斯·P·罗慕洛则引入菲律宾民族主义、学生行动主义及教师异议制度。1968年,即建校60周年之际,学校在三个校区拥有28所学院,此外还有5所区域性学院。
动荡与抗争(1970-1971年)
1970年初至1971年,菲律宾大学经历“第一季度风暴”,学生的自由与行动精神与日益抬头的独裁统治形成对抗,1971年“迪利曼共和国”演变为“迪利曼公社”。1970年1月至2月,校园成为激进学生与警察的对峙场地,学生抗议国家局势恶化,全面封锁校园并控制设施,警方多次试图突袭均未成功。后来在校长埃德加多·安加拉任期内,迪利曼校区的帕尔马大厅和大学大道再次出现学生封锁行动,此次抗议针对学费上涨。“第一季度风暴”所体现的民族主义与行动精神在此后数十年间持续影响学校,使其成为批判性思维与言论自由的堡垒,以及弱势群体的庇护所,“服务人民”的口号随之兴起,以反对国家威权主义与外国对菲律宾事务的干涉。
发展与扩张(1970年代-1990年代)
即便在独裁统治时期,学校仍持续发展扩张,建立多个以发展为导向的项目与机构。校长罗慕洛任期内,迪利曼校区新增小型工业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亚洲劳动教育中心(现劳动与产业关系学院),洛斯巴尼奥斯校区新增乳制品培训与研究所。不同校长任期内均有新机构设立,涵盖农业、社会服务、经济、渔业、海洋科学、生物技术、地质、物理等多个领域。根据1972年11月20日颁布的第52号总统令,菲律宾总统授权董事会将菲律宾大学设立为大学管理系统,以便在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最高学术卓越标准的同时,更有效地成为国家发展的工具,涵盖教育、艺术、文学和人文科学概论领域。这一重组通过保留机构的统一性和学术诚信实现,同时允许下放权力并确保各组成单位的自治权。洛斯巴诺斯校区作为亚洲农业中心,成为该系统的首个成员。1972年11月21日,董事会在第828次会议上批准了这一重组,于1973年1月1日生效。
1970年代中期,菲律宾大学发展为多校区大学:1973年洛斯巴尼奥斯校区获得自治权,1977年马尼拉健康科学中心获得自治权,1979年米沙鄢校区获得自治权;同年5月31日,董事会在第914次会议上设立了菲律宾大学米沙鄢分校(伊洛伊洛),作为国家渔业中心。1985年,迪利曼校区被宣布为自治校区(追溯至1981年生效)。此外,学校还设有碧瑶学院、宿务学院、塔克洛班学院、克拉克空军基地学院及邦板牙省圣费尔南多分校。
菲律宾大学(UP)利用其资源和专业知识,为受1990年特大地震和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历史性喷发影响的社区和地区提供援助。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菲律宾大学通过“奉献精神团”(Ugnayan ng Pahinungod,又称“Oblation团”),借助志愿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化了其为国家服务的传统。该校还致力于推动菲律宾大学教育的普及化,于1995年新增两所成员大学:菲律宾大学开放大学和菲律宾大学明达瑙分校。
21世纪以来
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学校所有组成单位的物理基础设施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以满足信息时代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些改造包括:改善互联网和WiFi设施,以增强各组成大学内部和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图书馆自动化;在线进行学术和行政流程;以及建设和完善被视为经济发展驱动力的科技教学和研究设施及实验室。学术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加强,包括师资支持、学生援助和无障碍设施的改善,以及对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激励。大学的通识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对“Tatak UP”的理解,并根据21世纪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条件不断进行审查和修订。
2002年,菲律宾大学碧瑶分校获得成员大学地位;2008年,学校庆祝建校一百周年;同年,第9500号共和国法案《加强菲律宾大学作为国立大学地位的法案》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修订了第1870号法案,确立了菲律宾大学作为菲律宾国立大学的地位。随着这项法案的签署,2010年,菲律宾大学宿务分校也获得成员大学地位;菲律宾大学被重新定义为由成员大学组成的菲律宾大学体系。2019年,由学校副教授领导的国际多学科团队发现新人类物种“吕宋智人”。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5年11月,菲律宾大学共有学生50849人,提供586个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其中248个属于科学与工程专业,31个属于农业与渔业专业,100个属于社会科学专业。此外,该校还提供93个艺术与文学专业,83个管理专业和29个教育专业。截至2022年12月31日,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CHED)已宣布该大学的41个学术单位为卓越中心(COE),另有5个单位被宣布为发展中心(COD)。
