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磷酸锂(英文名:锂 HDBTU),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PF6,摩尔质量为151.9g/摩尔,密度为2.84克/厘米³,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还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醇、碳酸酯等有机溶剂,暴露在空气中或加热时会分解。
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电解液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在微量质子性杂质(HF、H₂O或醇)存在时,电解液会发生复杂的自催化持续分解,并产生氟化氢和醇。产生的氟化氢不仅会导致正极材料中金属离子的溶出,破坏正极材料结构,而且会毁坏石墨表面的SEI膜,造成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六氟磷酸锂主要生产方法是无水氢氟酸溶剂法。首先,在温度为-20~30℃时,采用五氯化磷和无水氢氟酸进行缓慢反应,生成五氟化磷;然后,将其倒入含有氟化锂的无水氢氟酸溶液中,五氟化磷与氟化锂进行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再经过滤、蒸发、干燥等工序得到六氟磷酸锂结晶。
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盐,与其他电解质相比,其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工艺成熟、性价比较高。此外,也可用于制造催化剂。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六氟磷酸锂分子式为LiPF6,分子量151.905。是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盐。密度2.84克/厘米³,白色结晶性粉末,潮解性强,对水分敏感。易溶于水,还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醇、碳酸酯等有机溶剂。暴露空气中或加热时分解。
化学性质
六氟磷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锂盐,其对离子是六氟磷酸盐(1-)。它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它含有六氟磷酸盐(1-)。固体粉末在90℃以下稳定,在更高温度下发生分解,生成氟化锂和五氟化磷。
六氟磷酸锂在空气中易吸潮,并发生潮解产生氟化氢。因此,吸潮后的六氟磷酸锂不能通过加热干燥的方法除水。易溶于水、醇等极性质子溶剂,但发生分解反应。易溶于腈、羧酸酯、酮、醚和碳酸酯等极性非质子溶剂。不溶于有机烷烃类、芳香烃、卤代烷烃等弱极性非质子溶剂。
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电解液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在微量质子性杂质(HF、H₂O或醇)存在时,电解液会发生复杂的自催化持续分解,并产生氟化氢和醇。产生的氟化氢不仅会导致正极材料中金属离子的溶出,破坏正极材料结构,而且会毁坏石墨表面的SEI膜,造成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电解液的持续分解问题是导致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短的核心因素之一。
六氟磷酸锂热分解温度低,加热至60℃时即开始分解为五氟化磷和氟化锂。环境中水分大于10×10⁻⁶时,五氟化磷可与水反应生成氧氟磷酸锂(LiPOₓFᵧ)和氟化氢,从而产生白色烟雾病。
合成方法
主要方法
六氟磷酸锂主要生产方法是无水氢氟酸溶剂法。首先在温度为-20~30℃采用五氯化磷和无水氢氟酸进行缓慢反应,生成五氟化磷;然后将其倒入含有氟化锂的无水氢氟酸溶液中,五氟化磷与氟化锂进行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再经过滤、蒸发、干燥等工序得到六氟磷酸锂结晶。由于五氟化磷和氟化锂均溶于无水氢氟酸,因此六氟磷酸锂的生成过程是均相反应,反应过程易于进行和控制。
六氟磷酸锂的主要采用氟化氢溶剂法制备。其核心步骤是氟化锂与五氟化磷在氟化氢反应生成六氟磷酸锂的氟化氢溶液,经晶析、分离、干燥等步骤,得到六氟磷酸锂固体粉末。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合成的产品中不可避免含有微量氟化氢杂质。
其他方法
1、湿法:该方法是将锂盐溶于无水氢氟酸中形成LiF·HF溶液,然后通入PF5气体进行反应生产六氟磷酸锂结晶。经分离,干燥得到产品。
2、干法:该方法是将LiF用碘化钠HF处理,形成多孔LiF,然后通入PF5气体进行反应,从而得到产品。
3、溶剂法:该方法是使锂盐与六氟磷酸的碱金属盐、铵盐或有机胺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结晶,从而制取六氟磷酸锂产品。
应用
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导电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发挥锂离子传导作用。六氟磷酸锂溶于环状碳酸酯和线型碳酸酯形成的锂离子导电的溶液,是商业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广泛的电解液。常用的环状碳酸酯为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常用的线型碳酸酯为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二乙酯(DEC)。
以六氟磷酸锂为导电盐的碳酸酯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能钝化正极铝集流体,对4伏左右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且与石墨矿类负极表现出较好的相容性,可以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阻止电解液与嵌锂石墨的反应,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在常温(\u003c55℃)运行时具有较长的寿命和较可靠的安全性。
安全事宜
GHS分类
毒性
风险术语
安全信息
贮存方法
六氟磷酸锂保持贮藏器密封,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相关事件
2025年11月11日,六氟磷酸锂的价格涨到12.85万元/吨。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旬至10月底,六氟磷酸锂价格从4.98万元/吨涨至11.08万元/吨,涨幅超120%。其中,10月单月涨幅达76%。有预测称,未来可能会突破20万元关口。六氟磷酸锂有着“白色石油”之称,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而电解液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四大主材之一,该原材料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截至2025年全球95%的六氟磷酸锂产能集中在中国。
