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logo

缠论

缠论,别名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缠中说禅于2006年6月7日开始创作的一套关于证券市场的投资理论。其采用数学理论和完全分类方法来分析证券市场走势的变化规律。

缠论是股市中的一种基础性技术分析手段,该理论运用数理分析的手段,对股票价格进行了完整的分类,以此来解析股价的运行规律,进而分析股市中走势的变化规律。缠论融合了K线理论、混沌理论、MACD指标分析等技术分析方法,创新地提出了中枢、背驰、一二三类买卖点等内容。缠论技术分析手段由缠论形态学和动力学两部分构成,其中形态学是基础,动力学则是辅助。缠论形态学是缠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市场价格走势的形态和变化规律。基于缠论形态学的分析识别出走势,同时加持动力学中背驰和区间套的辅助,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精准地预测市场价格变化规律,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缠论作者在新浪博客中留下了数千篇珍贵的文章,虽已经逝去多年,但关于其缠论的知识,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热。缠论的主要优点是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由于缠论强调价格走势的连续性和重复性,因此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市场,包括股票、期货、外汇等。此外,由于缠论基于价格走势的研究,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可视化特点,容易理解和应用。缠论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技术分析手段,它通过研究价格走势来预测市场走势,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理论提出

缠论的起源要从一个博客说起,博客的名字叫“缠中说禅”。缠论作者在ID名为缠中说禅的新浪博客中发表“教你炒股票”,从2006年6月7日开始,在博客中发表“教你炒股票”系列文章,共计108篇,被称为缠论。

“教你炒股票”系列文章在新浪博客陆续发布之后,数万人在网络上掀起了学习和研究的热潮。“教你炒股票”这一系列文章被网友自发奉为股市经典,而缠中说禅被无数“缠粉”奉为“博主”,他创立的股票交易理论被称为“缠论”。这就是缠论及博主“缠中说禅”的由来。

理论介绍

缠论是股市中的一种基础性技术分析手段,由中国缠中说禅作家提出,该理论运用数理分析的手段,对股票价格进行了完整的分类,以此来解析股价的运行规律,进而分析股市中走势的变化规律。该技术认为价格是在多空双方博弈的过程中形成的,价格走势具有连续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因此,通过研究价格走势,可以推断出市场多空双方的力量变化,并根据此进行交易决策。

缠论的核心是通过绘制价格走势的螺旋图来预测市场走势,其将价格走势划分为不同的周期,在每个周期内寻找价格趋势线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被称为买卖点,并被视为市场上多空双方力量变化的标志。缠论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技术指标,如中枢、走势、区间套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分析价格走势和市场趋势,识别市场上的支撑和阻力水平。

缠论技术分析手段由缠论形态学和动力学两部分构成,其中形态学是基础,动力学则是辅助。

缠论形态学

缠论形态学是缠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市场价格走势的形态和变化规律。缠论形态学的核心思想是市场价格的变化不是随机的,其走势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模式性,通过研究这些模式,可以了解市场价格的走势规律,帮助交易者做出更准确的交易决策。缠论形态学主要研究三种基本形态:盘整形态、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其中盘整形态是指市场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没有明显的趋势性;上升趋势是由至少两个向上的盘整形态构成,市场价格呈上升的趋势,价格波动幅度逐步扩大;下降趋势是由至少两个向下的盘整形态构成,市场价格呈下降的趋势,价格波动幅度逐步扩大。

缠论形态学是用来刻画股票市场趋势的一种几何图解方法,其根据股票的原始K线数据,进行包含处理后识别出分型、笔、线段、中枢等形态结构,基于这些形态结构进而构成当前级别的走势,而股票市场中的数据分为多级别,当前级别的走势与次级别的走势息息相关,是在次级别走势的基础上才会形成,以下将解释形态学走势的形成过程。

缠论最基础的形态是分型,其是经由股市原始K线数据经过包含处理后的缠K构成的,分为顶底分型。分型在缠论形态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缠论的笔、线段、中枢、走势以及买卖点的形成都需要分型作为支撑。如图1所示,线段的转折处即是分型,两个顶底分型构成一笔,笔作为基础构成线段,线段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也都是由分型所构成,与笔相比,线段在走势中的变化更为稳定,其中高级别的笔、线段可以看作次级别的走势。图1中是由两个向上级别的中枢构成了一个上升的趋势,蓝色线所标识的部分为中枢,红色线所标识的线段为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上一中枢的离开段可作为下一中枢的进入段。缠论的走势中枢,是走势震荡的区域,是买卖双方于关键位置反复争夺较量的过程在走势图中的客观反映,走势中枢的形成也标志着市场交易点的产生,更能清晰的反映出股市的动向。