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UP Diliman)位于奎松,开设了该校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其校园占地广阔,内有潟湖与开阔场地。该校的国家科学综合体(National Science Complex)下设多个教学与研究机构,产出了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多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菲律宾大学菲律宾基因组中心(UP PGC)便是其中之一。该中心在菲律宾新冠病毒检测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参与研发了本土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迪利曼分校还设有韧性研究所(UPRI)及其灾害风险reduction与管理项目“菲律宾全国灾害评估系统”(UP NOAH)。该研究所与社区合作开展培训项目,助力社区提升灾害应对准备能力。除理工科与艺术类学科外,迪利曼分校还拥有菲律宾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UP CWGS)。该中心是菲律宾国内推动妇女及LGBTIA+群体权益与赋权的开创性研究及倡导机构。
学院组成:
截至2025年
菲律宾大学洛斯巴诺斯分校(UPLB)位于马尼拉以南的拉古纳省,坐落在马基林山山麓。该校在农业、林业、环境管理及兽医学领域位居领先地位,享有广泛认可。校内设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研究所(UPLB BIOTECH),该机构持续开展农业、环境及健康生物技术研究,研发出多种对农民切实有用的替代技术与产品。洛斯巴诺斯分校是东南亚地区农业研究生教育与研究中心(SEARCA)的创始成员之一。该中心旨在推动与合作机构的协同合作,提升本地区农业、环境及自然资源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水平。
菲律宾大学马尼拉分校(UP Manila)位于菲律宾首都,是该国健康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该校设有国家卫生研究院(UP NIH),院内专家开展的研究催生了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及医学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
马尼拉分校下辖菲律宾大学总医院(UP PGH),这是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公立三级医院,为各阶层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在新冠疫情高峰期,该医院作为新冠病毒定点转诊医院,全力开展救治工作。其创办的“遏制新冠死亡”系列网络研讨会,是菲律宾首个且唯一聚焦一线医疗人员的医学研讨会系列,凭借突出贡献,于2022年荣获国际商业传播协会(IABC)金笔奖荣誉奖。马尼拉分校的护理学院是世界卫生组织护理发展区域合作中心。同时,该校公共卫生学院承办菲律宾热带医学项目(TROPMED Philippines),该项目是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下属的公共卫生、医院及环境与职业卫生区域中心。
学院组成:
截至2025年
菲律宾大学米沙鄢分校(UP Visayas)的校区分布在菲律宾中部群岛的三个区域。该校在渔业、水产养殖及海洋科学教育与研究领域权威地位显著,设有多个研究机构,针对菲律宾的群岛地理特征开展相关研究。这些机构包括咸水水产养殖中心、淡水水产养殖站、巴坦海水养殖站及海洋生物站。
除海洋研究外,米沙鄢分校还积极致力于米沙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近期,该校设立了菲律宾大学菲律宾基因组中心米沙鄢分部,为当地人员提供新冠病毒检测所需样本采集培训,并在该地区开展病毒检测工作。
菲律宾大学开放大学(UPOU)毗邻洛斯巴诺斯分校,是菲律宾首个虚拟大学。该校为菲律宾国内及海外因个人或职业原因无法参与传统面授课程的学生,提供优质的远程教育。在新冠疫情高峰期,开放大学向菲律宾大学其他分校及各类教育机构分享了其开展虚拟教学的丰富经验。
开放大学在菲律宾全国设有10个学习中心,并运营一个虚拟学习中心,开设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学术专业超过31个。
菲律宾大学开放大学的学院组成:
截至2025年