市场前景
六氟磷酸锂有着“白色石油”之称,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而电解液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四大主材之一,该原材料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目前,全球95%的六氟磷酸锂产能集中在中国。六氟磷酸锂的疯长搅动了整个锂电产业链,其价格飞涨首先带飞了不少产业链公司股价。
2025年11月12日,天际股份股价报收46.71元/股,再度涨停。该公司股价在8月底时还不足10元/股,连番涨停之下,已近50元/股,总市值达234亿元,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00%,天际股份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并非行业最高,产能3.7万吨/年(晶体法),排到行业第三。
天赐材料股价也从2025年8月份的20元/股涨至11月12日的42.91元/股,总市值840.91亿元。该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为11万吨/年(液态为主),全球市占率37%,稳居行业第一,其电解液自供率超过95%。
多氟多股价最近也迎来涨停板,2025年8月初至今,股价从不足13元/股涨至11月12日的34.27元/股,总市值407亿元。该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6.5万吨/年(晶体法为主),产品纯度达99.999%,专供高镍三元电池,出口韩国、欧洲。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7.74%。
除了以上三家,胜华新材、新宙邦科技、永太科技、宏源药业、深圳新星也具有六氟磷酸锂产能。这些公司的股价在三个月内均出现了大幅上涨。
多家公司股价的上涨,也吸引了摩根大通、高盛、巴克莱等外资机构以及知名牛散孙惠刚的进场。业内人士分析称,真正的赢家或许是早在2023年年底便以2.8亿元入股的瑞泰新材,其持有的3004.3万股,市值已超10亿元,浮盈接近三倍。
上一轮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大涨,还是在2022年第一季度,当时一度冲到60万元/吨的价格,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动力电池需求大增,导致六氟磷酸锂供需紧张,叠加碳酸锂涨价,最终其价格创下新高。
2023年,六氟磷酸锂价格开始大跌,2024年跌至5万元/吨的成本线附近。自2025年7月触底后,六氟磷酸锂价格又开始疯狂反弹,7月18日仅4.98万元/吨,10月31日涨到11万元/吨,11月11日更是接近13万元/吨,4个月涨幅高达150%。
这一轮上涨的原因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从需求端看,动力电池今年需求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55%,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42.52%。同时,随着136号文出台,储能项目在6月1日前出现一波“抢装潮”,储能电池的需求出现激增,这是本轮六氟磷酸锂价格暴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430GWh,同比增长近100%。
从供给端来看,短期供给弹性不足,进一步推动价格上行。经过行业新一轮洗牌,小企业已离场,产能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39万吨有效产能中,实际开工不足28万吨,开工率仅65%,小企业纷纷停产离场。目前,六氟磷酸锂产能集中在多氟多、天际股份等少数龙头企业手中,市场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
此外,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建设一般在12个月至18个月,周期较长导致供给偏紧。预计未来两年内,供需紧平衡格局延续,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库存少也是六氟磷酸锂短期内价格飙升的原因之一。截至2025年10月,行业库存已降至极低的1340吨,仅能维持约1.5个月的消耗。市场普遍认为,六氟磷酸锂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在2025年第四季度仍将延续,价格有望继续小幅上涨。中长期需警惕2026年及以后大量新增产能投放可能带来的价格回调压力。
电池厂商在涨价潮下的“抢货”行为,也在短期内推高了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就在近期,中创新航、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纷纷下单“抢货”,在同一天与天赐材料签订了总量近160万吨的电解液供应大单。按照约定,在2026—2028年度,天赐材料要向中创新航供应预计总量72.5万吨电解液产品,向国轩高科供应87万吨电解液产品。这相当于2024年天赐材料电解液总销量的3倍多。
2025年7月和9月,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也分别与天赐材料签订电解液供应协议,两家将采购合计135万吨的电解液产品。截至2025年11月多氟多有2万吨产能在建,新宙邦科技技改后年产能将达3.6万吨,百川股份盈孚预测2025—2027年每年新增产能分别达30.4万吨、51.83万吨、15.30万吨,若未来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供需格局可能再次反转。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和2026年,市场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分别为25.6万吨和29.7万吨,供应明显吃紧,价格上涨的支撑基础牢固。
代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领域,六氟磷酸锂也扮演着过渡性角色。半固态电池中,六氟磷酸锂与固态电解质形成“混合电解质体系”,通过解离的锂离子填补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不足的缺口。业内认为,全固态电池实现商用前(预计2030年后),六氟磷酸锂仍是过渡阶段的关键材料。
参考资料
六氟磷酸锂.PubChem.2024-10-22
六氟磷酸锂|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21324.物竞化学品数据库.2025-11-19
GHS-Classification./pubchem.ncbi.nlm.nih.2025-11-19
六氟磷酸锂4个月飙涨150%.人民网.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