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圣人不知

《圣人不知》是元末明初著名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创作的作品。

作品原文

楚南公向萧廖子云询问道:“天是否有边界?如果有的话,边界之外还有什么事物?如果没有边界,那么所有有形的事物都应该有其极限,这既是事理也是情势。”萧廖子云回答说:“天地四方之外,圣人不会谈及。”楚南公笑道:“这是因为圣人并不知晓这些,为什么要选择沉默呢?因此,天体的运动规律,圣人会通过历法加以记载;天体现象,圣人会使用仪器进行验证;天体的数量,圣人能够运用算术计算清楚;天体的原理,圣人则借助《易》的理论进行研究。无论是耳朵所能听见的声音,还是眼睛所能看见的景象,亦或是心灵所能触及的思想,圣人都会将其收集起来,不让任何微小的信息遗漏。然而,对于那些天体所遮蔽的部分,人类并没有办法去了解它们,这点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了。现在你不说是自己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提及,这是为什么你要表现得如此争强好胜呢!”

释义

【注解】

① 理:事理。

② 势:情势。

③ 六合:指天地四方。

④ 历(li):历法;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

⑤ 易(yi):《易》的义理。

⑥ 閟(bi):掩闭。

【译文】

楚南公向东寥子云问道:“天有边吗?天边的外面又有什么东西?天没有边吗?凡是有形的东西都必定有边,这是合乎事理,顺乎情势的。”萧寥子云说:“天地四方以外,圣人不谈论。”楚南公笑着说:“这是圣人所不能知道的罢了,而何必用不谈论来搪塞。本来天体的运行,圣人用历法记录它;天体的现象,圣人用仪器检验它;天体的数目,圣人用算术算尽它;天体的道理,圣人用易理推究它。凡是耳朵可以听到的地方,眼睛可以看到的地方,心可以想到的地方,圣人都搜集它,不使有丝毫疏忽而使它隐藏。而天体掩闭的地方,人们无法了解它的只有这一点,如今你又不说不知道,却说不谈论,这是什么原因使你好胜到了如此!”

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号文成县,是元末明初时期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明朝开国的重要功臣之一。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战略规划能力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区都有着广泛的民间影响。刘基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原属于青田县),因此有时被称为刘青田。他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诚意伯,又被尊称为刘诚意。朱厚照正德九年(1514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也常称呼他为刘基或文成公。刘基精通经史典籍,熟悉天文知识,擅长兵法策略。他曾辅助朱元璋成就帝业,建立明朝,并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因此声名远扬,被誉为“明代的张良”。朱元璋曾多次将刘基比作汉代的张良。在文学领域,刘基与宋濂高启齐名,共同构成“明初诗文三大家”。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体现了人们对他的高度赞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