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让(Sir Harry Fang Sin-yang,1923年08月02日~2009年08月24日),安徽人,香港特别行政区著名骨科医生,香港复康会创办人,有“复康之父”之称。他也是抗日名将方振武之子,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之叔。
方心让童年时移居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37年人读英皇书院,1940年,升读香港大学,修读医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方心让在香港保卫战中参与抗击日军;日军占领香港后,大学停课,自1943年至1947年,方心让在重庆的国立上海医学院继续学业。后来香港大学复课,方心让遂返港继续学业。1948年,女王陛下政府向他补授防卫勋章。1949年,方心让于港大正式毕业。毕业后,方心让自1950年至1952年在港大担任外科助理讲师;在1953年取得中英基金资助到利物浦大学深造,并在1955年毕业,取得骨科专科医生的资格。及后返港,自1956年至1958年担任香港大学骨科讲师。
1959年7月15日,方心让创立了香港复康会。自1957年至1974年,他便曾出任东华医院和葛洪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又自1958年至1961年担任政府医院的骨科医生专科医生;还长年担任律敦治医院和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1956年起),香港大学荣誉讲师(1958年起),以及戴麟趾夫人复康院的骨科顾问医生(1962年起)。1965年被委为太平绅士。1975年被委为立法局议员,1979年被委为行政局议员、获CBE勋衔还先后获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起至1984年担任国际复康总会会长,1991年获联合国颁发杰出成就奖。2001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2002年发行自传《复康——一生的使命》。2009年8月24日因病在港逝世,享年87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方心让童年时移居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37年人读英皇书院,且很快就学会了粤语和英文。1940年,他以17岁之龄提早升读香港大学,修读医学。入大学初时,方心让家境并不富裕,幸得大学内的神父帮助,将一个食品储藏室改装成宿舍,他才在大学有安身之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挥军香港,方心让在香港保卫战中参与抗击日军,而有次在乘搭救伤车途中遭日方狙击手射击,差点命丧黄泉。
日军占领香港后,大学停课,方心让设法潜回内地,后来曾一度在某酱油厂任职经理。自1943年至1947年,方心让在重庆的国立上海医学院继续学业。后来香港重光,香港大学复课,方心让遂返港继续学业。1948年,有人揭露了方心让在战时的英勇表现,女王陛下政府于是向他补授防卫勋章,以作表扬。
1949年,方心让于港大正式毕业,毕业时已经26岁。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方心让曾自1950年至1952年在港大担任外科助理讲师;之后在1953年取得中英基金资助到利物浦大学深造,并在1955年毕业,取得骨科专科医生的资格。及后返港,自1956年至1958年担任香港大学骨科讲师。
行医事业
由于1950年代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缺乏骨科医生,所以方心让得到了重用。自1957年至1974年,他便曾出任东华医院和葛洪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另外又自1958年至1961年担任政府医院的骨科医生专科医生。后来方心让还长年担任律敦治医院和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1956年起),香港大学荣誉讲师(1958年起),以及戴麟趾夫人复康院的骨科顾问医生(1962年起)。除此之外,他亦曾担任港安医院、明爱医院和养和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
方心让对残障人士也十分关心,在1959年7月15日,方心让一手创立了香港复康会,致力为伤残人士提供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复康会对香港的复康人士贡献良多,使他也取得“复康之父”的称许。1962年方心让建起了一所康复中心,1984年又成立了第二所康复中心 。1981年起方心让周游了几个国家,邀请不少国家的元首都做出了发展康复事业的承诺。1982年年残疾人国际体育运动会在香港召开 ,他热情邀请内地派代表参加 ,由7位残疾人运动员组成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 团 在这次运 动会上拿了7块金牌。1984年,中国政府的总理接见方心让,并就发展康复事业做出庄严的承诺。
从政经历
在1974年,方心让获委任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任内活跃于财务小组委员会,并在议会积极就医疗事务发表专业意见。后来自1978年至1983年,他亦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议员之职。198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士罢驶事件,当时的士司机要求与立法局议员见面,但是由于总督携同部分主要的议员前往英国伦敦谈论香港前途,因此方心让成为在港的最资深议员。方心让在事件中答应与司机会面,会面后更率领议员到政府总部,向署理总督夏鼎基爵士反映司机诉求。
