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养正中学(简称养正中学,英语:Yangzheng Middle School),创办于1928年,坐落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养正路1号,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现任校长是王宽购。
学校初创时定名为“养正初级中学”,仅设初中部两个班,学生40人,学制三年,初期借用广州市养正小学“五福堂”为临时校舍。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多次迁址,先后办学于南安岭兜村、西安曾府尾祠堂、安海龙山寺、金厝祠堂、圣殿奎光阁等地。1948年迁入安海公共体育场,设立高中部,校名更改为“养正中学新校区”,班级增至八个,学生近500人。1949年后,学校在政府支持和侨亲资助下扩建校舍、充实设备,发展为初高中并设的完全中学。1952年至1954年实施春秋两季招生。1960年获批为福建省第二批省属重点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更名为“晋江人民中学”,曾停课四年。1970年恢复办学并更名为“晋江安海中学”,实行“二、二制”学制,初中班级一度达40个,在校生突破2000人。1978年恢复“养正中学”原名和“三三制”学制。同年再次获批为省属重点中学。1983年被列为福建省华侨重点中学。2000年秋,学校停办初中,2009年秋,复办初中。
晋江市养正中学校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建筑单体27栋,学校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融合了闽南地区特色与现代建筑元素,学校有初中部35班、高中本部40班,高中国际部9个班级,学生4115人,其中高中部学生2352人。教职工294人,其中高级教师72人,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3人。学校曾获得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福建省德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学校渊源远溯宋代闽南最早的书院——石井书院。朱熹的父亲朱松曾为石井(今安海镇)镇官,在此处开办了鳌头精舍并授徒讲学,而这座精舍便是石井书院之端,后朱熹也曾在此讲学,是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书院,也是闽南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与温陵书院、小山书院、欧阳书院并称泉州四大书院。
初创时期
养正中学1928年春创办于晋江安海镇,命名“养正”盖取《周易风水》中“蒙以养正”一语,意在以启蒙培养正义有为爱国青年为宗旨。安海是著名的文化古镇,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然而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安海仍未设立中学。有志深造的学生必须前往泉州市、厦门市等地求学,往返非常不便。当地有识之士吴警予、谢献章、蔡世贵、李永洞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发起创办养正中学的倡议,得到了各界的积极响应。随后筹组了校董会,并邀请辛宗鑫先生担任第一任校长。
学校经费由安海五谷业公会和泉安汽车公司共同承担,加上学生的学杂费收入,一年总共不到五千元。虽然量入为出,但资金仍然相当紧张。辛校长一年后辞职,后续由黄岫庐、章葆真、马惠中等先生接任校长,但他们因校舍狭小、经济拮据、教学设备简陋,难以有所发展,均相继辞职另谋他职。
1932年春,俞贵元先生从广州中山大学学成归来,校董会邀请他接任校长。俞校长是安海人,一向关心家乡教育,于是接下重任,成为养正中学第五任校长。为了筹措经费,1936年夏,他应乡亲陈清机、桂华山的邀请前往菲律宾募捐,十月返国,所筹资金用于在“五福堂”后新建两列教室,其余用作常年经费及添购教学设备。
抗战时期
抗战期间,海运中断,泉安公路被破坏,原来的经费来源中断,学校陷入困境,被迫迁往三十华里外的南安岭兜村,经济几近崩溃。此时另组校董会支援,养正中学俞校长甚至多次变卖自家首饰借款救校,并多方奔走,向地方人士、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的商人募款,维持学校运作。在国难当头、校务困顿之际,他既筹经费又管理校务,还亲自操劳师生活动与教学事务,兼课代课,连打钟和油漆等杂务也亲力亲为。
同时在这一时期,安海养正中学师生积极投身于民族救亡的运动。也是在这一时期,养正中学的革命火种开始点燃。中共地下党员邓家梁、林松龄到养正中学任教,不断在学生中传播进步思想。在两位老师的推荐下,一直追求进步的许集美和黄竹禄、陈忠恒、黄攸建一同入了党。时值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次反共高潮之际,白色恐怖笼罩下,入党也意味着要冒生命危险。许集美生前在接受晋江市档案局和本报联合开办的《晋江口述档案》栏目采访时曾回忆说,当时,他们几个人自己动手画了一面红旗,在老师的宿舍里秘密举行了简单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从此,许集美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1939年底,林松龄离开养正中学后,许集美担任养正中学支部第二任书记,按照上级指示,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开展斗争。
1942年春,学校由岭兜村迁回安海龙山寺。抗战胜利后,养正中学俞校长致函海外,告知学校困境,海外侨胞和校友非常关注,再次邀请俞校长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越南募款。经远涉重洋,侨胞热情捐助,返国后建起五间水泥教室于安海公共体育场。1946年夏,养正中学又迁入镇内金厝聂氏宗祠。1948年,养正中学首座正式校舍落成,并增设高中部。从此,学校多次搬迁的局面结束,财政也稍见好转。
发展兴盛
1949年解放后,党派干部加强学校领导,又得海外校董校友大力援应,扩建校舍,充实设备,一改旧貌。海外校董和校友热爱母校,先后集资捐建了两栋教学楼,共十一间教室,一座文友堂和一座图书馆,还捐赠了一台45匹的发电机。董事长倪端仪女士为了筹建图书馆,多方奔波,不辞辛劳,展现出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同时,党和人民政府在十多年中也陆续拨款兴建一栋两层教学楼、两栋平房教室和师生宿舍等。至此,学校教学区初具规模,拥有五万册图书、九万元的仪器设备,占地五万九千平方米,环境优美,体育场尤为闻名福建省。学校规模空前,面貌焕然一新。
