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凯生,男,1946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中共党员,原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室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殷凯生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哮喘等呼吸慢病。毕业后,殷凯生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1990年,殷凯生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殷凯生成为主任医师。2003年,殷凯生担任江苏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指导全省的诊断与治疗。2005年6月4日,中国哮喘联盟成立,殷凯生是哮喘联盟的三位主要负责人之一。 2012年2月,殷凯生退休。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殷凯生向门诊部报名参加了督导组。2023年5月,为了支持母校建设,殷凯生将《哮喘病的治疗》《内科学》《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等38本医学著作、教材,以及个人回忆录赠予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2025年8月,殷凯生在《科学辟谣》中表示,有些人天生更容易得哮喘。
殷凯生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首届中国呼吸医师奖,中国医师奖,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余项奖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等荣誉。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1946年,殷凯生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63年,17岁的殷凯生考取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制本科学习,1969年,殷凯生本科毕业。在校期间,殷凯生担任班级、年级学习委员。1975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0年,殷凯生再次考取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班。研究生期间,殷凯生创立了微量全血法嗜碱细胞组胺释放试验,用于诊断哮喘过敏原,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命名为“殷氏法”加以推广。1983年6月,殷凯生以“全优”成绩通过硕士学位答辩。
工作经历
毕业后,殷凯生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1990年,殷凯生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殷凯生成为主任医师。2000至2002年,殷凯生连续3年在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2003年,殷凯生担任江苏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组织协调省专家组的工作,指导全省的诊断与治疗。2005年6月4日,中国哮喘联盟成立,殷凯生教授是哮喘联盟的三位主要负责人之一。 2012年2月,殷凯生退休。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殷凯生向门诊部报名参加了督导组。
2023年2月8日,由南京医科大学及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牵头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研发及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殷凯生担任现场专家组成员。同年5月,为了支持母校建设,殷凯生将《哮喘病的治疗》《内科学》《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等38本医学著作、教材,以及个人回忆录赠予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2025年8月,殷凯生在《科学辟谣》中表示,有些人天生更容易得哮喘。
社会任职
信息来源
个人生活
殷凯生爱好奇石收藏,常常利用外出开会和讲课的机会,各处采集和收藏奇石,收藏的奇石品种、数量都非常丰富,为此创作了两部大型专著《奇石收藏与健康》,该书首次系统介绍了收藏观赏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殷主任还担任南京市雨花石研究所所长,创作了第二本专著《雨花石鉴赏学》。他认为,作为医生,经常能体会到病人的悲伤情绪,而在工作结束后,取出他的藏石品鉴玩味。
殷凯生 70 岁生日时,钟南山院士为其致以题词:“像戈壁石那样执著,像雨花石那样多彩”,在认可殷凯生工作成就的同时,也称赞了其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研究领域
殷凯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哮喘”等呼吸慢病的防治工作。
人才培养
殷凯生培养的学生(包括硕士、博士、博士后)已超过60名,江苏省5名呼吸专业的重点人才中,有3名是他亲手培养的博士生。
主要作品
专著
信息来源
期刊论文
信息来源
获得荣誉
信息来源
参考资料
【系列访谈】九秩芳华 医术人生|殷凯生教授:忠诚担当守初心,履职尽责作表率.第一临床医学院.2025-08-11
【百佳党员】像戈壁石那样执著 像雨花石那样多彩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退休主任医师殷凯生.中共江苏省委老干部局 江苏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2025-08-1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殷凯生:哮喘防治要与国际接轨,遵循指南但不囿于指南.今日头条.2025-08-11
有些人天生更容易得哮喘?.腾讯网.2025-08-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研发及应用研究”启动.南京医科大学.2025-08-11
殷凯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