菲律宾大学明达瑙分校(UP Mindanao)的设立,是菲律宾大学在该国第二大岛屿确立办学presence的重要举措。该校依据法律创办,旨在为当地民众提供公平获取优质教育的机会。校区开设人文科学概论、自然科学、建筑学、食品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随着运动科学、医学及工程学等专业的增设,明达瑙分校致力于培养能够成为该地区领军人才的毕业生。该校还设有菲律宾大学菲律宾基因组中心明达瑙分部,为菲律宾南部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菲律宾大学碧瑶分校(UP Baguio)坐落于马尼拉以北的科迪勒拉地区,地处一座山城的核心地带,位于长满松树的山丘之上,是科学、数学、社会科学及人文领域的顶尖学府。该校通过科迪勒拉研究中心(CSC),持续开展治理与发展、地方文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民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陈列于校区内的科迪勒拉博物馆,为菲律宾北部原住民社区文化传统与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提供了助力。
菲律宾大学碧瑶分校的学院组成:
截至2025年
菲律宾大学宿务分校(UP Cebu)是菲律宾大学系统在中米沙鄢群岛地区的旗舰分校。该校于菲律宾大学1908年创办十年后成立,2010年经校董会批准成为自治单位,2016年升格为成员大学,成为菲律宾大学系统的第八个组成单位。宿务市地区正积极发展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热点区域,因此宿务分校重点强化其商科与信息技术专业。2007年,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认定该校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卓越中心。
菲律宾大学宿务分校的学院组成:
截至2025年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1月,菲律宾大学有教职工5238人。
截至2025年5月9日,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的教职员工总数3088人,其中正教授283人、副教授308人、助理教授766人、讲师273人、教授研究员13人、研究教授4人;另有讲师1227人、荣誉教授72人、兼职教授22人、教练86人、附属教职人员21人、访问教授13人。
截至2025年11月,洛斯巴诺斯分校有教职工7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9月,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学位授予单位共26个(UPDEPPO计为1个单位),艺术与文学集群5个、管理与经济集群8个(UPDEPPO计为1个单位)、科学与技术集群7个、社会科学与法律集群7个(含非学位授予单位CIS);开设学术项目268个,包括本科生项目77个、辅修项目10个、学士前后证书与文凭项目24个、硕士项目105个、博士项目50个、法学博士项目1个、文学学士-文学硕士荣誉项目1个。
教学建设
本科课程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截至2025年
其他课程
截至2025年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1月,迪利曼分校有5个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
洛斯巴诺斯分校有18个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
马尼拉分校有16个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
米沙鄢分校有7个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
碧瑶分校有1个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
宿务市有2个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
科研成果
2020-2024年间,迪利曼分校有科研或创作工作量学分的教职员工2380人;研究、推广与专业人员(REPS)578人;外部资助项目345个,OVCRD研究资助项目391个,OVCRD管理项目49个;科研经费总计5909959504.03菲律宾比索,其中外部资助5369740606.89菲律宾比索、OVCRD资助116668710.60菲律宾比索、OVCRD管理423550186.54菲律宾比索。
学术资源
作为图书馆管理部门所在地,主图书馆位于学术广场中央的冈萨雷斯楼内。主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社会科学类文献、标准参考资料、国内外连续出版物、菲律宾大学文献及其他特藏文献。图书馆的纸质及非书资料馆藏,得到了涵盖多学科、技术先进的电子数据库(含光盘数据库与网络数据库)的补充与更新,这些电子资源可在菲律宾大学系统内全程访问。
截至2023年
截至2023年
校园环境