缠论动力学

在市场中,技术理论只有落脚于市场交易点,才能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缠论目的在于寻找交易点即买卖点,为了实现这一点,以准确判断背驰为前提,同时利用区间套原理确认背驰点,而背驰和区间套是缠论动力学的重要概念。缠论动力学是缠论技术分析方法的一种扩展,主要通过分析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规律,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的趋势和方向。在缠论动力学中,市场价格被视为一种动态的能量场,其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分析市场价格的波动和摆动来揭示。

缠论形态学可以基于股票市场价格最终勾画出走势,走势的产生也预示着股票交易时刻的到来,即买卖点的产生。缠论基于市场走势将买卖点划分为三类,其中二类和三类买卖点是在一类买卖点基础之上形成。根据缠论中走势必然终结的观点,任何一种走势结束后必然转变为另一种走势。比如,当一个下跌趋势结束后,必然会转化为上涨或者盘整不同于下跌趋势的走势类型,而在下跌趋势转化成上涨或盘整趋势时,存在一个自下向上转折的关键时刻,如果能够抓住该关键时刻,那么就可以把握住一个最有利的买入位置,即第一类买点;当一个上涨趋势结束后,必然会转化为一个下跌或者盘整的走势类型,在走势发生转折时,同样也存在一个自上向下转折的关键时刻,该时刻即为第一类卖点。但走势中的转折关键点如何才能把握住,缠论在动力学中引入了背驰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确认走势中的第一类买卖点。

缠论动力学中的背驰是指在价格趋势中出现背驰信号,是提示可能出现价格反转即走势反转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以走势中枢为基础,综合度量并对比前后两段走势之间的结构、形态、力度等信息,进而找到走势即将出现拐点的关键节点。背驰信号是指价格与技术指标之间的背离,即价格创出新高或新低时,技术指标没有跟随而出现相反的趋势。在缠论中,背驰信号通常是指K线走势与缠论趋势线之间的背离。具体来说,当市场价格创出新高或新低时,如果缠论趋势线没有跟随该走势,而是出现了一定的背驰现象,那么就有可能提示价格趋势即将发生反转。同样的,当市场价格没有创出新高或新低时,如果缠论趋势线却创出了新高或新低,也可能提示价格趋势即将发生反转。缠论中的背驰信号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例如,可以结合MACD指标来验证背驰信号的有效性。如果在价格创新高或新低的同时,这些指标却出现了背驰现象,那么就可能提示价格趋势即将发生反转。举例来说,如图2展示了一个大趋势中A、B、C三段走势的情况,其中A作为B中枢的进入段,C作为B中枢的离开段,当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相应的MACD指标柱线面积比A段对应的区域要小,此时构成了标准背驰。

在判断趋势背驰时,需要准确找到本级别走势最后一个中枢离开段的背驰点。通过运用动力学中的背驰理论,能够精准识别出背驰段,但仅凭本级别的数据难以确定背驰点。因此,缠论中引入区间套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区间套是一种数学定理,常用于证明一些数学问题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实质上是确定好一个大范围后,在该范围内部通过逐级收缩进行考察的数学思想。在缠论动力学中,某级别的转折点即背驰点的确定可以采用逐级收缩不同级别背驰段的方式实现。通过背驰技术确定当前级别的背驰段后,即确定好了大范围,然后寻找背驰段对应的次级别走势中的背驰段,逐渐缩小搜索范围,直至递归到最低级别,最低级别背驰段映射至当前级别走势中的一点,该点即为背驰点。

总之,缠论动力学中的背驰是一种基于价格与技术指标之间的背离现象来识别价格反转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区间套是通过对高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直至最低级别从而确定当前级别背驰点的技术分析方法。

理论特点

缠论具备如下特点:

1、通过划线分析方法描绘股票K线图变化规律;

2、通过成交密集区确立走势中枢,并以此为分析中心构建买卖点;

3、针对多个不同股票级别,使用区间套方法进行考察分析;

4、将形态几何学和背驰力学结合分析的辩证思想;

