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山洪

山洪(英文名:mountain torrents),是发生在山区溪流中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现象,一般发生在山区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历时较短,暴涨暴落。

流体类型分,山洪可分为一般山洪、高含沙山洪、稀性泥石流和稠性泥石流。从降雨到灾害的形成来区划,山洪可分为高速滑坡型、崩塌流动型、淤积漫溢型、冲刷崩岸型和松散堆积物型5种成灾类型。山洪成因主要有地质地貌因素、气象水文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主要处于东亚季风区,暴雨频发,地质地貌复杂,同时还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山洪灾害已经成为中国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2006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改变了中国没有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历史,为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和治理工作的开展。

定义

山洪,是发生在山区溪流中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现象,是特指发生在山区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为历时较短,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

山洪分类

以流体类型分

山洪可分为一般山洪、高含沙山洪、稀性泥石流和稠性泥石流。一般山洪流体的密度\u003e1.1吨/立方米、高含沙山洪为1.1-1.3吨/立方米、稀性泥石流为1.3-1.8吨/立方米、稠性泥石流\u003c1.8吨/立方米。

以成灾类型分

从降雨到灾害的形成来区分,可分5种成灾类型:高速滑坡型、崩塌流动型、淤积漫溢型、冲刷崩岸型和松散堆积物型。

高速滑坡型 

从集中暴雨边坡变形-滑动-高速运行-灾害形成的过程中,滑坡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变形过程,在灾害发生前有预兆,滑坡体后缘有明显的裂缝,前缘有局部小型崩塌。可以通过勘测调查确定滑坡危险区域,在危险区域内严禁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由于滑坡体在高速滑动中破碎形成泥石流,在滑坡体下游相当范围内应设定为警戒区,超过临界雨量时采取紧急转移的措施。

崩塌流动型 

从集中暴雨到边坡崩塌的过程较快,一般事前无预兆,按边坡稳定性计算也只能作出相对稳定与不稳定之分。在降雨过程中稳定性系数不断变化。一般可以确定崩塌土能够到达的最远距离,将该距离之内设定为危险区,严禁在此范围内建设永久建筑物。边坡崩塌后形成松散堆积物,暴雨过程中崩塌土流动化形成稠性泥石流,应将可能出现泥石流流动的区域划定为警戒区,当暴雨超过临界雨量时采取紧急转移的措施。

淤积漫溢型  

松散堆积物在长历时降雨过程中向沟口大量输送,使沟口淤积严重。同时,坡面植被在乱砍滥伐中减少,坡面侵蚀模数较大,沟床淤积抬高。另外,人为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减小,一旦山洪到来,河床又来不及冲刷下切,山洪水位升高,漫溢造成山洪灾害。治理淤积漫溢型灾害,一是采取植被措施,减少坡面侵蚀;二是疏浚河道,清除障碍物;三是加高堤防,提高行洪标准。

冲刷崩岸型 

长历时降雨会形成很大的径流,流量暴涨。由于卵石河床难于冲刷下切,洪峰水流淘刷两岸底部,产生崩岸,并不断拓宽,崩岸后退形成山洪灾害。治理冲刷溃决型灾害的最有效方法是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洪峰;其次是护岸或加固护村埝。

松散堆积物型  

控制泥石流暴发的主要对策是减少流域内固体物质的积储,其根本措施是减少地表侵蚀。对于天然坡面的表面侵蚀,主要依靠还草还林、改变坡地耕作方式等措施来控制;来自沟床冲刷及陡坡崩塌等的侵蚀,需要采取各种形式的工程措施加以控制。在沟道中修建拦沙坝,只能使局部地形坡度减缓,一个坝所能控制的距离很短,常需在沟道上修建多个淤地坝。对开发建设等人类活动产生的松散堆积物,建拦沙坝拦截起来,或者,限制人类的某些活动等措施才能有效治理泥石流沟。

其他分类

其他类型分还可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

主要特性

季节性

汛期4-9月,特别是主汛期6-8月,是山洪灾害多发期。在同一流域,甚至同一年内有可能发生多次山洪灾害,所以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

突发性

山丘区小流域因流域面积和沟道调蓄能力小,沟道坡降大,流程短,洪水持续时间较短,但水位涨幅大、洪峰流量高。降雨产流迅速,一般只有数小时,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突发性,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山洪暴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

群发性

溪流源头或沟谷两侧具有较高的临空面,经常出现崩塌。复杂的地质结构、大量地表松散固体物质是加剧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在暴雨中心范围内,前期崩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在暴雨作用下各支沟同时形成泥石流。

易发性

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预警预报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洪灾损失。加之对山洪灾害的规律性研究不够,没有定量判别标准,以往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操作性不强,山洪灾害预见性差,防御难度较大。

山洪成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泥质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气象水文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人类活动因素

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

主要危害

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主要处于东亚季风区,暴雨频发,地质地貌复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山洪灾害不仅对中国山丘区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山洪灾害每年都造成数以百计的人员伤亡,是中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之一。据1950~1990年资料分析,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中,山丘区占67.4%;1997年全国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占当年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的69%;1998年长江大洪水受灾严重的湖南省、湖北、江西省和安徽四省死亡人员,大部分死于山洪灾害。

防治措施

专项规划

2002年9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的温家宝批示“山洪灾害频发,造成损失巨大,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把防治山洪灾害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山洪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综合防治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并指示研究提出防治山洪灾害的规划方案。

2006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由水利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编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改变了一直以来中国没有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历史,将为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大推动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和治理工作的开展,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中表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力争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到202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重要会议