律宾大学(简称UP)是该国的国立大学。这所顶尖高等学府始建于1908年,如今已发展为一个大学系统,由8所组成大学和1所自治学院构成,校区遍布菲律宾群岛,共17处。截至2020年,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已将该校41个教学单位认定为“卓越中心”,另有5个教学单位被认定为“发展中心”。如需了解各教学单位及其开设项目的详细清单,可点击此处查询。
菲律宾大学系统会通过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定期发布学校最新动态,YouTube和TikTok平台上也有关于学校的视频内容。此外,公共事务副校长办公室及学校其他单位的出版物会在Issuu上发布,Instagram则会更新学校近期活动及历史时刻的照片。
迪利曼校区开设的本科与研究生学位项目数量最多,其学生人数约占菲律宾大学系统总人数的50%。该校区主校区位于奎松,面积493公顷,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教育创新与技术区域中心便设于此。除此之外,迪利曼校区还负责管理邦板牙省的延伸项目(UPDEPP),该项目位于克拉克经济特区内,距离马尼拉北部不到20公里。
洛斯巴尼奥斯校区位于拉古纳省,距离马尼拉南部约65公里,是菲律宾在农业、林业和环境管理领域公认的领军院校。由于地处马基林山山麓,且在相关领域拥有专业优势,该校区设有两个国际研究机构:国际水稻研究所,以及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农业研究生学习与研究区域中心。作为森林保护领域的先驱,洛斯巴尼奥斯校区负责管理面积达4244公顷的马基林山森林保护区。
马尼拉校区是健康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术机构,菲律宾国立卫生研究院和菲律宾大学菲律宾总医院均设于此,后者是该国规模最大的公立三级医院。马尼拉校区护理学院是世界卫生组织护理发展区域合作中心,公共卫生学院则是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区域网络的公共卫生区域中心。此外,该校区还在吕宋岛(奥罗拉省巴莱尔)、米沙鄢群岛(莱特省帕洛)和棉兰老岛(南哥打巴托省科罗纳达尔)设立了健康科学学院的延伸校区。
米沙鄢校区在伊洛伊洛省设有三处校区,分别位于伊洛伊洛市、伊洛伊洛和米亚高,是菲律宾在海洋科学教育与研究、渔业及水产养殖领域公认的权威院校。其研究工作得到多个设施的支持,包括半咸水水产养殖中心、淡水水产养殖站、巴坦海水养殖站和海洋生物站。同时,该校区还是西米沙鄢农业与资源研究发展联盟的基础机构。除专注于科学领域外,米沙鄢群岛校区还将米沙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列为重点工作。
开放大学是菲律宾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领域的先驱机构。其运营总部位于拉古纳省洛斯巴尼奥斯,但本质上是一所虚拟大学,主要为国内外因个人或职业原因无法就读传统院校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在开放大学,学生可根据自身节奏和便利程度灵活学习。该校在菲律宾全国设有10个学习中心和19个考试中心;针对海外学生,还设有虚拟学习中心以解决其学业问题,海外学生的考试可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或在菲律宾驻外领事馆完成。
棉兰老岛校区是菲律宾大学系统在棉兰老岛唯一的组成大学,其核心使命是为棉兰老岛居民提供公平获得优质菲律宾大学教育的机会。该校区开设的学术项目涵盖人文科学概论、建筑学、数学、食品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作为一所研究生院校,它提供研究型博士学位,以及管理学、食品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体育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生学位。其发展规划重点包括增设新的学术项目和学院,如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医学院和工学院,以支持棉兰老岛在体育、健康、技术和生物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发展计划。通过这些举措,该校区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公共服务型大学,为菲律宾的发展贡献力量。
碧瑶校区于2002年正式成为菲律宾大学系统的组成大学,是菲律宾北部在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概论领域的领先院校。通过其研究机构——科迪勒拉研究中心,碧瑶校区聚焦于科迪勒拉地区、北吕宋及卡加延河谷的文化传统保护,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助力。
宿务校区前身为米沙鄢校区的一处分校区,2010年9月成为菲律宾大学校长办公室下属的自治学院。授予其自治权,旨在更好地满足所在地区的需求——该地区正积极发展成为直接投资和外国投资的重点区域,因此宿务校区将加强信息技术与商业相关项目作为核心工作。2016年,宿务校区正式成为菲律宾大学系统的组成大学。
