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

《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是管成学;赵骥民创作的科普百科类书籍。

图书简介

人生好比一条漂泊的孤舟,万一错过了港口它就会沉没。人,来到这个世界里,最先投入母亲的怀抱,接着便是大约16年的依赖生活期。瑞典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这样一个理论,每个青少年思维发展都要经过四个时期:感知运动时期、“动脑筋”准备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命题运算时期。同所有的青少年一样,1930年9月7日出生的袁隆平,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度过了知冷知热、饿了找奶吃的感知运动时期。2岁到7岁,认识了家里的人,学会了唱儿歌、背古诗,偎依在母亲身边,问这问那,天为什么是蓝的,鱼为什么会游泳,树叶能不能吃,开始动脑筋,想问题。到了上学的年龄,天地格外广阔,跟随父母先后到南京市、汉口、湖南省重庆市等地居住和就学。这是学龄儿童从家庭教育转到小学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次重大的转折。每到一地,都感到新鲜,学校、老师、同学都变了样,但很快就适应了,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天天早晨离开家,背着书包和小朋友欢欢乐乐地上学校,规规矩矩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国文、讲算术。课间休息,你追我撵玩一会儿,然后又到自己的座位继续听讲。铃响了,放学了,排着队、唱着歌走回家中。这时的袁隆平个子不高,总坐在前几排,上学来,下学走,和别的学生一样,是个有礼貌、守纪律、爱读书的学生。唯一特殊的,也是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语言。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县,父亲袁雪安在国民党南京政府经济部任事务科官员,后又溯江而上到重庆市就职。所以,袁隆平经常更换学校,有机会听到各地语言。每到一个地方,进一所学校,他讲的不是当地话,但又要听懂教师用当地话讲的课,还要听明白小朋友说的土语方言。这方面他有独特的能力:既能听得懂,又能说得出。身为教师的母亲华靖,十分欣喜地发现他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发现他贪玩、爱游泳,常常约几个小同学下池塘。

作品目录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初始人生

第三章书中自有千钟粟

第四章走进神圣的殿堂

第五章突发奇想

第六章“鹤立鸡群”的启示

第七章寻找希望

第八章祸从天降

第九章转忧为喜的1970年

第十章同行是朋友

第十一章天高任鸟飞

第十二章一山放过一山拦

第十三章杂交水稻之父

第十四章新星在大洋彼岸闪光

第十五章割断白云稻正青

第十六章大器未成

第十七章再开快点

第十八章不负众望

第十九章不满足《金色的奉献》

第二十章又讲新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