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阿Q族

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塑造的文学形象,他是一个现代的乐观派,他盲目自尊又自欺欺人,他欺软怕硬又麻木健忘。在百无聊赖的生活环境中发明了精神胜利法。阿Q族正是这样的一个族群,他们身上具有阿Q精神,他们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

来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晦气的事,而且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我们总不能一直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吧,老是处于这种状态中,那样是自己对自我身体的一种害。这时候,来一下阿Q精神的开脱,那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中,无处不可以发现阿Q的影子。而且是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人们的心里,阿Q盲目自尊、自欺欺人、欺软怕硬、麻木健忘,也就是中国人的盲目自尊、自欺欺人、欺软怕硬、麻木健忘。阿Q这种精神,是在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被压迫被残害而形成的产物。而现代人的阿Q精神,已经没有了那时代的背景,可是却也根深蒂固的保留下来,乃至茁壮成长。

对于现如今职场工作的白领人们来说,加班也许是家常便饭,不论月底、季度末、年终是否给一些物质上或是精神上的奖励,只要你还想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下去,就不得不无条件的加班!因此快乐加班也好,愁眉苦脸也好,都是正常地加班,往往还会因为效率不达标而得到批评呢!这时候白领们就会自嘲,称自己为“阿Q”。于是就出现了“阿Q族”这一新兴族群。

表现

现在在我们周围的的工作环境里,写字楼里的人群中,也有着各种各样阿Q的影子,不信您瞧瞧这些人,听听他们的“口头禅”:

年终奖被扣的人说:“破财消灾。”

被老板穿小鞋的人说:“咱们走着瞧,早晚有一天——”

被同事欺负后忿忿地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被客户欺骗后说:“吃亏是福。”

白领丽人被追求者放弃后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白马王子”求爱遭到拒绝后念叨一句话:“天涯何处无芳草。”

老公是个穷光蛋的女同事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怕老婆的男同事说:“有人管着好呀,啥事都不用操心。”

丢了工作的人对别人说:“我把老板炒了。”

这次没被领导提拔的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卸了任的老总说:“无官一身轻。”

碰到电梯坏了说:“爬爬楼梯也好,可以活动活动筋骨,延年益寿。”

电梯修好了说:“坐电梯能节省时间体力,工作时精力更旺盛,工作效率更高。”

办公室装修后地板上处处是疤,办公室主任说:“这样防滑,安全!”

特征

阿Q族是“自尊癖”

阿Q本是极卑微的人,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们忙碌的时候才记起他,一空闲,便把他忘记了。然而,阿Q却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都是“可笑”的。

阿Q族“欺弱怕强”

阿Q最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呐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他寻衅跟王胡子打架,打输了,他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骂小D是“畜生”,小D让着他,他却不依不饶,进而动手抓小D的辫子;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扭住她的面颊,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大肆轻薄。可是,当他在路上遇到“假洋鬼子”时,他脱口说了句“秃儿”,不料被“假洋鬼子”听见了,“假洋鬼子”举起了“哭丧棒”,他便赶紧缩起脖子,等着挨揍,连吃了几棍子,一点不敢反抗。

阿Q族是“性幻想狂”

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所以,当赵太爷的女仆吴妈在厨房与他谈几句闲天时,他便忽然抢上去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阿Q族“泼皮耍赖”

他跑到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还强词夺理,说:“这(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阿Q族“善于投机”

阿Q本来是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他看到“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在革命到来之际)的慌张的神情”时,便想:“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于是他想到了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想到了复仇,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当他的“革命”要求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

阿Q族“自欺欺人”,即“精神胜利法”

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

阿Q族“奴隶性”

阿Q看到审讯他的人穿着长衫,便知道这人有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立即跪了下来。长衫人物叫他站着说话,但他还是跪着,并且第二次审讯他时,他仍然下了跪。

解决办法

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从失落中走出来,都必须学会调节心理,使它获得某种平衡。否则,我们将长期处在名利的斤斤计较中而痛苦。阿Q族的错在于他没有任何的原则,凡事都计较,凡失败都要求得某种程度的超越。而他又不是通过现实的奋斗来实现,只是作一番精神上的假想,求得虚妄的胜利。这种精神胜利法,只会麻痹人的斗志,为我们的苟且偷生找到心安理得的借口,不利于现实的改造,不利于人类的进步,是我们应该扬弃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