然而,政府仍坚决增加的士牌费,结果方心让等人斡旋失败。1985年,方心让离开立法局。离开立法局后,方心让热心于社会服务,并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在1996年和2001年,他先后在女皇寿辰荣誉名单中,被立为爵士,以及获董建华在特区成立纪念日颁授大紫荆勋章。方心让在2002年发行了他的自传《Rehabilitation:ALife'sWork》,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物逝世
2009年8月24日,方心让因病在港逝世,享年87岁。
人物生活
1948年7月10日,方心让迎娶叶孔瑳为妻,两人育有2子4女。
社会贡献
1959年创立香港复康会
为了帮助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残疾人士,方心让于1959年成立香港复康会。1962年,香港复康会筹建的全港第一所复康院在蓝田落成启用,除了是第一所全亚洲最现代化的复康中心,亦是香港第一所无障碍建筑物。1978年开展复康巴士服务,1994年成立社区复康网络及职业复康及再培训中心,1997年成立社会企业华康便利店等等,2000后陆续成立易达旅游、郑德炎日间复康护理中心,以及于深圳市成立跨境托老所舍颐康院。香港复康会在香港及内地设有逾30个服务点,每年服务人次超过130万。
1981-1984年担任国际复康总会主席
在他荣任国际康复总会主席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复康计划与发展顾问期间,多次率WHO复康协作中心的专家团队来内地,开展复康技术培训及公众教育,为各省市培训康复人才逾万名,使内地8000万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他的妹妹方心淑女士,便是专家团队的领军人物,曾多次到北京的儿童福利院传授强直型脑瘫儿的复康技术。
获得荣誉
1991年获联合国颁发杰出成就奖。2001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
担任职务
医疗方面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复康计划与发展顾问、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辖下麦理浩复康院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总监、香港明爱理事会成员、明爱医院管治委员会主席、香港红十字会顾问团成员、东华三院顾问局成员、英国医学会香港分会会长、香港医学会会长、香港医学组织联会会长、香港医学组织联会副赞助人、学生保健服务委员会主席、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主席、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医疗顾问委员会主席、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委员会委员、香港牙医管理委员会委员、医疗辅助队成员。
社会服务方面
香港复康联会主席、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执行委员会成员、香港伤健协会名誉会长、国际康复总会主席、国际伤残人士中央统筹委员会主席、复康发展统筹委员会主席、香港弱智人士体育协会荣誉主席、香港伤健策骑协会主席、香港伤健策骑协会终身会员、远东及南太平洋区伤残人士运动会会长、银体育中心管理局成员。
除了上述公职外,方心让亦曾分别出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大学的校薰。此外,他也曾是中英基金托管人、中英学者基金协会的主席,以及劳资关系协进会名誉赞助人。
社会活动
1995年北京举行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方心让作为大会主席发表了讲话。1997年6月21日,他到合肥市参加安徽医科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
1987年他与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合资7600万美元在北京兴建了30层的港澳中心大厦。大厦落成时,方心让、方召、陈方安生等方氏亲属包机前来北京剪彩。1993年他捐款55万元人民币,在寿县瓦埠镇兴建“振武人才培养中心”,并亲笔题字:“培养人才,建设家乡”。
1998年10月17日,方心让就残疾人问题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邓朴方先生进行一番交谈之后,接受了首都几家新闻单位和武汉广播电视台的夜间采访。
人物评价
曾荫权评:“方教授热心服务社会,是我认识的人当中之表表者。他长期参与公共服务,表现卓越,特别在复康服务方面,贡献良多,备受各界尊崇。方教授人格高尚、为人开朗,他以谦逊、勇于承担的精神、优秀的专业成就和无比的魄力,贡献社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海外都留下深远影响。”
李文彬评:“他为人很谦虚、和蔼可亲,很多事都亲力亲为 。”
亲属关系
参考资料
方心让简介.香港康复会.2025-07-28
方心让简介.搜狐体育.2025-07-28
方心讓──俠骨仁醫 復康之父.香港大公报.2025-07-28
议员资料库.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2025-07-28
香港复康会 | 香港复康会简介.香港复康会.2025-07-28
香港著名骨科医生方心让病逝 曾荫权表示哀悼.中国新闻网.2025-07-29
杏林故事 | 方氏家族的传承.微信公众号.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