5、“市场走势终完美”的哲学思想贯穿缠论的始终。

股票技术分析往往被分为技术指标分析和形态分析两种。形态分析法主要思想是聚焦在股票历史价格变化形成的形态轨迹,研究并发掘出其中所蕴含的股票趋势变化信息。缠论便属于形态分析法的一种,提出了分型、笔、线段、中枢 等形态学技术指标,通过它们来有效分析股市中的买卖点。同时,缠论在形态学分析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动力学来对买卖点进行辅助判断。

理论逻辑

缠论的理论逻辑为:股票走势,归根结底是不可复制的,但股票走势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不可复制的走势,却毫无例外地复制着自同构性结构,而这自同构性结构的复制性是绝对的,这种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绝对是可推导的。缠论的两个前提是价格充分有效和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缠论的数学基础

缠论是基于趋势的股票交易技术,核心是通过缠论的形态学和动力学来得出缠论的三类买卖点。形态学用来形成走势几何图形,其中蕴含着分形理论和区间套的数学原理。动力学用来判断走势是否发生转折,其中潜藏着能量守恒的物理哲学。下面将详细介绍缠论中的数学基础。

分形理论

分形理论是美国数学家本华·曼德博提出的,源自于英国海岸线有多长的问题,海岸线是不规则和复杂的曲线,在100公里长的海岸线照片和10公里长的海岸线照片看上去十分相似,根据这种自相似性,由此衍生出了分形理论;在金融市场,彼得斯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将分形理论运用于股票市场,国内的徐龙炳陆蓉等人也对上证指数进行了分形特征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股市有较强的分形特征。缠论中也认为“不可复制的走势却毫无意外复制自同构性结构”,类似海岸线,1分钟、5分钟、30分钟、1天的K线走势在缩放一定的比例会呈现自相似性,正因如此,缠论中的通过高级别发生背驰,在高级别的背驰段往低级别递归判断低级别的背驰情况,这样通过多级别联立寻找转折点更有确定性保证。

但是这也不代表市场会完全的按照自相似性运行,只能说相同或者类似的走势出现的可能性很大,这种几何图形自相似的不确定性是完全的,但是缠论在从不确定的市场走势寻找确定的转折点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区间套

区间套是数学概念,为了解决类似如何描述像π这样的无理数的问题,π必然处于一个I1=[a1,b1]的区间,使得a1<=π<=b1,同样还能再找到一个区间I2=[a2,b2],使得a1<=a2<=π<=b2<=b1,如果存在In=[an,bn],使得a1<=a2<= ....<=an<=π<=bn …<=b2<=b1成立,且n→∞,lim(bn-an)->0,则可以无限逼近π的值,其中,I1,I2....In被称作区间套序列。有点类似牛顿二分法快速求解方程的根,虽然无法得到一个准确值,但是可以不断逼近准确值,获取一个误差很小的精确值。

缠论中提到的区间套也有类似的思想,用于更精确的去寻找买卖点,也就是走势中的转折点,通过在高级别找到背驰段,再从低级别找背驰点,也就是潜在的转折点,如果使用数学语言,使用K线的四个级别: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则区间I1是日线级别的背驰段,I2是30分钟的背驰段,I3是5分钟的背驰段,I4是1分钟的背驰段;缠论作者一度想把区间缩小到股市成交的笔,不过为了理论的完整性,并未将区间缩到最小化,对于缠论来说,精确到1分钟的级别完全够用了;通常区间套和上述的分形理论结合使用的,目的都是为了在走势中寻找买卖点。

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来源于物理学的范畴,核心内容是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其所受的合外力是做空力量和做多力量,如果市场的能量是守恒的,也就是资金总数和股市市值的和是固定的,那么当做空力量减弱时,反方向的做多力量则有加强其力量的可能。当然,市场并非这么处于理想状态,多空力量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守恒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总的合外力还是不变的。

缠论在判断转折点时提出了背驰的理论,通过比较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的走势强弱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转折,其中,走势的强弱通过计算一段走势下MACD的柱形面积来表示,通常MACD柱子表示多空双方强弱的力量。正是多空力量的不断博弈,造就了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同时,背驰的理论也不是完全确定的,只有当走势发生后才知道背驰判断的买卖点是否正确。

