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华(1521年—1598年),字子彬,号小江,晚号容所,福建连江县凤城镇人,明朝时期南京兵部尚书。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吴文华中进士后步入仕途,历任南京兵部主事、湖广按察司佥事等职。万历年间,他因政绩卓著而屡获升迁,在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壮族自治区期间,成功平定多地动乱,安抚民众两万余人,并主持修建城堡、开垦荒地。此后,他又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之后担任刑部侍郎,晋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期间负责筹粮和整肃军纪。万历十五年(1587年),吴文华出任南京工部尚书,深受百姓爱戴,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向朝廷提出了练兵、修城等多项重要建议并被采纳。晚年因弹劾权宦未果而引疾归乡,后来朝廷再次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书,但他极力推辞。朝廷为此空置该职位三年以等待他。吴文华最终于七十八岁去世,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惠”。
人物生平
吴文华(1521年-1598年),字子彬,连江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吴文华中进士,初授南京兵部主事,后升任郎中,再迁湖广按察司佥事,负责提学道事务。之后,吴文华调任四川参议,负责藩务。
万历元年(1573年),吴文华转任河南左布政司。三年(1575年),吴文华升任应天府尹,随后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此期间,吴文华先后平定了南乡、陆平、周塘、板寨、五指、白冒等地的动乱,安抚民众两万余人,并修建城堡21座,开垦荒地两万多亩。万历四年(1576年),柳州北山发生叛乱,吴文华派遣将领前去平定,接连攻破七十多个山寨,斩首四千八百级,后升任户部右侍郎。不久,他请求辞官回乡奉养母亲。
万历十一年(1583年),吴文华被重新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仍巡抚广西。很快又被召回京城担任刑部侍郎,后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负责筹集两江总督,并整肃军纪。万历十五年(1587年),吴文华入朝担任南京工部尚书,广东省百姓为他建立生祠以示纪念。后来吴文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上疏陈述六项建议:练兵、修缮器械、选拔精锐、修城、重权、严警。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万历十六年(1588年),吴文华因弹劾太监张鲸,皇帝未予采纳,他便称病辞官归乡。万历二十一年,朝廷再次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书,但他极力推辞。朝廷为此空置该职位三年以等待他。最终,吴文华于七十八岁去世,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襄惠。
主要作品
文化成就
吴文华著有《督抚奏议》六卷、《留都疏稿》两卷、《读史随笔》十卷、《济美堂全集》四卷、《济美堂后集》等五种作品,又擅长书法,留存有遗墨《千字文》。
主要政绩
在退休期间,吴文华设置“义田”赡养族中贫困者,募集资金修缮含光塔,并捐资修桥浚河等。他还为军事重镇定海撰写了《定海七井碑记》。在玉泉山,他曾题刻:“禅房响竹,泉玉细相和。香刹逢初结,熊轩喜并过。清樽开石壁,高调散烟萝。欲去还延佇,山山霭多。”并与孙子台山市等人同游玉泉寺时留下此诗。
亲属成员
后世纪念
吴文华故居
吴文华故居位于连江县学前铺义井街,今为凤城镇816东路35号。原为园林式楼阁,中有鹿园、敕楼,因多假山,俗称“假山里”故居几经改建,仅存遗址。旁有大厝连成一片,原为吴氏产业,今已易主。另有东园在东门外,有旷如亭、万乐窝诸胜,今已圮。叶向高对吴文华别业有诗:“尚书别业喜初成,开宴东山意不轻。花底云深遗赐履,林间春静听流莺。当筵自愧诗情短,对景偏宜酒态生。知是乞归心便远,不妨车马日纵横。”
吴文华墓
宝溪尚书墓,又称吴文华墓。墓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墓冢花岗石条石叠砌,场面广阔,规模宏伟,神道两旁,按制罗列阮翁仲暨马、羊、虎、烛,墓道前树牌坊一座,上刻“明钦赐祭葬,清奉旨重修”,极为殊荣,在文革十年浩劫里,遭受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县政府非常重视,1985年11月成立了连江县明吴尚书墓整修小组,通过拨款补助和吴氏宗亲捐赠方式,稍事重修,基本恢复原状。1986年12月,县政府将“吴尚书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2013]9号)文件,将“宝溪尚书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评价
与吴文华交往密切的明代大学士叶向高,在其七律诗《奉挽吴襄惠赐奠宝溪山》中表达了对吴文华的评价与情感。诗中写道:“司马勋名霄汉垂,松秋今见凛威仪。三朝宠看纶绂,一代宗臣重鼎彝。华表月明知化鹤,青天云淡想骑箕。坟前欲酒生多泪,惭愧当年国士知。”此诗不仅展现了叶向高对吴文华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评)
吴文华晚年更号容所,对于这样一个留下如此多记忆的人,或许我们也应该为他营造出更为合适的容身之所。(中国新闻网评)
参考资料
〖博〗连江遗韵——名人荟萃(三).微信公众号.2025-11-05
潘渡乡人民政府关于连江宝溪(吴文华)尚书墓请求修缮的请示.福州市连江县人民政府.2025-11-03
吴文华曾为明代三朝元老 其墓两次被盗未遂(图).中国新闻网.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