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后哥本哈根时代

后哥本哈根时代指的是在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之后的世界发展趋势。在这个时期,应对气候危机和金融危机构成了解决方案的关键,即转向低碳经济模式。气候治理的背后,也隐含着各国对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的竞争。

背景

过去四十年,北极冰层厚度减少了40%。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在过去一百年超过了前三千年的总和。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极端天气现象,如高温、干旱、暴雨等。破纪录的气温和降雨量已成为常态。气候变化不再局限于气象部门的关注,预计在未来百年内,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如冰川融化、冻土退化、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灾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极洲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喜马拉雅山脉景观因冰川消融而变化,对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挑战。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岛屿居民的生活,图瓦卢可能成为第一个因气候变化而沉没的国家。因此,全球变暖的现实正在向各国人民发出警告。一种观点认为,地球升温不应超过2℃,以防止严重的环境灾难。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张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以上。然而,国际社会对此仍存有争议。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了具有广泛共识但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并维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然而,期待墨西哥会议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

参考资料

解读“后哥本哈根时代”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2024-11-04

“哥本哈根协议”——“巴厘路线图”谈判进程中的标志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11-04

后哥本哈根时代.新浪财经.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