1952年至1954年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制度。1952年,养正中学俞校长辞职,上级先后派曾杰、颜年哨、周绍贤等人主持校务,但都很快被调走。1954年,党派干部曾华源、黄艮峰、苏邦昆、尤金锄等人进入学校加强领导,曾华源任校长。1955年,他升任晋江县委文教部长,调由副校长王振华代任校长。1958年,又派地下老干部、校友郑汲水任校长,但一年后也调离。十年间校长六易其人,直到1959年秋,才由原龙岩公安处主任陈名贤接任,稳定下来,任职七年,直至“文革”前。1960年,养正中学获福建省批准为省属第二批重点中学。
解放后的十七年,养中从发展走向兴盛,校务蒸蒸日上,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均衡成长。尽管工作繁重,教学却充满活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晋江第一,高考成绩也在地区领先,名扬福建。这一成就,陈名贤与王振华两位校长功不可没,尤以陈校长更为校友与地方人士所敬仰。
恢复振兴
1970年5月,养正中学新校区经历“文革”四年浩劫后进入复课阶段,校务由驻校“工宣队”掌管。全校将近两千名初一学生,按连排编制进行管理。曾被贬为“臭老九”的教师摇身一变成为“指导员”,却无力驾驭纪律涣散的学生,“文革”造成的种种怪象令人哭笑不得。不久,“工宣队”奉命撤离,原校长陈名贤重新掌管学校,许自明等人协助工作。此时学校领导致力于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确立“以学为主”的理念,合理安排学生下乡、下厂、学农、学工及军训活动,大力整顿校纪校风,逐步建立规章制度,恢复早晚自修。经过两年努力,到1972年春,学校基本恢复了“文革”前的状态,教育质量也明显提高。
然而仍处“文革”时期,斗争反复,局势不稳。“张铁生事件”轰动全国后,泉州市、晋江多所学校纷纷取消期末考试,唯独养中坚持闭卷考试,且将试卷分为甲乙卷以防作弊。许自明副校长顶着压力坚持原则,在教师大会上曾表示“愿戴高帽为前导”。他长期负责高中毕业班工作,勤恳任劳,深得师生信赖,在复课阶段贡献尤为突出。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不久,由于复杂原因,陈、许两位校长于1978年、1979年先后调离,王振华短暂回校任校长后也离去,校政遂由担任副校长达二十年的高敬长负责。“文革”复课后,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上始终不懈,不仅重视教学,还大力发展体育和文艺活动,培养了大量文体人才。养中体育健儿在省、地区、县级赛事上屡创佳绩,文艺队频繁下乡演出,在各类会演中获奖众多,文体成绩甚至超过“文革”前的兴盛时期。
1977年秋,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养正中学表现惊艳,录取人数在全省名列前茅,传为美谈。其间,地区与县里拨款兴建一座四层教学楼,扩建教室楼与学生宿舍楼,仪器设备也有所增加。1978年,学校恢复原校名,学制初高中先后恢复为“三、三制”,同年春,学校获准为省属重点中学,1983年冬,养正中学被列为省华侨重点中学。1984年,来自港、菲、新加坡三地的安海公会联合捐建一座千平方米的图书楼。1984年秋,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年轻化调整,由林华祥任书记,陈开镇任校长的新一届领导团队锐意改革,致力于全面振兴养正中学。
2000年秋,学校停办初中,2009年秋,养正中学复办初中。2017年9月,学校新校区正式投用。同年,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养正中学被评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养正中学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建筑单体27栋,采用具有闽南建筑特色和现代建筑特点相结合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有在校学生3315人,其中初中1267人(26个班),高中2048人(42个班)。
硬件设施
养正中学新校区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校园设施,包括设有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区和先进实验设备的科技楼,助力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集学生发展中心、心理辅导空间“阳光朵朵”及多个社团活动室于一体的艺术楼,支持学生多元成长;希望广场建有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四史教育文化长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馆藏丰富的图书馆设有书画与科技成果展区,融合传统文化与科技素养培养;江海运动场与网球场配备标准化体育设施,满足多样化体育锻炼需求;校史馆全面展示学校百年发展历程与重要人物,传承校训精神;体育发展史馆集中呈现学校体育运动成就,展现深厚的体育文化传统与育人理念。
师资力量
养正中学正式教职工303人,专任正式教师265人,其中高级教师85名,一级教师124名,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82名。
课程设置
养正中学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特质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加强立足校情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开发。采用“实验探究+原理讲解+拓展应用”的方式探索科学与技术课程建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科学观念,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学校分年级共开设160余门校本课程,其中围绕科学与技术打造的有《神奇的科学》《造物者》《机器人搭建》《人形机器人》《航模》等2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爱好,自主选课、走班上课。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有意识推进课程的年龄贯通与学科贯通。有些课程已经做到贯穿低年级,整体难度螺旋进阶,打破年龄和学段壁垒,让学生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都能入门。如《神奇的科学》这门选修课分成了科学实验、生活小妙招、科技模型等十二个模块,能够适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各类学生。我们还积极推进学科融合课程项目,目前以逐渐成型《闽南文化与人工智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与学科融合》等多个养正中学项目式学习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科学教育的年龄贯通与学科贯通,以年龄学段为经,各学科内在科学素养为纬,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螺旋上升的科学教育序列。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升学情况