理论应用与价值

缠论的主要优点是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由于缠论强调价格走势的连续性和重复性,因此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市场,包括股票、期货、外汇等。此外,由于缠论基于价格走势的研究,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可视化特点,容易理解和应用。缠论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技术分析手段,它通过研究价格走势来预测市场走势,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缠论形态学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等市场的分析和交易。在实际应用中,缠论形态学不仅可以用于短期交易,也可以用于长期投资,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价格的趋势和方向,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除了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的应用外,缠论形态学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总之,缠论形态学是一种基于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市场价格的形态和变化规律,可以帮助交易者了解市场的走势和趋势,为交易者提供有效的交易信号,帮助他们把握市场价格趋势和方向,在技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缠论形态学的分析识别出走势,同时加持动力学中背驰和区间套的辅助,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精准地预测市场价格变化规律,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理论影响

缠论作者谜一般的身份并未妨碍缠论的传播,缠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网民广泛传播,学习研究缠论的人数呈倍数级增长。在其众多的博客文章中,“教你炒股票”系列文章产生的反响最大,获得了众多的点击量和回复量。“教你炒股票”系列文章在新浪博客陆续发布之后,数万人在网络上掀起了学习和研究的热潮。从阅读量和评论来看,关注他的人非常多,很多人对缠中说禅的理论关注度和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缠论作者在新浪博客中留下了数千篇珍贵的文章。缠论作者虽已经逝去多年,但关于其缠论的知识,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热,缠论之所以能成为股市热门,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缠论自发展以来自然有其独到和科学之处,博主白手起家,用借得的钱投资股市,最终赚取数亿身家,并通过总结这些经验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理论。可以说,缠论得到了时间的验证,而一个操盘手能够身家数亿,所凭借的正是缠论技术,一套真真切切的理论技术。之后,博主又通过博客免费讲授了自己的炒股技术,并且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解,指导股民投资。博主去世之后,很多股民也通过对缠论的研究与应用,印证了缠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这是通过时间让市场的实践予以证明的结果。

第二,股票理论有很多,如K线理论、江恩理论、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这些理论大多是建立在对股市走势的分析与总结上,而缠论不同,它是建立在数学的思维上,从本质上而言,是一套数学理论,这是缠论的独到之处。同时缠论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交易理论,很容易大范围地以各种形式传播,更容易被股民吸收学习。

作者身份

根据缠中说禅博客文章中的自述,他于1990年年初开始参与资本市场。在此期间,不断探索市场、挖掘市场、修炼心性、洞察人性,用综合技术参与股市,以零成本投入市场,最终赚得数亿身家。他曾经准确推断出上证指数将于2005年年中见到历史大底,随后会出现一轮大牛市。于是,他选择在空仓4年后重新开始介入股票市场的操作中。2007年10月,上证指数进入历史高点,一度达到6124点的高位,在这之后不久,他利用自己独创的理论体系,判断股市已经见顶,精准预言了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将会引发并扩散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断言该危机的级别堪比192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缠中说禅常常活跃在网络上。从2002年至2008年,李彪以不同的网名,在天涯社区、强国论坛和新浪博客共发表网络作品1848篇。缠中说禅的作品涉及宗教文化、诗词曲赋、历史哲学、音乐艺术、时政经济、数理科技、粤语杂文、流行娱乐等领域。不难看出,他涉猎极广,不仅是股票市场

缠中说禅身份成谜。有人说缠中说禅为原忆安科技操盘手李彪,李彪成名于1999年,是当年亿安科技的首席操盘手。因为缠中说禅表达过自己想要办一个刊物的想法。不久,青岛木子创业投资公司参与创办了《基金分析》和《新财经》栏目,而李彪正是青岛木子创业投资公司的董事长。但更多的人猜测缠中说禅是《基金分析》专栏作家木子。《基金分析》栏目推出后,高级顾问木子常在“木子视点”中写专栏,其文章约有30篇。这些文章大多来源于缠中说禅博客,只是个别文字做了修改。2008年10月缠中说禅去世后,《基金分析》于2008年11月7日发表了悼念木子的文章,有人据此认为缠中说禅就是木子。缠中说禅的身份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缠中说禅是当代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带有神秘色彩。多年以来,提到缠中说禅,更多人想到的是他在股市里的成就及他留下的缠论。广大读者虽对于李彪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但对于缠论的深入研习却有增无减。

缠中说禅在博客中不断地发表各种文章,但是在2008年4月22日一篇名为《本ID的癌症在下午得到最权威的医学确认》一文中,透露了他患有癌症的消息,并于2008年10月10曰,缠中说禅发表最后一篇博文后突然停止更新博客内容,此后一直未有更新。传其因患鼻咽癌于2008年10月31日去世。

参考资料