2024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召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水利部门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全力防范应对山洪灾害风险。水利部在部署2024年山洪灾害防御重点工作时指出,各级水利部门要精准分析防御工作的难点、痛点和防御体系的短板,以问题为导向,全力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强调,各级水利部门要强化风险预报,动态调整预警阈值,充分运用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措施,广泛开展转移避险应急演练,全面检视并及时修订完善防御预案,牢牢把握山洪防御主动权。同时,各级水利部门要统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全面排查整治山洪风险隐患。加快构建测雨雷达、雨量站、现地监测预警设备组成的山洪灾害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据此建立健全“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多阶段递进式预警体系。会议强调,各级水利部门要充分把握“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强化应急值守,一旦发生山洪灾害要及时有效处置。

自救措施

预防措施

1. 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山洪预警(如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通过电视、手机APP、村广播等渠道及时获取信息。 

注意观察自然征兆:持续强降雨、溪水突然浑浊或水位猛涨、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声(可能是泥石流前兆)。

2. 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熟悉居住地周边的逃生路线和安全避险点(如高地、坚固楼房)。 

家中备好应急包:手电筒、救生哨、饮用水、干粮、药品、充电宝等,并定期检查更新。 

暴雨前清理房屋周边排水沟,避免堵塞。

3. 避免危险活动

强降雨期间,不在溪边、山谷露营、钓鱼,不冒险涉水过河。 

避免在陡坡、土质松软地带停留,谨防滑坡、崩塌。

山洪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1. 室内避险 

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阀门,向高层或屋顶转移,远离门窗。 

如水位快速上涨,立即用床板、木箱等漂浮物辅助逃生,并发出求救信号(如挥舞鲜艳衣物、吹救生哨)。

2. 室外避险

方向选择:向与山洪流向垂直的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勿顺山谷方向逃生。 

避开危险物:远离电线杆、广告牌、桥梁、堤坝,防止触电或坍塌。 

如被卷入洪流,尽量抓住固定物(树木、岩石)或漂浮物,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3. 车辆避险 

驾车时突遇山洪,立即弃车逃生,不可冒险穿越被淹道路。 

若被困车内,破窗逃生(优先击碎侧窗),迅速转移至高处。

避险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山洪从发生到成灾仅需几分钟,果断行动比犹豫更关键。 

舍弃财物:生命第一,切勿返回危险区拿取物品。 

互助原则:帮助老弱病残优先撤离,及时联系救援(拨打110、119)。

灾后注意事项

1. 确认安全前不返回家中,警惕二次灾害(如滑坡、疫病)。 

2.不饮用生水,避免食用被洪水浸泡的食物。 

3. 检查房屋结构安全,清理积水时穿戴防护装备,防止触电或感染。

相关案例

1933年12月31日深夜,在美国洛杉矶地区降暴雨引起山洪,冲毁房屋400栋,淹死40人,损失5000万美元。

1934年7月11日,在日本石川县下平取川的一次暴雨山洪,一之濑村及赤岩村被淹没,有50余人下落不明,福冈金泽市营第二发电所全部被冲走。在中国平顺县东当村。

1956年8月2~3日降暴雨,在流域面积仅1平方千米的狼郊沟内山洪暴发,造成沟崖坍塌,堵塞沟道,形成天然水库,随后挡水坝体突然溃决,村内43户92人和109间房屋全部毁坏。

2010年8月7日22时许,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9月4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78人,失踪287人,受伤住院人数72人,其中转院治疗59人,治愈出院10人,现有住院3人,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已解救1243人。

2021年7月中旬,德国西部爆发了“世纪洪水”。受灾最严重的阿尔河谷地区共有134人不幸丧生,另有750余人受伤,数以千计的房屋被冲毁,公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2022年6月16日至6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桂龙社区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并伴随泥石流,由于预警及时,受山洪直接威胁的34人得到快速转移,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

2022年6月18日至6月22日,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遭遇持续性暴雨袭击,最大1小时累计降雨64毫米(6月20日20时至21时);最大3小时累计降雨155毫米(6月20日19时至22时);最大6小时累计降雨175毫米(6月20日19时至6月21日1时)。暴雨致使山洪暴发,河道水位暴涨,引发了山洪灾害。

2022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乡、大锡乡码市镇大圩镇4乡(镇)降雨量超历史记录,引发的山洪灾害致房屋倒塌72栋246间,严重损坏122栋341间,一般损坏350栋96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090公顷(1公顷=0.01平方千米),受灾最为严重的码市镇、蔚竹口乡、大锡乡的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17.23亿元。

2025年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区的西北部地区迎来强降雨,半天多时间,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暴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北京密云的石城镇冯家峪镇不老屯镇的部分道路中断,消防救援人员救助出部分被困村民。截至2025年7月27日,仍有一些村子通信信号中断。消防、武警等多支救援力量向受灾地区挺进。

参考资料

China issues red alert for mountain torrents in six provinces.XINHUANET.2025-07-27

山洪.中国气象局.2025-07-27

山洪的分类.中国气象局.2025-07-27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简要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07-27

..2025-07-27

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中国政府网.2025-07-27

水利部门强化“四预”措施应对山洪灾害.中国政府网.2025-07-27

山洪灾害防御小知识.微信公众号.2025-07-27

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映象网.2025-07-27

德国“世纪洪水”灾后重建工作进展缓慢 受灾居民抗议示威.百家号.2025-07-27

五大典型案例,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再提升.武汉市水务局 武汉市湖泊局.2025-07-27

记者直击密云特大暴雨引发山洪 部分村庄被淹局地交通中断.百家号.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