2005年高考,朱诗雄同学勇夺福建省理工类第一名,2018年高考,黄亦陈同学勇夺福建省文史类第一名。2000年至2020年,学校有60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高考本一率保持在70%以上,文理科上全国重点院校的比率和人数位居泉州市前列。2025年高考,养正中学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学科竞赛
截至2014年,学校学生中共有700多人次获省级、国家级竞赛奖,仅2013年,即有7名学生获得学科竞赛福建省赛区一等奖,囊括了晋江市学科奥赛省级一等奖奖项。学校高考成绩及高招录取质量位列泉州市前茅,培养出了大量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学生。
艺体成绩
2016年,学校勇夺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三季《中国谜语大会第一季》金牌,享誉海内外。
教师成果
2018年2019年,学校有254篇论文在CN刊物发表或参加各级汇编。同时学校先后承办23场教研活动,有7个省市课题和19个校本课题在研究,127人次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
2025年,在晋江市普通中学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及晋江市普通中学新课程改革“教、学、考、评、研”一体化系列教研活动之初中教学设计比赛两大市级教学赛事中,养正中学教师以精妙设计、高效课堂和扎实功底,赢得高度赞誉。32位教师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10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1人。
合作交流
2011年4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复(闽教合作【2011】146号),同意养正中学与加拿大圣约翰学校合作举办“中加高中课程实验班”,每年招收100名国际班学生,学制3年。同年9月,经福建省外国专家局批复,我校取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
校园文化
校区情况
2022年12月,晋江市人民政府已批复同意在科创新区设立养正中学科创校区。养正中学新校区科创校区办学性质为公办初中校,按完中校规模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办学规模按初中48个班,高中60个班,每班50人,在校学生5400人的标准建设。
2022年,养正中学开发区校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7532平方米。校园建有教学楼、行政综合楼、体育馆、师生住宿楼、图书馆、食堂等7栋主体建筑,并配套体育场、学术报告厅等设施,相关硬件设施齐全。养正中学开发区校区2024年秋季共有初一初二年段的16个班级开启全新的学习体验。在硬件设施配备齐全的情况下,教师团队这一软件支撑也进行了全面保障。2024年9月,该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领导
历任校长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0
养正中学.爱企查.2024-10-13
“正”等你来 | 晋江市养正中学2025年秋季教师招聘需求意向摸底通告.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25-07-30
蒙以养正丨晋江市养正中学中招咨询会5月27日与您相约.微信公众号.2024-10-13
家校合力|奋斗当下,展望未来,家校携手,擘画蓝图.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3
满满国际范!晋江世中运场馆最大亮点….微信公众号-晋江经济报社.2025-07-30
正式批复!养正中学再增一校区!.晋江经济报.2025-07-30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王宽购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晋江市人们政府.2025-07-30
学校简介.学校简介.2025-07-30
养正中学校史话.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2024-10-13
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光明网.2025-07-20
温陵始学之地:安海石井书院.东南网.2025-07-30
革命者许集美.晋江新闻网.2025-07-30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简介.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0
关注!泉州这12所中学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泉州晚报.2025-07-30
春华初夏,“育”见美好,您有一封校园开放邀请函请查收!.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25-07-30
养正中学建校90周年,敬那段岁月中的“少年”.晋江乡讯.2025-07-30
协同筑牢课堂教学根基 全面构建科学教育体系 | 中小学科学教育阶段性成果展示:③ 晋江市养正中学.泉州市教育局.2025-07-30
祝贺!晋江这15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晋江经济报.2025-07-30
2018-2019学年建设情况.2018-2019学年建设情况.2025-07-30
喜报|教学赛场展风采!养正中学95人次荣膺市级教学奖项!.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25-07-30
晋江养正中学:凝心聚力铸品牌,立德树人育文明.文明晋江.2025-07-30
养正中学开发区校区今秋正式投用.晋江市人民政府.2025-07-30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徐谋树等同志正式任职的通知.晋江市人民政府.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