塔克洛班校区前身为米沙鄢校区的一部分,2023年升级为菲律宾大学校长办公室下属的自治学院。该校区设有4个学术部门,开设10个本科专业,包括文学、媒体艺术、心理学、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会计学专业和管理学,同时开设环境科学与管理领域的2个研究生专业。此外,校区还设有莱特-萨马遗产中心和区域环境信息系统(REIS)实验室。
校园文化
使用的印章是在1913年2月25日第77次会议上由董事会批准的。它显示了一只展开翅膀的鹰,站在一个带有三个图标(分别代表大学的三个专业领域:农业、工程和医学)的盾牌上。环绕在周围的圆形带上刻有“菲律宾大学”字样(顶部)和“1908”(底部)。
校徽以鹰为主导物体,包括各个专业领域的图标,忠实象征着大学的追求——知识领域的最高水平以及对国家的承诺。国家大学的象征理应受到应有的严肃关注。
行政管理
校董会
截至2025年
执行委员会
截至2025年
成员大学院长
截至2025年
杰出校友
截至2025年,学校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包括1位普利策奖得主、2位普利策奖决赛选手、40位国家科学家、44位国家艺术家、8位国家社会科学家,以及菲律宾17任总统中的6位、最高法院28任首席大法官中的16位、24任参议院议长中的14位、27任众议院议长中的14位。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医生、律师、工程师、教师在国内外服务,以及数十万其他学术领域的毕业生。
获得荣誉
2017年起,学校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榜单,排名处于第201-250位区间。
2018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榜单排名第156位。
2019年,首次进入该榜单前100位。
2020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亚洲大学排名中,在489所大学中位列第65名。
2020年11月,在2021QS亚洲大学排名中,菲律宾大学排名第69位。
2020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菲律宾大学位列全球前1000所高校的前33%,排名第356位。
2023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菲律宾大学排在第412位;
202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菲律宾大学排在第336位。
截至2025年10月,菲律宾大学获得约1747项国际出版奖,并在本地获得多项奖项。
有关事件
2022年5月2日清晨5时左右,菲律宾大学迪利曼校区发生火灾,造成至少8人死亡,3人受伤。
参考资料
A national university in the 21.up.2024-02-03
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UP) will commemorate its 117th foundation anniversary with Linggo ng Unibersidad.uptacloban.2025-10-28
菲律宾大学.qschina.2025-11-01
行政.up.2025-10-28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QS官网.2024-02-02
关于菲律宾大学.up.2025-10-28
Member - APRU.apru.2024-02-03
Constituent Universities.up.2024-02-03
大学.upd.2025-10-28
Administration.upd.2025-10-28
学校主页.upm.2025-10-28
学术.upou.2025-10-28
菲律宾大学碧瑶学院.upb.2025-10-28
主页.upcebu.2025-10-28
事实概览.upd.2025-10-28
认识我们的教职员工.upm.2025-10-28
学位课程.up.2025-10-28
研究中心.upd.2025-10-28
研究中心.uplb.2025-10-28
马尼拉分校研究中心.ovpaa.2025-10-28
RESEARCH.upv.2025-10-28
碧瑶分校.upb.2025-10-28
图书馆.upd.2025-10-28
brief-statistical-profile.mainlib.upd.edu.ph.2025-10-19
University Seal.University Seal.2025-10-19
UP System Officials and Offices -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up.2025-10-28
QS亚洲大学排名 2021.QS中国.2020-11-26
菲律宾大学迪利曼校区发生火灾,已致8死3伤.今日头条-界面快讯.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