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思潮运行的每一阶段,较之前阶段都在发生某种历史性的变化和转折。在中国美学史上与唐朝齐名并称的宋朝(公元960~1279年),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笔补造化、巧夺天工的宋代山水花鸟画和规模宏大、气韵生动的《清明上河图》,还是性格鲜明、表情自然的晋祠彩塑侍女和大足摩崖石刻,抑或端庄流丽、挥洒自如的宋人书法碑帖和恬静温润、清逸素雅的宋窑陶瓷,以及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俳优杂剧和奇艺纷呈、声情并茂的歌舞百戏,名家辈出、妙手如林的诗、词、散文、话本小说的创作序列••••••无不蕴含着宋那个特定的时代氛围中美学观念、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和转化,映照和折射出那一代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风尚和审美理想。本书的主要意图,是与读者一起,追寻这一时代的美学思潮发端、勃兴、展开、激荡、深入、终结的真实轨迹。
作者信息
霍然,教授。1953年4月生于北京市西城区,1969年8月下乡,先后当过黑龙江省兵团战士、延吉市园艺农场职工、延边日报社编辑、记者。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吉林大学,1982年获吉林大学文学学士;1984年获吉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8月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教师、讲师(1986)、副教授(1991)、教授(1996)。2007年11月被评为校教学名师,2014年6月退休。主要著作有《唐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0)、《隋唐五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宋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7)、《天子词人李煜全传》(长春出版社,1999)、《先秦美学思潮》(人民出版社,2006)、《中国人的道德启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其中《先秦美学思潮》《唐代美学思潮》《宋代美学思潮》3部专著作为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之一,2011年12月载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加以评述。代表著《唐代美学思潮》,受到海峡两岸专家学者高度评价,1993年由高雄市复文图书出版社出版繁体字本。主编《中外经典名著解读》(杭州出版社,2000)、《新编大学应用写作》(杭州出版社,2001)、《大学应用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合著《创建和谐园区文化》(第一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合编《大学应用写作(精编版)》(第一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